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再婚:更看重健康、善良、真诚

时间:2022-08-27 07:28:51

老人再婚:更看重健康、善良、真诚

“白头偕老”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相伴到老的比比皆是,他们独自看电视、独自买菜、独自看夕阳,难免孤独寂寞。而据民政部最新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其中有近一成的老人单身。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对于单身的老人来说,大多数都摆脱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困扰,他们更渴望的是情感寄托。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饮食男女》,正是反映了当下单身老人对情感的诉求。

集体相亲

老人想“再走一步,找个伴儿”

一家养老公寓内,200余位老年人前来报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场大型招聘会呢。

“我今年51岁了,有房,身体健康。”在相亲会现场,范女士正在向周围的老人做自我介绍。去年,她和丈夫因感情不和离婚,现在和女儿住在一起。女儿明年准备结婚,怕家里剩她一个人孤独,催着她来相亲。

你介绍完,我来唱一段曲;你朗诵诗歌,那我就跳一曲舞……老人的热情一点都不输年轻人!

还有一位马姓老人拿着一小沓卡片,上面写着“找女性,50~60岁,有退休金,希望以伴促康,电话……”碰到感觉不错的就发一张,拿到卡片的老人看过都呵呵笑起来。这位老人讲,希望能通过这种自荐的方式认识更多的老年朋友,说不定,就能找到兴趣相投的老伴呢,先留个电话,再慢慢熟悉。

来相亲的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0~80岁。每个老人心中都有“再走一步,找个伴儿”的想法。

据悉,这是这个俱乐部举办的第三期老年相亲会了,每期都会有200多位单身老人参加,目前,俱乐部发展到300多名会员。“主要为单身老人搭建一个认识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认识更多的朋友,甚至找到老来伴,这对老人的健康也有很大帮助。”俱乐部相关负责人讲。

一位老人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们也一样需要恋爱……”现在针对老年人相亲的活动平台太少,希望以后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让他们这些老年人在晚年有个人相伴到老。

择偶条件

老人们更看重健康、善良

相亲,老年人的择偶标准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于师傅:自己看着舒服,身体健康,谈得来就行!

李女士:善良,有道德,有责任心。

丁女士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打扮摩登,穿着红上衣、黑短裙,淡淡的妆容更显出她的脱俗气质。她今年58岁,老伴去世得早,儿子也结婚了。她觉得老人来相亲,也和年轻人一样,是要奔着结婚去的。她见了不少,中意的都不怎么同意结婚。她认为,结婚也是男方对女方的一种尊重,也是诚信的表现。

“我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即使这个年龄再走一步,也得慎重。”59岁的胡女士说,自己十几年前和丈夫离婚后,当时年轻不想找。现在老了,感到特别孤单,但一直也没太合适的,不是打扮太土就是不修边幅,这人老了,穿着打扮也得注重呀。

“老伴一定得身体健康,能与我坦诚相对,至于兴趣爱好等都可以慢慢培养。”63岁的张大爷说:“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诚实对待彼此,要是整天啥事都藏着掖着不让对方知道,这样两人互相猜疑,也过不长久。”

“她要通情达理,品德要好,心地善良,不喜欢占小便宜。”76岁的冯大爷说,他退休前是个老师,最看重的就是一个人的品德,只要心地不坏就行。

再婚之难

顾虑重重,老人再婚有点难

中国社科院一项调查显示,80%的丧偶老人有再婚愿望,但现实中,他们真正结成连理的却寥寥无几。据了解,每年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手续的老人少之又少。

尽管黄昏恋是老人们渴望的,但走进婚姻却让他们顾虑重重。不少单身老人坦言“找伴儿的确比较难”,走向婚姻的道路更是“遥远”。

住在黄河路一家属院70岁的马先生,三年前妻子因肝癌去世。2012年3月份,他向两个儿女表示了再婚的念头,但立即遭到孩子们的反对。最后,他把房子和财产都分给了儿女,自己仅靠退休工资生活。儿女们还要求马先生不能结婚,最多找个人同居,做个伴就行。“为了能和她在一起,这些我都答应了,这种选择很痛苦。”马先生一脸的无奈,拉着旁边同居“妻子”的手一直说“对不起她”,她对他照顾有加,他却不能给她一个名分。

