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8-28 02:07:55

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建议

【摘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保障。本文对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建议

环境监测是准确地测取数据、科学地解析数据和合理地综合利用数据的过程,是环境立法、执法、规划和决策的重要依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是保证监测数据满足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要求的重要措施,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执法和科研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根本前提。

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1.1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环境监测质管理水平的低下

环境监测质量水平的低下是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这是由于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科研能力低下、技术储备严重缺乏、监测方法过时、优秀人才缺乏、监测设备缺乏科技含量且使用频率和故障发生频率较高。尤其是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尤为缺乏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1.2监测水平不均衡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不同的地区间的环境监测水平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很多偏远地区,甚至没有设立专业的监测机构,即使设立了监测机构,也往往缺乏专业性,不尽缺乏专业的设计,往往由于资金的匮乏而缺乏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即使培训也是选取代表参加培训,再由代表回到本监测站内部开展培训工作,从而导致我国监测水平的不均匀,这在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出了挑战。

1.3监测质量保障体系亟待健全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保障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很多质量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现有的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加上一些环境监测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导致监测质量缺乏保障。

2.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建议

2.1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环境监测站承担的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和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污染物减排监测等任务十分繁重,在保证任务完成的同时,要十分重视监测的质量保证。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从监测方案制定、环境监测布点、现场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评价和综合报告、数据传输等全过程均应实施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执行,确保监测信息的代表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复现性。从样品采集直到监测报告的报出都必须执行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规定。轻视质量管理或者仅仅在口头上重视质量管理的局面必须尽快改变。没有质量保证的监测结果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将产生误导,严重影响环境决策和环境执法。

2.2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使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监测质量的保证,需要一个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要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侧》的规定,以技术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记录)的形式,对监测的各个环节、各个工作部门,对实验的环境和条件,对每个工作岗位和监测管理者的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要经常性地利用质量监督、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来评价体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机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全方位、全程序、全过程、全要素的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实现环境监测的规范运行,持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2.3积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主动接受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积极参加监测计量认证、持证上岗考核、质量管理评审、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等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检验和监测技术能力。在搞好外部质量控制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实验室内部的质量保证活动,组织监测人员进行上岗理论考试、操作技能和标准样品考核。实验室分析应着重于分析人员操作技能的规范,采用分析空白、质控样、加标样、平行样、留样复测等措施评价监测质量,逐步增加全程序空白分析、质量控制图和不确定度评定,判断监测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应在日常监测工作中拓展质量保证、质量控制领域,加强现场监测和自动监测的质量控制,检查现场监测人员的操作是否持续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及时发现、消除实验室的系统误差,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仪器设备要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期间核查和例行检查,保证计量量值可追溯到国家计量基准,确保量值的统一和准确可靠,使监测数据具有科学性、公正性。

2.4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监测人才培养

监测能力建设,是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能力建设包括仪器装备、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三个方面。仪器装备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监测人员素质的提高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管理水平的提高是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因此,人才培养和提高监测队伍素质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和根本保证。一方面要通过岗前培训、技能培训、继续教育、专题进修等渠道搞好全员培训,使监测人员全面掌握监测业务知识、熟悉各种标准、规范、技术方法,更好地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的规定要求,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政策、资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争取有利条件,不断充实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和物资,切实加强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和专项能力建设,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

2.5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现场监测工作中客观的、主观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布点和采样等现场监测影响较大,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严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现场监测工作中应该强化监测点位、采样时间、采样频次的管理,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确保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完好、计量合格;开展现场监测的现场平行样、全程序空白样等质量控制;加强现场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现场监测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气象学、物理学、化学、流体动力学等繁多的专业学科知识,熟悉各种生产工艺,确保监测布点、样品采集、样品固定、保存和运输等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监测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2.6强化仪器设备管理

实验室应当配备实施监测项目所需要的所有仪器设备,以确保达到监测工作的规定要求。每台仪器还必须分别建立档案,并由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检定及管理工作。凡国家强制检定的,或者需要自行校准的仪器设备,均应贴上统一的格式标志,也就是合格、准用或停用。各类标志的内容主要是仪器编号、检定日期、检定结论和下次检定日期等内容。

仪器的配置,除了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外,为随时保持仪器的准确性,也应配置相应的校准仪器,如噪声分析仪应配置声级校准器,仪器进行自检自校,并且要有相应的记录。要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技术档案和使用记录。

3.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明确监测站的地位和职能,提高监测站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建立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环境保护监测站在环境保护事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严厉.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2

[2]奚海明,李霞.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上一篇:简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点 下一篇:浅谈节能技术应用于工民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