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野中的音乐整合课堂

时间:2022-08-26 07:34:26

新课标视野中的音乐整合课堂

现代音乐教育新课标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而应试教育下的教材、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偏离了音乐审美的方向,违背了音乐学科的特点。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音乐课堂无论从思想、方法、过程、形式上都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大力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这就明确了音乐新课程对多媒体技术的要求,确立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新课程中的地位。目前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变成现代新课程的需要,其作用日益得到重视。

下面我以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走进非洲》一课中的歌曲《当太阳降落》为例,浅谈新课标理念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给音乐课堂带来的变化。

对传统教学思想、模式的反思

《当太阳降落》是一首典型的南非民歌。歌词运用比兴手法,以太阳的降落和升起为引子,借物抒情:太阳降落,黑暗来临,与黑人抑郁的思乡之情形成照应;而太阳升起,光明来临,象征黑人归乡的明朗心情。就是这样的一首歌曲,如果在传统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学科本位的思想指导下,会上成单纯的“唱歌”或“唱歌加乐理”课,教学模式就是一部录音机、一架钢琴加上教师的“喋喋不休”式说教……音乐教育成了单向的灌输式教育、技术教育,学生在音乐课上领略不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所以,“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20多年来一直担任中学音乐教学工作,对上述的教学模式和令人难堪的教学效果有着深切的体会。

新课标呼唤音乐课堂“真情体验”的回归

艺术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依照对音乐新课标理念的理解,我认为,本课的编写意图主要有两个:一是体现“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二是体现音乐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同时,由设立的三维教学目标(①通过学唱歌曲《当太阳降落》,让学生能够用轻快明朗的声音唱准唱美歌曲;②感受歌曲的节奏、节拍与歌词形象,体验黑人对家乡缠绵的思念和急于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③了解运用非洲多声部歌曲的声部结合方法,了解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让学生感受鉴赏同一作品,不同表演形式的艺术效果,培养创新思维)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设定与传统教学目标有了根本性的不同,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鉴赏,同时注重对想象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情感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由此,在深度感受歌曲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不能一边演唱,一边加入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学生热情高涨,各抒己见。我趁此机会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学生分工明确具体任务后,每组学生使用一件打击乐器,并用拍手、跺脚的舞蹈进行表演习唱,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并适时用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最大快乐。

多媒体辅助教学魅力无穷

为了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在歌曲《当太阳降落》的备课过程中,我利用因特网搜集了有关非洲黑人的人文资料、乐器、风景图片以及不同版本的歌曲表演视频,并从中选取与本歌曲学习内容联系密切的典型、新颖的资料作为素材,制作出内容恰当、设计美观清晰、突出教学重难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为这堂课主要带来三方面的优势。

1.直观生动地创设情境激感

《当太阳降落》这首南非民歌的生活背景和所表达出的黑人郁抑的思乡之情,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是没有相应的感情体验和知识储备的,在传统教学模式里要想向学生传达出这些信息就是靠教师的“说”了,方法单调抽象,结果自然不佳。因此,在引入新曲环节,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当太阳降落》的非洲黑人有关人文信息和非洲大陆图片;在初步学唱歌曲环节课件出示了牧场图片和歌曲演唱视频,以形象直观的方式代替空洞的说教,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启发了学生想象,营造出浓郁的课堂的环境,直接让学生进入歌曲描绘的情境,“触摸”到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感情。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教学效果。

2.省时增效轻松突破重、难点

从教学目标中看出,学生既要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情绪,还要了解运用非洲多声部歌曲的声部结合方法和丰多姆佛罗姆舞蹈动作,鉴赏不同艺术作品等。整堂课的信息量很大,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非洲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如X|X XX XX XX等重难点乐句及简洁的文字表述,让学生一目了然,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突破重难点的作用,还可以观看不同非洲黑人的丰多姆佛罗姆舞蹈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其舞蹈动作的特点与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视觉、听觉和思维,从而使学生在感受、体验、思索、激发等实践活动中由最初的感受美,上升到自觉地欣赏美,进而升华为可贵的创造美。这些任务也不是靠传统的一部录音机、一架钢琴的模式可以完成的。

3.穿越时空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标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在因特网上的信息,跨越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包括世界各地的各种新闻、人文和科技信息。正因为这些特点,因特网就成为教师备课的得力助手,同时也要成为学生在课后针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自主学习的一种途径。如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不仅通过搜集有关非洲黑人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充实了自己,还安排了学生课后搜集有关的资料,学生将不受时空限制,多方收集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兴趣,开阔视野。课堂上师生是平等交流、共同提高的氛围,这种状态在稳定学生的情绪、培养自信、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上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新课标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带给音乐课堂的变化是巨大的、乐观的,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探索也对新形势下的音乐教师提出了要求,需要其继续努力研究、创新课堂教学中的新方法、培养新思维,使音乐课堂更富有个性。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音乐教学不论如何改革、如何创新,音乐的本质属性和教学中所表现的丰富情感、内涵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多媒体与音乐教学整合的定位问题,即以音乐为主、多媒体为辅,要始终以体现音乐性为主线,找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最佳整合点,切忌出现滥用、错用、“为用而用”多媒体,脱离音乐学科“审美”本质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朱树民.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之我见[EB/OL].zsm751227.blog.省略/blog/static/26284200200792435850808/,

2007-10-24.

[4]马一辉.呼唤真实、质朴的“原生态”音乐课堂[J/OL].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6.

上一篇: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探索 下一篇:多媒体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优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