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疗废物健康风险

时间:2022-08-26 06:51:56

论医疗废物健康风险

论医疗废物健康风险前言:

最近一两年,国内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自身健康安全防护意识的增强。在过去十多年中,由于环境意识的薄弱及管理上的脱节,使得医疗废物没有得到相应的无害化、安全处置。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卫生技术的提高,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量的增多,由于管理上的脱节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特别是一次性输液管及注射器的回收利用具有很大的经济利润,出现了使用过的一次医疗输液管和注射器通过不合法渠道重返市场,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物品有部分经过简单冲洗和消毒后重返医院或小型门诊,有部分经过加工成塑料用品,例如制成盆、桶、塑料杯等,严重的影响到公众的健康。众所周知,医疗垃圾如不经处理,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国内外因医疗垃圾污染地下水,造成传染病流行的记载很多。1955年,印度某城市因水源遭受病菌污染,造成了68的城市人口受到甲型黄疽型肝炎感染。1986年中国上海市流行的甲型肝炎,也是由于江苏省一家医院将为经处理的带病毒的污水和污染物排放到河流中,污染了水中的毛蚶,病毒在毛蚶体酶滋生繁衍,市民食用后发生大范围病毒流行,30万人以内次感染了甲型肝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编。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北京:滑雪工业出版社,20__.418)。1988年在美国东海岸海滩上出现了医疗废物,经调查发现,这些医疗废物的来源是由医疗废物的非法倾倒,经海浪冲刷到海滩上来,导致了许多海滩的关闭,当地的旅游业受到严重挫伤。本论文,根据国外对医疗废物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风险的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我国,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途径及医疗废物携带病菌进入人体的模式,分析我国医疗废物在收集、分类、贮存、处置过程的对从业人员的健康风险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的对策。医疗废物的定义及其分类20__年“非典”暴露了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对医疗废物管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医疗废物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首要废物,其危险度为6.2。医疗废物与其他危险废物的污染特性不同的是它除了可以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之外,还具有感染性和毒性,可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在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过程中与周围民众的接触几率较大、接触距离较短,在其中可能存在的传染性病原体容易因此而向社会传播。在美国及欧洲,医疗废物是指在诊断、治疗、预防接种等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研究机构产生的废物管理也等同于医疗废物管理。医疗机构产生的废物,包括生物学毒性的物质、有感染性的物质、化学物质、医药品、药物、锐利物质、放射性物质,如人及动物的组织、血液、体液、粪便、尿、药物、绷带、锐利物等(edwardkrisiunas.医疗废物处理国际研讨会——欧洲医疗废物处理现状[j].医疗废物研究,1999,11(02):113-120)日本,感染性废物在法律上是指医院、诊所、动物医院、研究机构等医疗机构产生的含有或可能含有病原体的废物。感染性废物指血液、手术产生的病理性废物、残留血液的锐利物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用培养物、器具、残留血液的手套(山口淳一.医疗废物处理国际研讨会——日本感染性废物处理现状.医疗废物研究,1999,11(02):124~125)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卫生保健废物是指卫生机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及各个分散点(如家庭卫生保健所)产生的废物。可将卫生保健废物分为一般性废物和危险性废物。其中危险性废物分类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组织、体液)、锋利物、药物性废物、遗传毒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含重金属的废物、高压容器、发射性废物(文献: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废物的安全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__)。我国的定义: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颁布以前,我国对医疗废物的定义在各地也是不一致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医疗废物的定义,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分类: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五大类,具体特征: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废物人体切除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能够扎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锐器过期、淘汰、变质或者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由此可见,医疗废物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废物,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果对其管理不恰当,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医疗废物对人体危害的途径医疗废物所造成的危害性常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含感染性微生物造成的危害;致畸或致突变物质造成的危害;有毒或危险性化学制品或药物造成的危害;放射性物品和锐器等造成的危害,比较突出的是由感染性医疗废物所造成的健康危害。感染性废物中的病原体可通过以下途径进入人体:通过肌肤上的切口、破损伤口或刺破伤口;通过黏膜;通过呼吸系统;通过消化系统。另外,体液也是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认为,医疗废物中的危险化学品的浓度太小了,所以其对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的影响和对公众的风险可以不予与考虑。相对来说,医疗废物中的锐器造成的物理损伤可能更危险一些。据研究,医疗废物通过三个途径使人体健康受到影响:1:直接与医疗废物接触,比如,从实验室、研究所产出的废弃培养基与人体直接接触,或者与医疗废物中受到感染的血液或体液直接接触,因为这些废物中含有的病原体的数量比自然本底高得多。2:医疗废物能在空气中产生气溶胶,在气溶胶中含有病原体,这样通过呼吸作用而进入人体或粘膜内而感染。3:通过传播媒介,比如沾有病原体的针头锐器、沾有血液体液的物质,这些物质经过皮肤表面的伤口而进入人体内。医疗废物健康风险对于医疗废物处理相关的工作人员的风险:研究者们从他们研究调查总结了血液喷溅对医疗废物处理厂的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了非常大的风险,为了评价这些风险,研究者们通过对卫生填埋场和废物转运站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资料作了回顾。在这些评价的基础上,研究者们总结,在最坏最糟糕的事件中,1-4人/10000人将会感染上HIV。 根据文献资料估计,美国每年880万医疗医务人员中大约有100万受到针头锐器的伤害,但是也有文献说这个数据只是受到伤害人数的一半,因为很多人都不愿意公布或描述这样地事故。针头锐器深度损伤包括从高度感染HBV病人抽出的血液,这样的感染将对医务人员产生这样类似的感染的风险为1/3,如果相似的事故,对于HCV来说,这样的风险将是1/30,减少了10倍风险。HIV通过锐器针头的传染风险将是1/300,据统计,肝炎、HIV和其他血液传播的疾病感染将会达到18000人/年,其中大约有250人将死于感染的疾病。在全世界,到1997年12月为止,总共有286个医务人员感由于职业,通过针头锐器而感染上HIV疾病。英国的一个研究报道,护士和医生受到针头锐器损伤的风险是最高的,这篇研究报告还指出,大约有1的事件是搬运工和清洁者。这些人最有肯能与医疗废物的处理有关联。尽管HBV、HCV、HIV的感染风险是在从高感染性的病人上抽出的血液的基础上算出来的,但是很难从这推断出这些人的损伤事件的风险与医疗废物工作的关系。然而,没有其他的科学数据可获得,可以这样推导:每年在医疗机构中包括医疗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有关的人员中,200万人中有40000人(考虑了一半那些没有报道的损伤)发生锐器损伤事件,如果3个深度伤害中有1个会感染HBV,这样可以转变成大约在医疗机构中有13000工作人员由于其职业原因而感染上乙肝,同理可以推算,由于HCV,HIV的感染率分别为HBV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所以可以计算出1300HCV的感染事件和130HIV的感染事件。因此,甚至实际的HCV职业感染不可能高过。对普通公众的影响,针头损伤已经报道过,可能是与静脉注射有关的。血液造成的风险:目前有非常少的科学文献关于血液和血产品对公众和废物处理者的危害。这些数据的获得受到这些医疗废物成分液态的状态对健康影响。因为好多血液内的病原体在干的血液中的生命力和活性不大,其造成的危害如上面已写出。

上一篇:房价不断上涨要求加大房地产市场法律制裁措施 下一篇:老干部工作群众路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