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马来西亚正热,中国该注意什么?

时间:2022-08-27 06:12:45

投资马来西亚正热,中国该注意什么?

尽管IMF预测马来西亚2017年GDP增长4.5%,但在2016年12月19日,其货币“令吉”却跌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外因是美元加息、特朗普当选,内因则是马央行控汇措施过严,以及国有投资机构1MDB所爆发的全球最大金融丑闻。

随着中国主导在马建设的一系列港口、铁路等项目的落实,马来西亚作为一个与中国无正面南海冲突的温和穆斯林国家,日益被视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中的枢纽”。不管未来岁月中马来西亚哪一派执政,中马关系友好互利的主旋律不会变。

不过,笔者在日前对马来半岛的商务考察中,通过会见多个马来西亚开发区和商务团体代表,也发现投资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或者说是潜在的风险。下文一一道来。

马来西亚国情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有3个浙江省那么大,人口却只有3000万,不到浙江的七成。由于位于赤道附近,气候常年保持在31~35度,每年的1~2月和7~8月由于海洋的季风和处于干季,气候湿热,而 10~12月份处于雨季,气候相对宜人,不过屋内一年到头都得使用空调或风扇。

驾车横穿马来半岛,可以发现人口基本集中于沿海的吉隆坡、槟城、新山、马六甲等城市。其他区域人口稀少,绝大部分土地均覆盖着茂盛的棕榈树和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棕榈油和橡胶,都是马来西亚重要的出口商品。 马来西亚柔佛港。

马来西亚在1957年刚摆脱英国殖民而独立时,华人和马来人比例大致相当。然而至今,华人比例萎缩到总人口的24%,土著马来人和印尼来的马来人占65%,印度裔和其他已入籍的外国人占10%以上。究其原因,华人主要经商,受教育程度高,实行少子精养。而马来人多信奉伊斯兰教,法律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夫四妻制传统,生育率非常高。

马来西亚政界头面人物,基本都是土著马来人。前几任首相颁布的法律法规明显对华人不利,如限制华文学校的发展,限制华人上大学和入职公务员的比例,同时规定华人的上市公司的董事必须具有30%的土著人比例等。

马来西亚的华人一直保持着抗拒同化的族裔独立性,这点和天主教为主的菲律宾以及佛教为主的泰国的华人很不同。后两个国家因为华人和当地人通婚,基本混血在一起,以至于其不少政要都有华裔血统。其实,东南亚的华人青年由于肤色白,很受当地人青睐,可是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基本拒绝与本地其他族裔通婚。

普通马来西亚华人从小都上华文小学和中学,学校以英文、普通话(简体字)和马来语授课,所以这三种语言华人都能说一些,外加在家说的广东话或福建话。普通话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华人能有个共同语言交流。

由于政府拨款通常只给仅以马来语和英语授课的公立学校,那些自家毕业生申请公立大学不被承认文凭的华文学校,只能靠华人商社的捐助以及学生的学费勉强经营。翻开每天的华文报纸,都可以看到华人社团向首相争取平等教育的权利。话说回来,本届政府对华裔实施了一些宽容政策,华裔处境得到了一定改善。

中马经贸急速增长

近来,马来西亚由于油气资源市场不景气,财政赤字从早期的2000亿令吉急速攀升到如今的6000亿令吉;政府给予汽油价格的财政补贴也不得不削减;政府还效仿欧美国家,于2016年开始对国民征收6%的消费税。

中国出台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计划,对马来西亚经济如同雪中送炭。纳吉首相视中国为外交的重中之重,前不久专程去中国访问一周,成果累累,带回了中国1440亿令吉(1令吉等于1.58元人民币)的投资承诺。纳吉极力支持中国给予优惠贷款的550亿令吉的东海岸高铁项目。此高铁将从中国昆明南下曼谷到吉隆坡,最终终止于新加坡。然而,新加坡却主张使用日本高铁。

纳吉为了开发不发达的东海岸地区,还和中方签署了关丹工业园和关丹港口扩建工程,其中园区给了中方49%的股份,港口给了中方40%的股份。纳吉还让中国参与合建马六甲黄京港和巴生港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港口,这在马来西亚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m然中马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惠及两国人民,然而马来反对党们一刻也没有消停,喋喋不休地指责纳吉“卖国求荣”、“妄图将马来西亚变成中国的一个省份”。纳吉多次在媒体上反问:“为什么我们以前可以欢迎美国投资,后来欢迎日本投资,没见到你们指责,而近年来美日资本枯竭,中国资本宽裕,我欢迎中国投资,发展经济,你们怎么就开始不停地责骂?”

