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督办”案件到底怎么办

时间:2022-10-15 04:28:42

“挂牌督办”案件到底怎么办

2013年1月,一个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督办组被派到山西——山西天脊集团发生苯胺泄漏事故,有关单位迟报,最高检挂牌督办该案。此前,贵溪校车落水事故、兰考火灾事故、南吕梁山隧道爆炸事故也在被挂牌之列。

挂牌督办意味着什么?“尚方宝剑。”央视报道,时任最高检副检察长王振川曾做了这样的比喻。

他在节目里解释:“列入最高检的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的视野,经常关心它,并且督促某一级检察院,把这个案子一查到底,而且有结果。”

也就是说,被挂牌的案件,必然会被“领导重视”。2007年和2008年,最高检在全国“两会”上做报告时,特别提到当年已挂牌督办的案件。

而这些案件,根据现有报道可归结为三种。一种是具全国性影响的,除了上文所提4个突发事故,挂牌督办也会配合当时全国的打击重点,如在被称为“打黑除恶年”的2006年,最高检上半年便派员前往吉林、河北、山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直接督办了4起重大涉黑涉恶案件。

第二种则是在当地影响大。据《检察日报》报道,重庆一个镇财政所所长侵吞公款128万余元,被最高检挂牌督办——这是建国以来该县涉案金额最大的贪污案。第三是最高检认为重要的案件,其中很多是涉检案件。

挂牌督办具体到操作上,除了开新闻会公示、派督办组赴当地“对案件进行协调,排除阻力和干扰”外,《检察日报》报道,2011年最高检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挂牌督办时,还要求各地检察机关“指定业务骨干优先办理”,“符合条件的尽快”。

当然,“尚方宝剑”并非只追求“快”和“狠”,如何与当地阻力博弈也很重要。王振川说,由于案件涉及当地利益,查起来都是发现难、查处难、难、定性难,“但是我们一旦挂牌,就要具体和下级的检察院,一起商量、研究这个案子,怎么能够既有力度,又保证质量,把它查好。”

最高人民法院也会“挂牌督办”,与最高检的“一查到底”相比,它更注重“怎么判”。《法制日报》报道,最高法对多起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挂牌督办,使各级法院对这类案件量刑尺度趋于统一。此前,“同案不同判”、“同命不同价”常被报道。

部委也有“挂牌督办”,他们则着重“限期办理”:国土资源部要求一般不超过60日;环保部则规定一般不超过6个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也说,在发出的挂牌督办通知书里,要写明具体案件的办理期限。

而如果涉及多部门管理权,还会一起挂牌督办。2011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和最高法、最高检等五部门就对28起侵权盗版案件挂牌督办。

只是,多部门联合也可能有问题。《中国环境报》2012年报道说,近两年华北地区因污染减排存在问题被挂牌督办的企业中,由于涉及不同部委之间会签、审核等因素,挂牌大都滞后于整改,变成了单纯的履行程序。

被多个部门挂了“牌”的案件,显然是因为难度很大,“尚方宝剑”有时也难治多年沉疴。《新京报》报道说,2009年各地法院进行清理积案时发现,由中央政法委和最高法挂牌督办的案件,执结率只有20%,是当时下一步“清积”的重点。被督办的案件估计需要再一次被“督办”。

上一篇:各国交规:想象不来,也不敢想象 下一篇:一只木碗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