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策略

时间:2022-08-28 07:06:53

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策略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数字化管理模式成为大势所趋,将其应用大图书馆管理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图书资料的效果,提高管理水平。本研究通过掌握目前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应具备的特点,了解网络信息技术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影响和发生的变化,对图书管理资源现状加以研究分析,发现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制订解决对策,以保证图书馆更好地应用网络信息化优化图书资料管理。

[关键词]信息技术;图书馆;资料管理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原有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引导其逐渐走向“虚拟化”和“数字化”道路、基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迎来了新的内容,管理方式也随着网络信息化而发生变化。顺应时展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需求,促进自身的发展。图书馆只有改变模式,实现数字化管理,摒弃传统管理内容及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自身图书资料管理的效率,实现高效运营与服务读者。因此对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相关问题探讨非常必要。

1网络信息化对图书资料管理的影响及改变

1.1影响

第一,如今网络出版不再以纸媒为媒介,而是通过电子形似的文件进行储存。互联网信息使得图书馆中资料文献种类与内部组成出现改变,文献保存与传播载体是虚拟的,并非能触摸到的物体,主要利用电子信号进行传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文化程度提升,因此对信息种类形式的需要逐渐丰富繁多。传统图书资料管理形式难以满足人们需要。第二,西方先进地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起步早,很多国家能利用网络沟通,实现全面网络分享。其运用互联网资源构建自身网站,让人们在网络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与文献、书籍,通过软件运用可将需要文件下载到客户端,实现互联网服务一体化,成功减少了开支,提高用户搜索信息效率,与用户需要适应。如今很多数字信息利用技术进行压缩,增加了存储空间,图书资料不仅在馆内储存,还能在互联网存储库中保存,供用户阅读。利用互联网,用户能随时第一时间得到资料文献,享受到更好的服务。第三,早在21世纪初,我国相关部门即提出有关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化的条例与规定。图书馆资源需要从纸质转变成为数字形式,管理人员与读者利用资料方法有了改变。传统的方法主要为找到一种资料进行参考,而现在的对象变成了信息,人们将注意力从信息载体差异上转移到了信息的有效与真实特点,并且期望可更轻松随意的利用互联网寻找下载信息,构建互联网信息体系。

1.2改变

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发生一定改变。①工作方式改变。原有借阅方法利用人工实施,而信息时代,用户阅读纸质文献被很多因素影响,如时间、地点等。管理工作方式需要改变,拓宽图书馆范围,解除封闭特点,彰显资源共享。保证管理更加开放、丰富。②工作重心改变。原理管理的工作重心为采集、整理、加工、运用文献资料,而目前重心为互联网资源。纸质图书均为采购、处理与保存,都由人亲自管理。而现今运用计算机、软件等加以管理。③工作内容改变。原来工作内容即为借书、登记、整理图书等,现今工作内容主要为在互联网网站上传网络形式期刊、学术论文、图书等。读者远程利用计算机即可实现资源共享,快速找到想要的文献资料。

2现今图书资料管理现状

如今,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带动了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变。有些图书馆相继展开了对自身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如2015年9月7日,A市街道文化占图书馆展开15000多册图书实施信息化管理,并且在8个不同社区展开“书屋”活动,相继将图书录入到其中,建立自身图书库,公共阅览室也建成。其为当地读者提供了优质服务,且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虽然部分图书馆走向了资源信息化管理道路,但仍旧有大部分图书馆并未将此项目落实。据调查显示,目前超过40%的图书馆仍旧以纸质图书为主,资料管理工作问题愈加显著,图书资源低分享效率低、资料服务模式单一等都影响管理工作和为读者服务。如今读者需要愈加丰富,信息化发展使得信息资源种类和馆内组成出现改变,而目前图书馆资源管理没有先进技术,利用人工管理放肆,馆藏多工作内容繁重,导致经常出现差错,致使资料搜集速度慢,管理工作不能与时俱进。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而大部分管理人员自身并非专业出身,缺乏专业信息管理技术,对于计算机、软件等先进设备不会操作,且没有主动服务读者要求,减少读者对图书的兴趣。

3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资源共享效率低

西方先进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较早,我国相比之下较为落后,彻底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仍需要很长时间。馆藏与全文传送服务方式大体与原有图书馆相似。而搜索速度、图书管理、受众人群、分享信息等却存在电子化特征。所以,深层开发与运用信息资源迫在眉睫,需要不断更新和开发。同时,信息分享部分中缺乏协作,很多图书馆仍旧处于封闭状态,并且实行收费制度,部分没有搜集引擎功能,很多只有下载相应App才能获取阅读权限。

3.2服务观念不足

原来的图书资料管理,其服务主要为非主动形式,都是用户到图书馆后阅读,才能享受服务。以此工作人员缺乏主动服务观念,这种“守株待兔”的方式难以凸显图书馆特点,无法吸引更多读者前来阅读。且很多图书馆均为早晚上班,到点闭馆,服务时间较短,不够人性化,服务环节少,几乎只有图书借阅登记等。服务过程中,很多资料管理人员显得比较厌烦,缺乏耐心,且对于读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很好地解答出来,缺乏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读者读书后并不知道其对图书的感受和新的,缺乏课题跟踪和文献搜索等服务项目,管理服务体系和制度不健全。

