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有效预习 实现“少教多学”

时间:2022-08-28 02:34:03

[摘 要]“少教多学”是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方法。实现“少教多学”的方法是有效预习,教师可以从指导预习方法、编写预习提纲、走出预习误区等方面入手,加强学生预习效果,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有效预习 少教多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87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因此,学生的学应先于教师的教,即以学生先期预习启动教师后期教学活动。如何做到有效预习,实现少教多学”呢?

一、指导预习方法,做到有章可循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预习,让学生明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唤醒学生的预习意识。

首先,在思想上,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积极预习,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好习惯。其次,在方法上,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在预习的初级阶段,每周安排一节自习课指导学生预习方法,编写预习提纲,督促学生按照要求和步骤预习。在学生掌握方法后,可以把预习放到课后,但教师要严格检查,必要时请家长督促,使预习落实到位。

二、编写预习提纲,重视预习反馈

在“121快乐高效课堂”中,学生有大量的自主学习活动,比如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答疑质问等环节,这都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最有效的指导方法是课前编制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章可循。预习提纲的设计既要突出本课的重、难点,还要有一定的梯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检查预习情况后,根据学生反馈,重新调整教学重、难点,使教学目标有针对性。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毫米的认识”时,我为学生设计了本课的预习提纲:

“毫米的认识”预习提纲

[学习目标]

1.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提高测量水平。

[学习重、难点]

通过自主预习,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预习内容]

1.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1厘米和1米分别有多长?用手势比划给同桌看或者用绳剪出来。

2.观察手中的尺子,1厘米长度里有几个小格?你知道这样1小格代表多少吗?能用手比划1毫米的长度吗?请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大约是1毫米?

3.选择合适的单位:铅笔长10( ),跳绳长2( ),一角硬币厚约1( ),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4.你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厘米=( )毫米,13毫米=( )厘米( )毫米。

[检查情况]

三、走出预习误区,预习因课而异

课前预习要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依据预习提纲,融入自己的思考,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学习。针对不同课型,预习的方法也不同。

1.数与代数类的课型,可以用操作探究法预习。例如,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除了预习教材上的内容外,教师再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平均分的重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计算类的新授课、练习课型。预习时,先尝试做练习题,遇到疑难问题再返回来预习例题,然后再做巩固练习。例如,教学四年级“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我先让学生尝试笔算练习,利用旧知识的迁移初步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这样学生可以有效理解新授内容。

3.图形与几何类的课型。预习时要以理解和尝试运用公式为主。例如,教学三年级“长方形周长”时,我引导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掌握长方形周长是“(长+宽)×2”这个结论,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周长。课堂上,我请学生上台讲解并板演自己的解题过程,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4.统计与概率类的课型。预习时要抓住其内在的数学规律。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复式统计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方案:①亮标亮难(出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②自主预习(根据课本的例题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③合作学习(完成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对比优化,逐步统一到复式统计表中);④梳理强化(你还有哪些困难或疑惑?)。在预习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效预习,是实现“少教多学”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真正做到教学有的放矢,还能提高后进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自主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责编 李琪琦)

上一篇:舒适化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一篇:生态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