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配套改革探讨之学分制教学管理

时间:2022-08-28 06:15:40

一体化教学配套改革探讨之学分制教学管理

摘 要:笔者学校在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同时开展了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研究,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施深化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成为推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学分制 教学管理

一、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学分制教学管理以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和日常操行考核为基础,制定各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环节学分和操行考核评分标准,以学分的形式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学习成效及操行表现,考查学生在校期间素质教育水平,制定学分奖励机制,依据期末成绩及学分确定学生的毕业、结业资格,在校期间根据学生的成绩、学分量化评优,进行奖励。

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施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以面向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为准则,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管理在教学上非常灵活,如教学课程模块化、实习课题化、教学一体化等。以学分为主线,贯穿素质教育、学历教育、创业教育,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将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施步骤

图1 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传达与宣传。传达校务会议及文件精神,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学习有关学分制管理的措施和配套的规章制度,使师生们认识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意义和相关细则。

第二阶段,机构设置。各专业都要配备适应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教师,同时增设一个技工教育研究所和一个技能鉴定站。研究所的职能主要是协调指导各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和专题教改的研究,追踪国内外职教的发展动态,为教改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技能鉴定站的职能主要是承担教考分离的考核鉴定工作,便于合理评价教学效果,方便学生技能鉴定及考证。

第三阶段,课程改革。这是整个教改的重点和核心,学分制是建立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因此模块划分尤为重要。首先,由校企合作的专家团队和模块课研组成员确定专业总体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式课程内容体系,取消章节限制,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各类型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划分模块;其次,根据课程体系归类划分出子模块,在子模块中根据各个具体目标与内容划分出的若干个课题,从而使模块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为此,笔者学校组织各专业学科的教师们集体编写出大量的校本教材,开发出各类多媒体课件,涵盖了计算机、焊接、电工、会计等专业。

第四阶段,一体化教学根据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进行一体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教学过程按照一体化教学环节制定学分评定和考核标准,这一阶段是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模块课程、一体化教学、学分制考核三者整合化一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将进行具体的学分评定与记录。

第五阶段,评价与反馈。按照《安达技工学校教学督导细则》和学分制教学管理细则进行评价,改变以往单纯用“考试分数”作为唯一尺度的评价标准,通过对学分和期末成绩两项量化指标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并以此对学生进行先进评优。

三、学分制教学管理考评过程

1.学分种类

(1)课程学分。课程学分是指一体化教学的各环节得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知识的模块教学程序按项目驱动合作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以学分制来管理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管理上十分灵活。我们把课程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各模块有鲜明的学习目标,且相对独立,并按多种方式组合应用。课堂上教师根据模块学习目标制定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划分出九大环节(如图2)并制定相应分数,将教、学、做、考、评五位一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

图2 教学过程的九大环节

(2)操行学分。操行学分是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等表现进行量化而取得的学分。操行学分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余表现和生活表现三个方面,依据学校行为规范标准进行分数评定。

2.考核细则

(1)课程学分管理细则。实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是采用小班分组教学,每个班级学生人数在20~25人,每个小组4~5人。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分制考核的分组管理,还便于学生即时掌握所学知识。

(2)操行学分考核细则。操行学分考核实行总分50分的扣分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课堂表现20分、课后表现10分、生活表现(寝室考评)20分。

课堂表现扣分细则:正常上课日,旷课1节扣1分,事假一天扣1分,病假不扣分;凡上课迟到、早退、睡觉、说话等违犯课堂纪律等现象(以任课老师和学校检查为准)每人每次扣0.5分。

课后表现扣分细则:不讲礼貌,与同学或其他人吵闹,在班级、走廊打闹不遵守公共秩序的扣1分;在校期间与同学或外来人员打架滋事者扣2分;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时,不接受分配的工作或完成不好的每人次扣2分;凡在校期间,抽烟、酗酒减2分;有严重违纪现象,受到学校通报批评,每人次扣10分,受警告处分的学生操行分扣15分,经研究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操行分扣20分。

生活表现(寝室考评):不按时作息,不按时起床或超过规定时间就寝者,寝室扣1分;寝室卫生不合格,扣1~3分;在宿舍乱接电线,私自带校外人员进入寝室,扣1分。

生活表现(寝室考评)分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两种,定期检查为每周一次,不定期检查为每两周一次。

3.计分说明

课程学分中前八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考评小组得分,期末累计出小组总得分,并换算出个人得分。第九个环节为个人得分。

个人课程分=小组总分/小组人数+第九环节分

操行学分中每学期每名学生的原始分都为50分,根据考评细则进行相应扣分处理,其中生活表现(寝室考评)期末得分即为寝室成员个人得分。

个人总学分=课程学分+操行学分

四、学分制教学管理考评要求

一是学分以“周上报、月评比、末总评”的方式,每学期末各专业进行汇总,进行期末评优。

二是考评工作的组织实施以班级为单位,每月进行一次学分累计。当月学分成绩,各班级要及时存档、备用。

三是学校组织班主任、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考评小组,教务处负责专业考评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及审定,做到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力使考评做到客观、公正、合理。

四是每学期末任课教师负责统计本课程内学生的学分,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课程学分的收集和汇总。通过书面和电子表格的形式报教务处进行审核备案。教务处将学分进行年终专业排名,并及时每位学生的学分情况。每学期末,向学生及家长寄送的成绩单应含有学分获得情况的信息。

五是学生毕业时将其成绩、学分归入本人档案。在毕业推荐表中,将记录操行评定成绩,择优推荐就业。

五、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使用

学分是衡量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的重要依据,是鼓励学生进步、引导学生争先创优的基础,是校奖学金发放,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先进集体、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评优的主要依据。

根据期末总分排名依次颁发一、二、三等校奖学金,每个专业一等奖学金1人、二等奖学金3人,三等奖学金5人。班级三好学生按学生总数的10%评选,校级三好学生不超过学生总数的2%,在班级三好学生中产生。各专业评选出先进集体、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各一个。校优秀毕业生按毕业生总数的6%评选,期末总分在班级10%以上学员方可参选。

六、实行学分制的保障条件

1.教师素质保障

实行学分制必须有相应的教师队伍作保障。首先,教师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其次,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提高,要改变终身只教一门课程的状况,成为双师型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再次,教师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对教学的要求,及时掌握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丰富授课内容,保证学生学习掌握的技术具有一定先进性,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这些都将增加教师的危机感,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管理保障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也将改变模式。教学管理将由过去的共性管理变为个性管理,变面对班级为面对学生个体,由现有的单一学业成绩管理模式转变为学业成绩和学分考核并重的管理模式。各行政处室要在认真学习学分制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会同各专业出台相应的学分管理认证操作方案,编制符合学校特点的专业实施性课程方案(包括学习领域、科目、模块及学分分配等),制定学习分量与学习成效相结合学分评价体系,确保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3.辅助工具保障

学分制管理的核心是量化考核。实践中对全校学生成绩、学分的统计工作量无疑是庞大的,仅靠人工统计和管理既繁琐又易出差错,而运用微机辅助管理则可大大减轻工作量。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要提高现代化的程度,如研制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计算机软件,实行计算机管理。在学分记录和统计方面充分利用Excel办公软的强大功能,在Excel中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各功能模块,功能框架如下表。

图3 功能框架表

笔者学校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以来,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办学富有特色,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增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毕业就业率达到100%。在教研成果方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课件,形成了笔者学校独有的特色化办学与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安达技工学校)

上一篇:论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心理调适方法 下一篇:关于初中英语语法教与学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