3.3资料管理人员素质低

面临着图书馆资料电子化管理发展,很多图书馆相继引入了先进技术与设备,然而其管理人员仍旧为原来的员工。传统图书馆员工很多并非图书管理专业毕业,其对此方面的知识并不是非常了解,专业技能不高。面对先进设备,不知道怎样去使用,更无法应用到资料管理工作中。同时,由于大多数资料管理人员其学历低,素质不高,缺少负责人的态度,缺乏不断学习新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对于统筹、传递、搜集、创新方面的能力不足,对于读者新的需求不够了解,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

3.4数据库建立不健全

由于很多图书馆电子资料管理刚刚起步,在各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到位,有待提高。很多图书馆建立自身的资料库,然而资料库中的栏目选择设计较为混乱,且文献资料不够全面。读者在搜索相关资料时,并不能第一时间找到需要的。其数据的信息存储量不高,对于此方面建设的资金支持不充足,对于引进新的设备、引进高技术管理人才、建立网站的经费不够。同时网站缺乏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反馈制度缺失,难以形成良好的借阅、服务体系、数据库建立设计人员能力有限,缺乏长远眼光,现代化转型仍处于初级阶段。

4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如何应对

4.1提高资源信息共享效率

图书馆应加强对自身网络化自动化建设力度,要树立全面整体眼光,在互联网平台基础上,实施图书馆馆内组成与合作。注重对局域网的创建,逐渐完成不同空间的网络互连、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网络互连,将网络信息资源转化为馆内信息服务的重要构成,完成对资料信息的深入挖掘开发,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信息共享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一体化。为更好地发展图书资料利用价值,应加强对文献管理的平衡控制,使得资源与信息两者互补共存,保证互联网资源和馆藏比例分配合理。如网络资料信息与馆藏不能重复,两者做到相互补充,在网络上无法找到的可保障在馆内能搜索到。

4.2建立智能图书资料体系

管理过程中,可加以虚拟化与电子化管理,把资料里原有的纸质图书变化成音像等形似资源。如“影碟”“电子文献”“Disc”“互联网资料”“音频”等。图书馆应树立自身馆内特色,融入现实因素,强化不同学科的资源服务,搜集统计具有明显个性化的读物和电子资源,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读书阅览室。利用图书资料管理体系,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借阅全部实行智能化模式,与用户的需要相适应,为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资源及文献信息。可引进先进的设备如触摸设备,让给读者可直接选择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和选择服务项目。这样不仅可提升读者查阅资料的速度,还能为其节约读书时间,实现智能化管理,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与压力,降低误差的出现。

4.3提高特色文献服务水平

用户需求是图书资源管理工作依据的基础,应加强对读者的了解,明确其需要,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借阅服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需要参考用户需要,提供优质服务项目,提高阅读数量,丰富馆内资源储藏。增加阅读时长等。可借助现代化手段方式,拓宽资料涵盖范围,保证有不同领域的书籍和资料信息。同时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加强与用户之间交流与沟通,制订相应的管理规划,树立自身服务特点,通过不同的社交软件,如微博、QQ、微信群、Facebook等,及时更新馆内资源信息,开通沟通专门服务平台,树立自身管理服务体系,实现远距离、电子化的读书借阅空间,不同程度满足用户需要。如每个星期一次在微信群发出“图书馆资料信息更新”的相关文字,让读者第一时间掌握了解资讯,并根据读者意见适当引进其需要的书籍和文献,投其所好,使得图书资料更加具有实效性。

4.4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由于目前很多图书馆实行资料信息化管理后,仍旧采用原来的工作人员,其多数非图书馆相关专业毕业,本身对于图书资料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且专业技术有限。因此,图书馆应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学习,聘请有关专家为其进行讲解和实际训练,让资料管理人员掌握目前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与方法,熟悉计算机软件和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以更好地操作和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应加大对人力物力的资金投入支持,加大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招聘力度,广纳信息化管理人才。对于数据库建立、资源分类、服务项目设计、软件应用等技能同样应重视,让管理人员应用到日常对图书资源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效果,建立人性化、信息化、个性化、符合读者需求的图书馆。

5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图书馆面临着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和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低效率、少资源、零互动的管理模式亟待解决和摒弃。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自身网络数据库,不断更新资源内容,保证资源的丰富,实现馆藏与网络资源的平衡与互补,树立图书馆自身资源特色,最大程度满足读者对资源信息的需求,以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管理,推动图书馆信息化、电子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孙玉君.论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资料管理[J].传播与版权,2015(8).

[2]唐亦新.纸质媒体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如何借力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J].信息化建设,2015(5).

[3]吴洁.关于信息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的探讨[J].青春岁月,2015(1).

[4]吴洁.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J].青春岁月,2015(13).

[5]徐晓兰.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图书资料管理[J].读书文摘,2014(18).

[6]陈雁.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7).

[7]代秋菊.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8]徐靓.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优化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探析[J].科技风,2013(22).

[9]王羽佳.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10]杨红仙.信息化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D].昆明:云南大学,2010.

[11]邹国彪.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1.

[12]程变爱.数字图书馆背景下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与组织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10.

作者:戴远霞 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研究生案例教学经验及启示 下一篇:谈作文教学中的选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