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变革论文:地区农业科技的变革论述

时间:2022-08-27 04:04:21

科技变革论文:地区农业科技的变革论述

作者:刘飞翔 张文明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建省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现状

从各省的比较来看,福建省的科技经费投入总量及其R&D强度都偏低,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现象非常明显。另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年)资料显示,福建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仅占14.27%,居全国倒数第3位。在农业科技投入方面,农业科研经费紧缺,难以有效组织重大技术攻关,推广经费相对不足,制约着农业新品种及适用机具的引进和示范,以及新技术的推广。(二)农业科技贡献率情况农业科技贡献率是农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国际上公认的现代农业标准为: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农业的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达95%以上;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1]。受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研体制及农民分散经营等多方面制约,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科技与市场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转化,技术无法创新,福建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远低于国际标准,即便与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兄弟省份和部分内陆省份相比也始终存在差距。据《福建统计年鉴》,在“八五”、“九五”、“十五”期间福建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分别为36.43%、41.65%、48.10%,毗邻的浙江省同期数据为54.20%、57.12%、60.11%,至“十一五”末福建省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3%,比吉林省少2%,比广东省少7%。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或成为“职称成果”,未及时转化为商品,更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2]。(三)农业科技推广主要类型与特点近年来,福建省农业科技推广主要有政府推动型、科教单位服务型、企业主导型、科技能人带动型、合作组织拉动型、科技园区示范型等6种,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表略)