今年72岁的樊阿姨已经守寡40多年了。孩子们心疼操劳一生的母亲,都想帮她瞅一个老伴。樊阿姨自己却不好意思:“也不是不想找,这么多年都过去了,都这把年纪了,再去找,人家还不笑掉大牙呀。”她周边的几个单身老太太,都不想跨出那一步,感觉无论咋找,都没有原来的老伴好。

其实,他,她,他们找老伴的故事还有很多。或许,正是因为夹杂的因素太多,很多老人宁愿孤独地生活或选择“同居”,却很难走进婚姻的生活。

理解支持

子女的态度很重要

60多岁的闻阿姨说,子女的理解和支持对他们来讲很重要。很多老人像她一样,都渴望有一个家。现在,每当她听到《春天里》那几句“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埋在那时光里……”的歌词,心里就会发酸,因为她不知道等自己年龄再大一点,自己会在哪里,该怎么办?

在采访一些年轻人对于老人再婚的看法时,大部分表示还能接受,也希望老人有个伴,但也担心婚后财产等一些问题。

市民小范称:“只要妈妈说出来相亲,每次我都是车接车送。真心希望妈妈能找到一位疼惜她的人。”他和妻子都特别赞同母亲再婚,只要老人开心,做啥都成。如果妈妈碰到合适的人,他肯定会为他们办一场隆重的婚礼。

网友“多多”称,父亲再婚后,他们和“后妈”相处得很好,两位老人都70多岁了,精神越发矍铄。他认为,孝敬老人不再仅仅是让他们吃好喝好,更重要的是看他们过得开不开心,再婚如果能让老人幸福,子女就不应该强行阻挠。而前不久的新版“24孝”行为标准也提出“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耿先生说:“支持老人再婚。”因为,老年人也是有感情的,也需要爱的抚慰,需要生活的情趣。他们,图的是一个安乐的‘窝’,找一个相互依靠的伴。这样,不仅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爱情角”。

专家观点

子女应尽量满足老人被爱、爱人的需求

“老年人再婚对晚年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婚姻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延长老年人的寿命,同时对于忙于工作不能照顾父母的子女来说也是一件好事。”郑州迪扬心理学研究院理事长陈焰称。

他说,在人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抱持”需求,也就是“被爱”。其实老人和孩子一样,如果有人抱、有人哄,就会有安全感,知道自己是被爱的,生活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心灵上会比较平静;还有“依恋”需求,也就是“爱人”。如果老人找到一个可以依恋的人,他会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有人(老伴或者子孙)值得自己去爱的。

“其实,老人快乐是最主要的。”陈焰说,老人的快乐不一定非要通过再婚才能达到。或许,与儿孙们住在一起,有家人陪着,他们也很快乐。再婚只对那些有需求的老人而言,没有这种想法的老人,子女不用太过注重,而要看重老人是否真正快乐,找到老人快乐的来源才最重要。

律师提醒

老人再婚,可从两个方面解决财产引发的问题

河南力天律师事务所主任丁香称,多数老人选择“伴而不婚”,一是为了规避再婚后的赡养、财产分割等经济问题,二是为了避免子女反对等情感麻烦,三是同居在一起为彼此双方决定是否登记留下了时间缓冲期。

她说,对于各方担心的婚后财产、赡养等问题,实际上新《婚姻法》都有规定,婚后所得财产、婚前财产,夫妻都可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而按照法律,未办理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均按非法同居关系处理。发生纠纷后,各项权益不受法律保护。

她建议,老人再婚后,可以从两个方面解决财产引发的问题。第一,婚前立好遗嘱,个人婚前财产均留给子女,即婚后两人生活不牵扯财产问题。第二,婚后与老伴建立财产约定,即通过书面协议约定各自财产,各自的财产是指自己婚前的个人财产和婚后个人名下的财产,双方都不继承对方财产。采取此类办法时,应注意在协议中明确各自名下的财产种类、范围和归属,财产的名称应当确保准确,避免将来执行协议时产生歧义。

上一篇:玉兔牙 第1期 下一篇:抹灰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