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国对外贸易重商主义倾向

时间:2022-08-28 06:52:13

【前言】反思我国对外贸易重商主义倾向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对外贸易是否有效率 从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到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自由贸易一直是其大力倡导的核心内容。通过商品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各国都可以生产相对来说最具竞争力的商品,从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反思我国对外贸易重商主义倾向

内容摘要: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日趋明显的重商主义倾向就是其中之一。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表现在外贸效率、外贸风险及外汇储备等各个方面,要扭转这种倾向,制度的变革非常关键。

关键词:对外贸易 重商主义 制度变革 宏观经济

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日趋明显的重商主义倾向就是其中之一。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表现在外贸效率、外贸风险及外汇储备等各个方面,要扭转这种倾向,制度的变革非常关键。

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商主义倾向

我国对外贸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本身由改革前的“调剂余缺”变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1978-2004年间年均增长16.7%,2004年贸易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56倍,由1978年世界第26位,上升到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8.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底的6100亿美元,2005年底达到8139亿美元,居全球第二,我国对外贸易的成就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之一。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却对这种现象表示关注甚至担忧,这种担忧来自于我国对外贸易所表现出的日趋明显的重商主义倾向。风行于16世纪至18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对外贸易顺差所带来的金银的增长代表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因而极力主张通过出口和限制进口来积累金银。这种观点把货币当作一国财富的代表,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因此招致其后经济学家的广泛批评,并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证明。但做为指导一国对外贸易的一种思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直影响着很多国家。而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恰恰表现出和这种政策主张越来越多的相似性。迅猛增长的对外贸易和大量流入的外资支撑我国经济调整发展的同时,也使其呈现出重商主义的种种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也正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外贸易是否有效率

从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到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自由贸易一直是其大力倡导的核心内容。通过商品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各国都可以生产相对来说最具竞争力的商品,从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因此,自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立以来,减少关税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一直是其孜孜追求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的东亚经济奇迹则是其理论的最好注解。但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给了我们太多的教训。

在东亚国家国际收支失衡的表象下,隐藏的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健全以及裙带主义的明显痕迹。外向型经济的效率令人怀疑。相比之下 ,我国对外贸易的效果究竟如何?

自由贸易的实质是通过经济交往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佳配置。使每个国家的自然及人力资源都能得到最充分有效的利用。但我国现在的对外贸易是否经济,这似乎可以从近年来我国遭到的反倾销现象上找到答案。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各国反倾销的主要对象。无论在数量还是在金额上都在国际上“名列前茅”。这固然有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因素,但我们似乎更应该从自身因素来考虑。

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所奉行的低价竞争策略就是其主要原因。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价格成了我国许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唯一武器。过低的价格不仅扰乱了进口国的市场秩序,招致反倾销报复,更重要的是极大地侵蚀了企业利润,损害其自身利益。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出口商品增量不增收的现象日趋严重。许多大宗的中国外贸商品呈现出“贱卖贵买”的奇怪现象。对外贸易的低效率导致宏观经济出现所谓的“贫困化增长”。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给本国居民带来应有的收益,反而成了跨国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进而挤占中国市场的催化剂,使我国的民族工业处境艰难。大量廉价的资源被用于对外贸易,就意味着本国失去了获得相应收益的机会。2003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60%,2002年为51%,高于美国(18.2%)、日本(18.8%)、英国(39.5%)等发达国家,更高于印度(约20%)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这样的事实令人深思。

潜在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按照经典的经济理论,消费、投资、对外贸易是拉动需求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由于消费一直萎靡不振,政府投资和国外需求就成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别。虽然效率较低,但政府需求一直是一种稳定的需求。而对外贸易则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就出口而言,我国的出口市场较单一,主要是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美国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这种情况使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与人,难以分散风险。当出口国出现经济波动时,就会严重影响到中国。而且,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依然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某些国家甚至会为了本国利益而采取损人利已的做法。而与其交往密切对外贸严重依赖的国家经济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以美国为例,当美国对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时,对其外贸依赖程度较高的其它国家就不得不成为其外贸政策的牺牲品。1985年9月美、日、德三国达成的“广场协议”对日本宏观经济的严重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它被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导致日本经济陷入战后最长时期萧条的罪魁祸首之一。

