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反思

时间:2022-08-27 04:30:50

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反思

基础知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高考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却存在很大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离实际应用语境,二是为这些基础知识人为地制造假语境。这两方面本质是一样的,即所考查的知识内容都缺乏真实的语境,无论是脱离语境还是制造假语境,都无形中将这些基础知识孤立起来,所考查的内容也成了一种死知识而不是活的知识。比如2011年高考天津卷对近义词辨析的考查:

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____,____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 洋洋洒洒 浮动 好像

B.喜爱 纷纷扬扬 浮动 犹如

C.钟爱 纷纷扬扬 飘动 好像

D.喜爱 洋洋洒洒 飘动 犹如

其中第一空是有关“钟爱”和“喜爱”的辨析。很明显,此处“钟爱”似更合平文人的性情,且“钟爱”比“喜爱”程度更深,因此也更符合“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的语境,但命题所给答案却是“喜爱”。另外,第四空中用“好像”也未尝不可。“好像”的意思同“犹如”,只不过略显口语化罢了。当然,第二空“纷纷扬扬”和第三空“浮动”是较为确定的,因此答案只能勉强选B。

试题中更有为词造境者,如:

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甚至还有“蚯蚓断成两截,就成了两个生命,从此南辕北辙,各奔东西”这样的句子。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更是让人难以捉摸。如2011年江苏卷的一个选项:

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此句为错误选项,错因是“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的确,单看此话是有两种理解的可能:一是指其他学校的领导,二是指本校的其他领导。但事实上,这句话在说话现场是绝对不会引起第二种理解的,因为当时的语境一定会抵消它的歧义性。我们再看2010年全国课标卷的一个例子:

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此句话的后半部分“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自然是犯了句式杂糅的语病,但是前半部分中“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一句若单独看,则与上面所说“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一样是会产生歧义的病句,但是后面紧接着的“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却提供了一个语境,消除了前面歧义的可能性,因此“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就只能是两个小区,而不是两个住房。由此可见,只要提供了一定的语境,所谓的歧义便不再成为问题,那么考试中故意去掉语境来考查句子的歧义这种考查方式本身就值得怀疑。如果这样生硬地考查,恐怕任何一个大作家文章中的某句话抽出来都会成为病句的,而且不止于“歧义”。估计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考查导向,所以才导致了鲁迅《孔乙己》中“大约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这样一个极富文学色彩且蕴涵作者复杂情绪的句子被学生判定为犯有逻辑错误的病句。

再来看看排序试题。这类试题本应重点考查学生实际语言表达应用能力,但是却变成了地道的排除试题。如2009年高考海南宁夏卷的一道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地融入其中

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若按句间语义关系则能排出⑤④①⑥③②,但是再看标点,就会发现这样排序似乎不妥。句①不是完整的一句话,故放于第三空“;”前不合适。命题所给答案C“⑤④⑥①③②”与我们排序的差别恰在①和⑥的前后顺序上。按照答案,则①③相连应表达一个连贯的意思。但是说“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地融入其中,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从表义上来说似乎也并不顺畅,因为会徽上的“十”和“中”无非表明这是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而已,还称不上什么特征。若按我们原先的排序,将③放于⑥之后,则恰恰能揭示出会徽上“长”字的双重内涵:表层是点明运动会的地点“长沙”,深层又指出其长远的运动理念。这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艺术化的“京”字既表明了举办地“北京”,又表现出了“奔跑、欢迎、阳光、向上”的理念一样。这种深层的运动理念才应与其特征相关联。但遗憾的是,试题的四个选项都不符合我们的想法。更遗憾的是,尽管此题就句间逻辑关系及标点符号等设置了重重障碍,但是学生在实际做题时却可以根本不用像我们那样进行复杂的思考推断,他们只用确定句②放于最后,与题干尾句相照应,便可以轻松地排除掉A、B、D三项而选出正确答案C。这种排除法非常灵验,同时也将语义逻辑的思维过程排除得一干二净,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此类试题的考查意义。

通过以上举例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目前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考试的机械繁复。这些考查看似有理,却并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些无谓的词语辨析、病句修改、连贯排序上,效果又如何呢?情况往往是这样的:学生词语辨析做得非常棒,作文中却派不上用场;病句类型掌握得很好,做题十拿九稳,但是作文中却常常病句连篇;连贯排序试题的排除法驾轻就熟,但是作文却常常语义不通、结构松散。

这是为什么?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考查和教学都聚焦于做题,而不是实际应用。辨析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自己能够正确地应用,因此,与其教会学生熟练地辨析,倒不如教会他们熟练地应用。学生如果能够用得很好,那么他自然也就能够辨析正误。退一步说,即使仍不能辨析高考中的语词病句等错误类型,也无甚大碍。让那些烦琐的错误类型留给以后致力于语言研究的学生吧,对高中生而言,能实际应用比会辨析更重要、更迫切。让我们把更多的宝贵时间留给更为有用的事情,不要让学生大好的青春时光全都消耗在判断辨析这些无谓的人为

制造的基础知识上。我们相信,当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之后,他们一定能准确地判断出语词语句的正误好坏。

从心理学角度讲,将目光聚焦于判断辨析和聚焦于实际应用,其所调动的心理机制是不同的。前者更倾向于找出错误,后者更倾向于正确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前者是一种破坏,后者是一种建构,前者是负向的心理活动,后者是正向的心理活动。就学习而言,正向的建构远比负向的破坏更有用。这让我们想起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那个著名的“种庄稼和除草”的故事――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看来,一味地除草是没用的,只要种上庄稼,草自然就会消失。我们当前的基础知识考查就在引导学生花大力气去除草,但草似乎愈除愈多。如果我们能听从苏格拉底的劝告,把主要的精力用在耕种上,那么待禾苗强壮时,草自然会被克死。

关于语言教育的低效,早在几十年前吕叔湘等前辈就已表示过深深的忧虑,时至今日,语言教育低效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谭学纯教授在2003年主持福建省高考阅卷工作时曾就一个有关“遗传”定义的语用试题大发感慨,并指出目前语言教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忽视了这样几个事实:“1.语言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但实施语言教育的手段却主要是干巴巴的概念。2.如何使活生生的人在接受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回到鲜活的生命状态,如何在概念认知和修辞认知之间找到语言教育的平衡点,我们目前的语言研究关注得极少。3.语言教育应该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获取尽可能好的成效,而人对世界的认知,包括对世界的表述和理解,是修辞化优于概念化的。修辞使现实世界在言语活动中成为审美化的世界,使之更深地植八人的意识,这是我们的语言教育理念应该面对、但却没有面对的事实。”(《文学和语言:广义修辞学的学术空间》)此言得之矣!

“当我们走得太远,别忘了为什么而出发。”诗人总是善于用精辟的诗句来警醒我们。我们目前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考查正是因走得太远而迷失了方向。我们应该回到语文教育的原点,作到目中有“人”,并教授和考查“活”的语文基础知识。

上一篇:呼唤语文命题的科学和严谨 下一篇:走出叙事的迷宫――《狂人日记》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