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自治组织管理问题初探

时间:2022-08-27 10:10:53

高校大学生自治组织管理问题初探

摘要:大学生自治组织是各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质量越来越受重视,这就要求必须做好管理工作。首先阐述了大学生自治及自治组织的重大作用,然后对其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自治组织管理 沟通 自治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对高校管理要求更加严格。但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的管理弊端日益显露,如强制化管理模式易激发学生逆反心理、条框化管理制度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单一化管理方法不利于学生全面进步。这就要求必须必须加大自治力度,将学校管制和学生自治相结合。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备受重视。学生自治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治组织是实现自治理念的载体和形式,其管理有一定的难度。为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作用,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大学生自治组织及其重要作用

1.1大学生自治

简单来说,就是学生有权利组成团体自己管理自己。另一层意思是说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这种机会,锻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治并非不守规则、完全脱离学校管理的自由,而是指大家立法守法的共同治理。

社会文明建设需要公民的自觉自律,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成为未来的中流砥柱,必须具备良好的自治品质和极强的自律性;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通过自治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针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可及时向校方反馈,从而推定教育进一步发展;同时,学生自治还有利于保障高校稳定。若采用以往强制化管理,彼此间缺少交流,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情绪波动较大时,不得及时解决,进而激化学生与学校的矛盾。采取学生自治则可有效避免这种现象;此外,在当前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个性张扬,不愿受人管束,且身心逐渐成熟,实行自治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将来能在社会更好地生存。

1.2大学生自治组织

自治需要依靠某个载体实现,就是自治组织。学生通过自发建立自治组织实现其多元化发展,同时学校也通过自治组织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国内高校的学生自治组织主要包括3个类型:管理型。以管理为主,行政功能较为明显;组织型。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课外活动;教育型。即高校各类社团协会,是学生凭自身兴趣爱好组织起来的。学生会是高校学生自治组织的典型,对上述三种类型都有所涉及,在不断完善中,以自我养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为主要功能。

自治组织往往有很多人加入,且性格爱好、知识背景等都有所差异,在交往中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彼此间的友谊。交际能力、道德素质在此过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自治组织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有利于正确价值观以及新思想的传播,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激励功能,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学生自治组织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自治组织的优越性可见一斑,但实际管理中却存在一些缺陷,阻碍了其功能的发挥。当前时代复杂多变,如何拓展自治组织功能、提高组织管理水平是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2 高校大学生自治组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建设上的不足

在机构设置方面,以学生会为例,内部职务冗杂,组织结构陈旧活力较低。部分部门的职权设置失去平衡,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也易导致组织成员积极性下降,工作敷衍,在开展活动时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另外学生干部选拔对自治组织影响重大,但选拔制度不健全,选拔方式不科学。首先普通学生难以参与,有失公允;其次缺少合理的客观标准,主观性较强,削弱了学生干部的公信力;学生组织虽受学校管理,但学校予以的经费较少,而且组织权力有限,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常会因资金不足、权力不够的问题影响活动正常进行,或导致整体质量下降。与学校领导阶层相比,自治组织的领导层次较低,往往无法与学校领导直接交谈对话。

2.2工作效率较低

为丰富课外生活,部分学生常同时参加或管理两个或更多社团。在日常活动中常会出现时间冲突,如学校教学任务和社团活动在同一时间段,增加了学生旷课、请假的几率;各个社团之间的会议和活动也常发生时间冲突,难以协调。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两方面都耽误。此外,在举办活动时,组织内部存在有官本位现象,或部分领导滥用权力。部分学生干部独断专行,与成员交流少,对下级的反馈和意见常常忽略,甚至有部分学生干部忽视了学生自治组织为学生服务的核心目标,损害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最终破坏了组织内部和谐。

2.3组织协调缺陷

对一些普通的社团协会而言,常会设置宣传部与对外事务部等部门,需要各个部门积极配合,才能发挥组织的最大作用。但在实际活动管理中,各个部门相互独立、缺少交流,衔接不当。尤其在大型活动中各自为战,自我意识明显,集体荣誉感不足。加上干部能力与素质的问题,难以协调彼此间的关系。同样的问题存在于各个院系学生组织的联合活动中,过多考虑到小集体的利益与容易,而忽视了整体组织中的交流与学习,这就导致竞争过于激烈,甚至出现相互对立的现象。

2.4自治意识薄弱

当前大学生大都是90后,成长比较顺利,主体意识和自律性差。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西方文化不断涌入,加上计算机网络的泛滥,使得很多90后都有着孤独、自闭的现象。害怕与人交流,成了“宅男”、“宅女”,在学校难以释放心灵,而是将自己封闭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不愿参加社团活动。自治组织管理是以自愿加入为前提的,与学校强制化管理不同,但自治意识薄弱,组织能否成立便是问题,更谈不上管理了。

2.5民主保障机制不健全

学生会和社团是大学生自治组织的主要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部分组织的功能仅仅局限于辅助学校完成任务,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组织无法积极体现学生本身的民族诉求,无法对健康民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有效作用。在年度评优机制方面,对表现突出的社团进行表彰奖励,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合理地对各社团进行评价。指导学生社团是高校教师的一项职责,是教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高校对于教师在这一方面的劳动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对指导教师的劳动不计工作量,不付适当报酬,不晋升职务的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作为工作考核、社团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3.如何解决高校大学生自治组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1变革和改进

学生自治组织好比官场,通病在于机构庞大、关系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利用系统原理进行变革。系统指的是由一系列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特定环境中各部分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学生自治组织可做以下改进:

全局方式。从学生组织整体机构出发,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多方协调,达到学生组织整体的最优化。通过调研构建合理的高层管理机构向下映射,自上而下传递调整意识。各次级组织根据上级机构的组成方式做出相应的改变,组织之间相互学习调整;

开放方式。学生组织需接受各方的监督和督促,吸收组织内外部的积极想法,对组织加以完善。允许组织外人员参与组织行事,提供参考意见。适当地将责任委派给其他团体,共同参与学习;

动态方式。学生组织本身应不断完善,树立更新观念,使组织向着始终保持先进的目标发展。日常工作管理中多倾听他人意见,积累经验并及时做出调整。

3.2增进效益

制定组织目标计划:目标的实现与否可作为组织工作验收的标志,良好的目标催生高效益,为组织发展提供动力。

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协调一致:局部效益应应为全局效益让步,在局部利益之间出现冲突时应以全局利益为重。

长期稳定效益:影响组织长期效益的因素包括组织影响力、工作创新、组织行事准则。

确立集体效益观念:培养组织各成员的效益观念,在各项工作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贯彻。

3.3加强沟通

明确组织内部各项职责,坚决执行组织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工作中各级机构安排决定的及时正确地执行;培养组织内成员的工作适应能力,善于发现和理解上级工作意图。努力提高组织执行力;建立相互信任,使组织内部各成员相互支持,形成向心力;各组织之间缩短信息传递中介,拓宽沟通方法渠道,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畅通无阻并保证完整性;建立特定的机构,专门负责加强与普通学生、上下级、组织之间的关系。

4.结束语

大学生自治组织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独立性、促进教育深化改革等有着积极作用,应当提倡鼓励。然而其管理工作较为繁杂,涉及多方利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为确保组织的功能正常发挥,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于畅夫.高校学生自治组织管理现状与发展途径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10.

[2]黄姗.大学生自治组织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3]李海燕,祝恒节.论高校大学生自治组织的现状及问题解决[J].读写算,2012,25(32):170-172

上一篇: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下一篇:论画面运动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