就我国而言,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改革了汇率形成机制,但保持对美元的稳定汇率始终是中国汇率制度的最重要内容。这无疑使我国宏观经济受到来自美国的巨大影响。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其次,各种偶发因素的影响。战争、恐怖事件、疾病流行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威胁,其突发性是人们难以预料的。国外需求受出口国和进口国经济形势的双重影响,本身又包含太多的心理因素,因此更加具有不确定性。2003年爆发的流行疾病不仅打击了本国需求,也严重削弱了来自国外的需求。

再次,就进口而言,我国更缺乏风险保障机制。外向型的经济发展使我国成为许多大宗商品的进口国,如铁矿石、石油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往往对中国的进口贸易产生较大影响。如何防范其中的风险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还存在着明显不足,这其中尤其以石油问题最为突出。在进口已占全年消费量一半的情况下,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战略性石油储备。20世纪70年代中东国家发动的石油战直接导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从此西方国家开始建立石油储备并加紧了对世界石油资源的争夺。毫无疑问,我国也应该加紧石油储备的进程,防患于未然。

外汇储备是否得到有效利用

与东亚国家有明显不同的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不仅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与稳定的经济环境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而且在经常项目贸易中一直保持顺差。这二者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成为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

由于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及较合理的外债结构,我国出现类似墨西哥那样的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但这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即外汇储备的收益问题。更多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更多的国外资产。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主要方式是各种美元债券。作为一种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它满足了外汇储备安全性的基本要求,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机会成本。我们反对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进金融自由化,但我们始终坚持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我国国内落后的资本市场和相对缺乏的金融交易工具使不仅使大量的外汇失去了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而且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会带来国内货币供应量相应增长,助长国内不动产市场泡沫。同时还会使人民币一直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此外,在我国,以证券形式持有美元储备的情况下,大部分以国内实物资源换取的外汇又回流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又成了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资本,来到中国市场获得巨额利益。在这样的一个资本循环过程中,我国得到的是极低的美元债券利息,而西方发达国家得到的是以生产性直接投资方式所得到的生产收益。毫无疑问,这二者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巨大差异。这样的结果是人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结论

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它通过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福利的提高。同时,它也可能带来各种风险,导致经济的不稳定及资源的流失。因此,准确地定位对外贸易,使其更加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关键的问题是,对外贸易必须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味地强调对外贸易顺差只会给人们留下错误的印象。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充分开发利用本国经济资源的坚实基础上,而决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外部因素。

从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政府执行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坚持以内需为主的方针,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问题是这种方针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执行。从实际的情况看,长期以来,政府投资与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需求却迟迟不见起色。扩大的内需从何而来?中国的“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国有企业改革缺乏实质性进展,城镇职工大量下岗,社会保障体制缺乏,都是中国内需乏力的深层次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克服经济波动,使经济结构保持一定弹性,能够自我调节,以吸收各种外来冲击,必须继续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只有在制度建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扩大内需的政策才能发挥作用。当然,制度的变革需要较长的过程,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甚至社会代价,但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在经历短暂的经济波动之后,我们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对外贸易只是中国庞大经济机器中的一个加速器,它任何时候都必须服务于中国更能有效地利用本国资源为国民谋取福利这个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Constantine,M.and David,G.T.,1994,Trade in the New Independent States,The World Bank

2.Corden,W.M ."Economies of Scale and Customs Union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0, 1972

3.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金碚、李扬等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世界银行.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6.徐复.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7.徐松.评自由贸易区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J],2000(12)

8.王林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贸易(二).国际贸易问题[J],2003(11)

作者简介:

林松(1972――),河南南阳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上一篇:跨国并购与跨国创建模式比较 下一篇:我国空调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