目前中马两国最大的合作项目―中马关丹产业园区,只有一家广西来的联合钢铁正在基建当中。该投资总额84亿人民币,计划生产350万吨钢铁。铁矿石利用扩建的关丹港口(由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扩建)从邻近的澳洲进口,成品出口东盟和欧美,这样可以避免特别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税。

从工地上可以看出,工程进展缓慢,开工超过两年,现场才建成3栋宿舍楼,施工场地尚未平整完。劳工基本是孟加拉人,动作迟缓,很多大型机械还处于闲置状态。工地的代表说,联钢将此问题上升到纳吉首相那儿之后,马政府特批了一些中国建筑工人的劳务签证。

由于中国不属于马来西亚的外劳输入国,基建主要依赖孟加拉和缅甸的外劳,这些不熟练工人的效率非常低。另一方面,关丹基础设施和港口均不完善,当地几乎没有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和工程师。部分工人习惯拿到工资后,不花完钱是不会来上班的。这对投资方是很大的考验。

中国产的家电,充斥马来西亚几乎每一个超市。走在人口稀少的关丹市大街上,看到华为和联想专卖店里生意兴旺。中国品牌的电子产品和家电一样,价廉物美,很受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百姓青睐。

槟城是仅次于吉隆坡的马第二大城市,是个成熟的制造基地,尤其电子制造业非常发达,美国的英特尔、希捷硬盘、美国第一太阳能(2GW碲化镉薄膜组件产能)全球生产基地均在此。中国的晶澳太阳能,为了躲避欧美施加于中国晶硅组件高达250%的反倾销税,不得不将1GW产能布局于此,利用马来西亚作为出口基地。

和新加坡隔个狭窄海湾的南端城市柔佛州新山市,成立了伊斯干达特区。此特区在中国名气很大,被誉为“马来的深圳”。主要原因是广东一家房企耗资千亿,将正对新加坡的那块地填海建设。该计划涵盖2.1万套住宅,针对国人设立的中小学、大学、老人养老的医疗产业园、若干CBD办公楼等,规划犹如苏州新加坡工业园一期那么大。现场看到上百名国内派来的销售团队。

新山的马来西亚华人,人人都知道此楼盘,都说这楼盘是卖给新加坡人和中国人的,我们马来人买不起的。马来西亚目前外劳到手的薪资才1000令吉左右,本地普通人也就2000到3000令吉的月薪,只买得起新山当地开发商开发的均价4000令吉一平方的房子(还是套内面积,全装修),哪里吃得消中国和新加坡房价。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造船业遭受严重打击,外加中国的上海洋山港、宁波港、深圳港等均能起停万吨巨轮,不再像过去那样小船到新加坡接驳大船,新加坡的转口贸易受到巨大冲击。新加坡经济近年持续衰退,失业率大增,新加坡人到马来购房,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马来西亚沙巴集贸市场。

投资机遇和风险

马来西亚扼守马六甲海峡,运输条件十分优越。由于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在马来生产的产品可以畅通无阻地打入东盟各国。另外,因为马来是个穆斯林国家,很多清真食品只要在马来得到认证,就可以畅通世界所有穆斯林国家市场,当今世界穆斯林人口正处于爆发性增长当中,这部分商机也是难得的机遇。

中国人口的基数,造就了我国的互联网三巨头BAT爆发性的增长,然而在非中文语种的国家里,依然还是谷歌、脸谱、推特的天下,很多当地人连BAT的名字都叫不上。马来西亚有一批中英文娴熟的华裔青年,同时劳动力薪资水平和中国相当。这对于我国互联网服务公司走向英语世界和其它语种国家,将会是个很大帮助。腾讯已经在马来西亚设立分公司,服务于当地中小企业IT外包业务。阿里巴巴也雄心勃勃地计划在马来建设阿里产业园。

马来人口虽少,但政府大力引进印尼、孟加拉、缅甸、印度等国外劳。这些外劳十分年轻,薪资低廉,月薪普遍在900到2000令吉之间,无公积金要求,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每月只休息两天,无法定节假日,对中资的一些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产业是个优势。

马来西亚热带多雨,境内有高山峻岭,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优越,由此开发的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十分充足,电力价格比中国低30%,石油天然气更是比中国便宜不少,对一些钢铁、太阳能组件等高耗能产业带来成本的优势。

俗话说,一个硬币有其两面性,中资企业在马来西亚一样会碰到诸多问题。受困于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小国的市场,马来当地很多著名的华人制造业因为产量小,自然成本高,纷纷不敌中国的进口产品,现在基本都关停制造业,改行进口中国产品,贴牌出售。F在的制造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彼此间拼的都是规模效应,典型的大鱼吃小鱼。

中资企业如果只立足于马来西亚本地和东盟的市场,风险很大,必须放眼中东和全球市场才能有所作为。

产业链供应也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很多零部件、原材料和辅料必须进口,马来本土配套严重不足,这些额外的运输也会大大增加产品的成本。

人才供应一样是个大问题。马来西亚的华人以经商为主,马来土著人受教育的在政府机关工作,没受教育的以农业为生,而外劳技能水平很低,招到像中国那样一批有着工程制造经验的人才不可想象。中国至今还不在马来政府劳务输入国名单中,工作签证仅根据投资额度配发,比例十分有限。

马来西亚从独立至今,执政的一直是国民阵线,国民阵线主要是由巫统、马华工会、国大党组成。巫统这个政党从建国开始一直是绝对多数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来西亚宪法明文规定首相只能由马来巫统人担当。反对党零散,一直成不了气候。

纵观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体制,腐败是绕不开的热门话题,这也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除了政党更迭造成政策反复的风险外,各种大行其道的潜规则对外来投资者也是个考验。

以上种种的问题,对投资者都是一个个需要绕开的陷阱。踏入海外的征途,犹如人在异乡打拼,从来都是比在中国本土更艰难。

上一篇:世界变了,英雄归来 下一篇:中国企业海外社区项目如何提升持续影响力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