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校化工专业推行一体化课改新理念的探索

时间:2022-09-02 05:24:36

在职校化工专业推行一体化课改新理念的探索

摘 要:职校化工专业的教师面对来自海南农村、自身基础比较薄弱、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指出应推行一体化课改新理念,让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发生质的变化。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实施 化工专业

在职校化工专业教学中,如何应用一体化教学课改新理念,从而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自身发生质的变化,对此笔者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并围绕一体化教学新理念的施行提出几点浅见。

一、以提高学生技能操作为主线,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学习动机

居里夫人说过:好奇心是学习者的第一美德。老师要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工专业的兴趣和好奇心,遵循可操作性原则,设计相关可行性实验,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花,引发学习动机。

例如在“浓盐酸的认识”的学习任务中,笔者采用了浓盐酸与浓氨水生烟的实验。在通风橱中,准备两个集气瓶,一个瓶中滴入2ml浓盐酸,另一个瓶中滴入2ml浓氨水,迅速盖上玻璃片,相对放置,迅速抽去玻璃片,瓶中立即产生大量白烟。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让学生想知道空瓶何以生烟,通过好奇心引发学习动机;同时,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操作有毒化学药品,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

二、小组合作教学和与工作任务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分层式教学方式

笔者所在化工系的学生大多化学基础比较薄弱,理解和操作能力水平不一。在一体化教学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笔者在一体化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与工作任务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分层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互助能力和学习效率,加深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较大提升,教学效果提升显著。从而体现了一体化教学的理念――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例如在任务“工业用水总硬度的检测”中,笔者把学生分组,安排学生合作查阅配位滴定法知识资料后进行讨论,自主完成设计Ca2+、Mg2+的定性任务。不同小组学生由于知识差异,操作设计不同,记录的实验现象也就不同。笔者则记录学生小组设计及操作的结果,做有针对性的引导、总结。之后,各小组再针对自己小组的不足之处,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教师了解了学生之间的差异,随后的实操辅导也就有针对性了,不仅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而且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灵活采用课堂教学方法,与一体化课改理念相融合

一体化课改提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但一体化教学并没有排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法,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定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与一体化课改理念的融合。

例如在“冰醋酸检测”任务中,笔者注意融入一体化课改理念。学习冰醋酸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初中的酸知识及酸与碱反应实验,让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得出醋酸与碱反应的规律,重在打牢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探究应用任务,主要是冰醋酸品质的检测,让学生去讨论、探究,并动手操作冰醋酸总酸度测定,提升在工作中学习的能力。学生参与机会多,体现了课堂教学方法与一体化课改理念的融合。

四、渗透对学生环境意识、安全意识的培养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国家非常重视化学安全与环境问题。因此在化工教育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安全教育与环境教育,以符合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理念。

在一体化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揉入安全和环保问题,教师应该在实际授课中对这些内容加以展开。如介绍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易燃物、强氧化剂、剧、腐蚀品,让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这些危险品,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在碰到这些危险品时的处理方法。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新科技、新技术,同时还应当提醒学生注意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通过废品回收、使用绿色产品等实际行动爱护环境。

总之,一体化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教育理念的过程。一体化教学的推行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究、创新,多交流、多总结成功的经验,这样课改新理念才会深入人心,一体化教学才会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海南省技师学院)

上一篇:示范校建设中的“四轮驱动” 下一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