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心理调适方法

时间:2022-08-18 05:05:30

论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心理调适方法

摘 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中职教师因职业压力引发的职业倦怠渐呈蔓延态势。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中职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师的工作信心和热情,也将引发教学质量下降,最终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有效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必将会对整个职教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感产生的根源,提出了有效缓解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心理调适方法及其积极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 职业倦怠感 心理调适

职业倦怠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所谓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缺乏工作动力和兴趣、对教书育人感到厌烦。

陷入职业倦怠的中职教师,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情感、态度以及在情感支配下的行为方式,其后果是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师的工作质量,进而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还会影响当前我们的中职课程改革的实施,最终影响我们的整个职教事业。因此,有效预防和缓解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

一、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中职学校许多一线教师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当职校教师时间长了,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职校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职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导致职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观因素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较为复杂,产生职业倦怠感的主观因素是中职教师的个人因素,如身体素质、个人能力、认识偏差、性格缺陷等;另外,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外,还要完成个人进修、继续教育,使得中职教师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所剩无几,导致情感日渐衰竭,个性慢慢泯灭,最后淡化为消极对待教学工作。

2.中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客观因素

(1)学生生源问题。随着普通高中的不断扩招,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认可度逐渐降低,导致中职学校目前招收的学生都是普高的淘汰者,生源不足和生源总体素质大大下降。越来越多的“问题学生”的出现,给教师组织教学和管理增加了困难,拒绝合作、行为不思后果、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与老师关系紧张等这些行为都是问题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中职教师经过很大的努力、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因各种原因使学生的问题未获得明显改善或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长时间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没有得到及时的激励反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教师收入与待遇问题。虽然中职教师目前的经济待遇不断提高,但作为一个有一定素质与修养的群体,他们也渴望体面的生活,渴望在社会大家庭中有坚实的主体地位,但家庭地位与教师神圣的光环有相当的差距,于是从事教育的幸福感渐渐消退。有不少教师存在着或心理或生理的疾病,如:情绪低落、失眠、疲劳、焦虑、压抑、健忘、经常性头痛等。

(3)学校工作环境问题。职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校园环境相对封闭,这使职校教师与外界丰富多彩的世界缺乏有效的交往。职校教师的工作环境除了教室就是办公室、家庭,很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职校教师的工作、生活单调,这使得他们的人生视野受到限制,缺乏与各种人沟通的能力,有些职校教师因此发出了生活工作没意思的感慨。

(4)职业压力源问题。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充当班集体的领导者及纪律的维护者等多种角色。因此,角色需要不断转换,这就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如情绪调控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等。发展能力的要求与自身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造成教师重要的压力源;某些奋斗中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又使某些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并殃及个体身心健康。

二、解决中职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心理调适方法

1.积极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从情感上化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中职学校应积极坚持定期为教师开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讲座中针对教师工作及心理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疏导并提出解决办法,邀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现身说法为教师排忧解难。

2.改善学校工作的软环境,为中职教师创造一个心理减压平台

(1)健全中职学校教师激励机制方案,完善教师的收入分配制度。近年来,中职学校绩效工资的推出,对原先的平均分配和低酬制度形成强烈冲击,这种趋势非常有利于激励机制的形成。值得学校管理者注意的是相对报酬量,即学校在分配制度本身和配套的考核制度这些方面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造成一些分配中相对不公平的现象,可能会抵消一部分的激励作用,所以应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的收入分配体制,以便更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物质激励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以后,更要注重教师个体内在激励的满足,要采取积极措施满足教师情感、发展、成就等较高层次的需要,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和认同感,从而有效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2)健全科学有效的中职教师业绩评估体系。中职教师业绩评估是教师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理论上说,教师业绩评估具有激励功能,因为通过评价,可以认识教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给他们指明工作的方向,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同时在教师群体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有利于教师改进工作和提高自身素质。另外,要使绩效工资和其他激励措施产生更好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建立科学的教师业绩绩效评估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结构工资和其他激励措施过程中的公平、客观。

(3)中职教师应正确对待压力、放松情绪,及时做到自我情绪的调节。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作为教师,应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及时调节认知心态。只有对自己认识越深刻,才能帮助自己更有效地调适工作及内心的困境。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的紧张,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渐升级增强的。因此,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诸如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与人交流等方法进行。

(4)中职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如登山、教职工校内运动会和歌咏比赛等。要求教师每天必须保证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使“今天锻炼一小时,明天健康工作两不误”的口号落到实处。

为了中职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效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工作刻不容缓,解决好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也将促进我国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1).

[2]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作者单位: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基于语义场理论的《牛津高中英语》Word Power... 下一篇:一体化教学配套改革探讨之学分制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