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阐述须注意其逻辑性

时间:2022-08-27 10:43:18

语言阐述须注意其逻辑性

【摘要】本文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并针对对课文的一些阐述作出了浅近的分析,阐述了语言表达须注意其逻辑性。

【关键词】假设;连贯;指代

【中图分类号】G322.06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1-0070-01

在初中外语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教材视为不可逾越的屏障,对教材中出现的并非符合逻辑的阐述不敢肆意地加以否定,只能是照本宣科。常常认为教科书是经典之作,绝不可能存在任何失误的地方。其实语言的表达有时不仅仅是语法的准确性,还须注意其逻辑性。那貌似正确的表达之中有时也会有一丝的不完美之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总感觉到一些课文中的表达似乎有些不妥之处,现斗胆地对《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一些表达提出自己的异议,与编者和其他教师商榷以求正果。

一、假设与事实

有时编者们在编辑教材时只注意到课文内容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其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常常臆造一些假设的情况,而这些所谓的假设在实际生活中很少存在,从而造成学生对此情此景的误导。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4的Reading中有这样一段阐述:Sadly,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giant pandas to survive in the wild, usually because of people. Here are some of the problems that Xi Wang may have in the future if she lives in the world.

If hunters catch a giant panda, they will kill it for its fur. If farmers cut down trees and forests, giant pandas will have nowhere to live. 该段内容主要论述了一只被称为“希望”的小熊猫成长的艰难。难以何在,主要是人为的因素。在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用两个if引导的从句加以论述。一为假设猎人们抓住一只小熊猫,将会猎杀以获取其皮毛。这样的假设似乎太牵强附会,众所周知,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部级的保护动物,这样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一般的猎人根本不可能视国家的法律为儿戏,轻而易举地去猎杀熊猫。二为hunters一词太为笼统,并非所有的猎人都会如此,只有少数贪婪的人才可能做出这荒诞的事。因此,可在hunters前加上一些修饰语,如some greedy hunters最为妥当,以免以偏盖全。

在其二的if从句中阐述了如果农民们砍伐树木和森林,熊猫将无处生存。这样的假设也会令人生疑,国家早有规定任何人不得擅自乱砍伐树木和森林,因此,这样的假设其实完全是徒有虚名,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会发生,提出这样的假设只是为了阐述熊猫生长的艰难,而全然忽视了语言表达的非真实性,使农民们蒙受乱砍树木和森林的罪名。如果将此句该为被动的形式If more trees and forests are cut down, giant pandas will have nowhere to live. 不突出砍伐树木的具体者,其效果可能会委婉一些。该课文后的语法内容是if引导的条件状语的使用,显然编者们为了更好地突出其功能,在课文中运用了许多的例句,但事与愿违,而忽视了假设不等于事实这样的原则。

二、衔接与连贯

一篇文章的优于劣常常通过良好的衔接与连贯而体现。因为在一篇文章中话语不是杂乱无章地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而总是以一个话题的连贯性而展开。在一定的语境中尽量做到叙述的内容围绕一个主题,以避免主题出现紊乱的现象。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些文章的内容并非遵循这一原则,从而导致不一致的现象。

如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6的Reading中有这样一个段落未曾体现良好的衔接与连贯。

Then the real noise came, like bombs under the ground. The earth started to shake. People ran in all directions. They did not know where to go. Some people ran out of the shopping centre. I tried my best to run out to the street too. People were running wildly while pieces of glass and bricks were falling down. Then the walls began to come down, too!

该课文主要论述作者在台湾的一次地震的经历,而该段落描述了地震时的场景,人们惊恐万分,向四面八方逃离,却不知逃往何处。在该段落中作者用People ran in all directions. Some people ran out of the shopping centre. 和People were running wildly while pieces of glass and bricks were falling down. 等作主语深刻地刻画了人们的恐惧之情,体现了整个段落的衔接与连贯。而夹在其中的句子I tried my best to run out to the street too.似乎显得不伦不类,因为整个段落主要是描写people 在遭遇地震时的恐慌情形,而插入一个以I为主语的句子使段落叙述的主题出现了紊乱,违背了主题一致的原则。

三、指代与借代

人称代词常常可以用以指代上文中所提及到的人或事物,但并非任意的使用,其所指代的内容常常须与整个话语中的情形保持一致,从而使整个话语所叙述的内容相符合,如若任意的使用则会给人以混淆之感,可能会与上句中的主语产生割裂的现象。如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1的Reading中我们碰到有这样一个段落,其人称代词的转换会使人产生疑惑。

Compared with life on Earth, life on Mars will be better in many ways. People will have more space. We may even live in a dome with ten bedrooms.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robots will do most of our work and that we will have more time for our hobbies.

该文章是一篇科幻文章,主要论述了在未来人类可能在火星生活的情形。而该段落主要阐述了地球与火星生活的不同点。段落中的第二句以People 作为主语,说明在火星上生活的人将会有更多的空间,按照此情形,接着叙述的内容也应与people 相一致,但后面句子的主语则使用了we, 从而会给人产生混淆之感,此处的we 究竟是指地球人还是火星人,这样的指代并不明确。如若将此处的主语改换成they, 则会使人一目了然,因为从后面所阐述的内容We may even live in a dome with ten bedrooms.可知前句中的people 应为生活在火星上的人,因此,此句中的人称代词we 应该为they 更为明确。通过该段落中的人称代词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英语中人称代词有时并非能任意地指代,要依据实际的语境情况选择合适的人称代词才能体现语言的逻辑性。

通过上述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不协调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的表达有时绝非是语法内容方面的原因,因为语法错误明眼人一看就能做出判断,而逻辑方面的不合理的现象须对照上下文内容,仔细揣摩才能对此作出合理的推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须对教材的内容认真地审视,对一些产生疑问的地方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久而久之对于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更大的促进。

【参考文献】

1、《牛津初中英语》8A 2012. 6《牛津初中英语》9A 2012. 5 译林出版社

上一篇:浅析中学英语后进生现象 下一篇: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