福建省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人权与事权分离的现象。缺乏一个持续、深入的推广扩散服务系统,特别是缺乏最基层的乡、村级农业推广组织来为农业的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乡镇农技推广站多数由乡镇政府管理,容易导致乡镇农技推广工作严重受制于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乡镇政府的工作重心安排。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不完善严重制约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影响推广成效。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农技推广人员编制被挤占、一身多职现象普遍存在;推广人员在职称评聘、工资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不配套,激励、推动科技人员下基层服务的动力和压力均不足,服务基层难以成为当地农业科技人员自觉的行动和内心的选择。由于部分乡镇抽调农技人员从事其他行政事务性工作,导致目前乡镇农技人员从事推广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不够集中,专业技术服务的时间少、精力分散,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工作被弱化。科研与生产需求脱节加大了推广难度科研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基于基层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导向的科技研发应用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科技研发多数是自上而下的,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呼应不足。大多数科技人员对农业的发展态势、农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以及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状况的了解还不够充分,农民被动地接受新技术,而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的技术需求,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3]。生产市场需要与科研选题缺乏有机联系,从而导致农业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与县域农业发展对接的长效机制与平台缺乏。目前,主要通过“6•18”等平台进行项目对接,但长期性对接平台不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县域农业发展对接的长效机制亟须完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科技带动效应不显著福建省农业企业普遍缺乏必要的人才和资金保障,难以有效且持续地开展技术革新与新产品研发工作。自身实力有限也就难以保障农民权益,更难以保障农民增收。龙头企业往往对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更为敏感,对众多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影响更深远,龙头企业缺乏必然影响到当地农业技术转化与升级。合作社仍处于融资困难、技术薄弱、机制不健全的困境中,其生产、管理技术主要依靠省、市、县农业管理部门或科研单位的帮助。合作社缺乏政府部门的扶持,缺乏结合农事生产的培训。合作社本身不具备自行研发的能力和深加工实用技术,资金和技术成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小规模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福建省人地矛盾突出,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35hm2,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人均耕地面积0.037hm2,不及全国人均耕地水平的40%,明显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且8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山区、丘陵[4]。由于农户分散经营,生产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应用新技术成本较大,作为新技术最终使用者的农户对技术创新缺乏迫切需求。众多的农村人口和家庭分散经营的体制,使土地规模经营受到了限制。经营规模过小,农户应用先进技术得到的实惠并不大,大部分农户不愿改变传统的生产方法而去吸收新技术,客观上限制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农民素质不高降低了采用新技术的意愿与能力在农村,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差。有一技之长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户,往往选择非农产业就业或创业,留下务农的多是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较低的老人和小孩。受到年龄以及文化素质的制约,他们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意愿较低,对新技术往往不理解,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主要靠经验积累,并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农业新技术应用,影响了农业高新科技的推广,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对策与建议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激励制度,让有能力、能推广的人员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促进农业推广工作长效发展。应着力做好以下方面:(1)建立业绩考核评价制度。对于承担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各派出单位在年终业绩考评、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等方面视同省重点科技项目对待。(2)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建议设立专门的农技推广职称系列和职数。(3)配套科技推广奖励制度。专门奖励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功人员或单位。(4)完善利益共享机制。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技术入股或技术承包等形式参与产业发展,联办、创办科技经济实体,或通过技术合作取得合理报酬。同时,在推广机构内部也实行项目管理制,使推广人员的劳动绩效同利益分配挂钩,形成对推广人员的激励机制[6]。倡导农民参与式研究,促进农业科技供需对接在以往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中,农民都是作为被动群体,科研的动机很少顾及农民生产的实际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方式必须扭转农民作为政府推广行为的执行对象和被动消极接受的局面,尊重农民作为推广活动接受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实施参与式农业推广。在实际工作中,建议政府安排专项经费,吸纳有一定素质、经验的农民参与应用性技术项目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将农民作为项目参加者,与研究人员一起工作。可设立“科教兴农专项资金”,加大项目扶持。(1)生产型科研项目。立足生产需求,面向基层农业生产部门、龙头企业、农民组织征求科技需求,生产型科技项目申报指南,依托各级科研、教学单位对接生产需求开展针对性研究,直接解决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2)推广型科研项目。鼓励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农民组织开展多形式的供需对接,加强产学研结合。(3)引导创新型科研项目。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对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基地)的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设立前瞻性、长远性的创新型科研项目。强化农业科技载体建设,辐射带动农业科技推广目前,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带动成效不显著,普遍面临技术薄弱、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人才和资金保障等困境。要实施“科企对接工程”,增强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突出龙头企业技术升级,除了应要求龙头企业寻求与科研院所或高校的合作、扩大龙头企业技术承载能力与扩大科技成果在企业的转化应用外,还必须将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加以引导和扶持,并实行奖励政策,促使龙头企业技术不断升级,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同时,要进一步引进具有加工技术优势的农业企业,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当地农户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是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提高农业推广效率的主要措施。在积极引导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其规范运作。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方针,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技术、信息、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服务。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合作组织提供优惠税收政策和信贷服务。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部利益分配机制,包括享受项目资金强度、“五新”技术承载力度、组织内部运营效率等方面,以使能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充分发展。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户单家独户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较大困难,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更好地规范生产,提升产品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市场化运作,在切实维护农民长远利益的前提下,探索和制定土地流转的途径与政策,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建设一批适度规模农业示范基地,围绕水稻、茶叶、蔬菜、果树、食用菌、花卉、中药材等我省重要农作物,结合省政府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支持科教单位与大型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结合,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建立一批大型规模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农户、示范基地的联动作用,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带动农民增收。通过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流转,逐步使土地集中,适当扩大规模经营,降低地块分割造成的技术应用成本,增强农户对农业技术的渴望。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层次化,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途径,要利用一切形式资源展开对农民的培训。农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要有实用性、灵活性和多样性,通俗易懂,要克服完成任务式的大培训、一锅粥培训、证书培训的现象,避免培训与农民实际需求相脱节。培训工作应针对不同需求群体开展相适应的培训内容与方式,这样农民才能较快地接受知识、接受技术,提高培训效率。鉴于农民和农村现状,直接大规模的培训还不成熟,因而建议培训工作分三步走:(1)对农村中的先进分子,主要是初高中毕业落榜青年和农村中素质较高、思想先进的“能人”,进行“精英式”培训,让这些人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排头兵;(2)对农村中的专业种植、养殖大户进行培训,对这批次人员的培训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他们所需进行特色培训;(3)对一般群众进行培训,对这批次人员的培训可以由前两批次中的优秀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上一篇:科技投资论文:农业科技创新投资透析 下一篇:农业推广论文:国内外农业科技的推广对比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