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风险的预防研究

时间:2022-10-04 01:42:43

医疗风险的预防研究

摘要:医疗风险可能导致在医疗诊疗过程中产生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医疗风险产生的根源是多元的,医疗主客体的相对矛盾,医学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等因素都是医疗风险发生的诱因。预防医疗风险的发生是医疗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关系到医疗队伍的稳定和医学的发展。本文尝试从预警体系、问责机制、医院管理、价值观、保障制度等五个方面寻求预防医疗风险的良方。

关键词:医疗 风险 预防

一、医疗风险的概念及其种类

医疗风险是在医疗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导致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伤残、甚至死亡的可预见性的或不可预见性的一切不安全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疗风险是与医疗目的相违背的不良事件[1]。如医疗中的误诊误治、药物不良反应,并由此导致病人身体、心理、经济等相关权益受到损害的意外风险事件。这些事件有些是可以预料的,有些是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

医疗风险按照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医疗事故风险和医疗意外风险;医疗风险按照风险的可控性划分,可以分为可预测性风险和不可预测性风险;医疗风险按照成因的不同划分,可以分为医疗技术风险和非医疗技术风险;医疗风险按照是否有过错划分,可以分为医疗有过错风险和医疗非过错风险[2]。总之,医疗风险按照划分的标准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医疗风险。

二、医疗风险的成因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构成医疗风险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常见的医疗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疗主体因素

医务人员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帮助患者消除身体和心理上的痛楚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作为白衣天使的医务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不同,不同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相同的疾病,不同的医生诊断的结果可能就不一样,这也是医疗设备目前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人是有意识的主体,意识具有主观性。

一些医务人员责任性缺乏、价值观扭曲也可能导致医疗风险的产生。比如:个别医务人员功利性较重,在趋利的动机之下就可以做出某些非道德、非人道的事情,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医疗差错或者医疗事故。有一项数据显示,国外的医疗确诊率只有70%左右,各种急危重抢救的成功率只有70%-80%左右[3]。

(二)医疗客体因素

作为被医治的对象――患者,病因不同、体质不同都有可能造成治疗结果的差异。由于医疗客体的不确定性及疾病的复杂性,治病因子对不同的个体的被反应程度不同,治病因子作用于肌体的方式不同,不同病人的临床表现也各异。因此,同一药方、同一治疗手段运用于个体时就有可能表现不一样甚至相反结果。在临床上医务人员就容易忽视这些个体的差异,容易造成医疗差错或事故,从而加大了医疗风险。

(三)医院的管理水平

一所正规的医院必须有相应的应急程序,比如对于抢救“急危重病人”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制定相关的抢救程序,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才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概率。在医院从事管理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有些科室医疗风险发生很低甚至为零,但是有些科室发生的医疗事故却接连不断。当然,这跟有些科室具体的业务有关系,有些高危的科室发生医疗风险的可能性就大些,但是科室主任管理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科室就会明显的降低医疗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科室主任管理和业务水平的培训在医院的正常运作中也很关键。

(四)医疗技术水平

不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在不断革新,医疗技术在满足人类健康需要的同时,一些手术的并发症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治疗难题需要攻克,以降低手术中不可预测的意外,从这个角度讲,医疗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对疾病的把控程度才能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技术性医疗风险的发生频率。医疗材料、产品、技术不断发展提高了医学的诊疗水平的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医疗风险的水平。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发展到如今的主要依靠医疗设备和器械,传统的人文关怀在降低,冰冷的仪器占据主体地位,医患之间沟通的异化,加剧了医患双方的隔阂,信息的不对称又无形中增加了医疗风险的发生概率。

三、医疗风险预防的对策

面对医疗行业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风险问题,我国当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化解机制和措施,这不仅影响了医疗卫生队伍的稳定性,也给医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和瓶颈,更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不可预测的风险。根据我国医疗风险的特点,应该积极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医疗风险预警体系

医疗风险预警体系是对医疗诊疗过程中可能产生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并对医疗诊疗过程中现有的或者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判断、报告的制度,为医院对风险的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医疗风险预警体系为医院管理层面对预估风险提供宝贵的时间做出相应的决策,来预防和遏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能够有效地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建立医疗风险预警体系主要目的是降低医疗风险。具体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现医疗风险的征兆,确认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已经在相关科室发生,需要迅速采取应急举措,把医疗风险铲除在全面爆发之前或者萌芽状态,阻断风险的继续蔓延;二是即使医疗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可能性不大,也要尽可能地采取相应措施阻碍或缓解医疗风险的扩大,尽可能地把风险等级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避免风险的迅速升级和扩大,造成更大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二)建立医疗风险问责机制

医疗风险问责机制是医院内部责任追查机制,是对负有过错的管理人员和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的监督机制。

首先,建立医疗风险问责机制要确定问责主体。相关的管理层作为问责主体对医务人员的过失导致的医疗风险进行问责,相反,医务人员也可以作为问责主体,对医院管理层在处理医疗风险事件时的不当行为进行追究。

其次,要确定风险问责的范围。从医疗风险的性质上来讲,问责机制主要针对医务人员或管理人员有过错的行为进行问责,对于一些不可控制的医疗风险不能追究相关责任。

再次,建立合理的风险问责程序。调查、听证、回避、做出决定、公布决定等程序设计都体现公平、正义、透明、法治的原则。问责程序应充分给予责任主体对等而自由的发言机会,从而使问责决策更加集思广益、更容易获取群众的支持和共鸣。

(三)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管理是一门艺术,提高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对医疗风险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医疗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不可避免性,但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控制医疗风险的发生,减少医疗风险带来的损失,力争把风险降低至最低限度,这是医院风险管理的目标。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方面要提高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管理的制度化就是把管理装进制度的笼子,对管理者的权限进行约束和控制,提高管理实践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管理的制度化要求给医务人员和管理层提供有章可循的标准,制度具有方向的指引性和行为的约束性,能够有效规避和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

另一方面管理要做到“奖”和“惩”的结合。“奖”是激励,“惩”是约束。如果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对重大的医疗风险的预防起到了实质的作用就要给予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如果相关人员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限制风险的发生,就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只有赏罚分明才能保证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四)对医务人员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或意义[4]。医务人员的价值观是医务人员衡量自身医疗实践是非曲直的标准,具有行为的导向性和规范性。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医务人员才能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核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医疗风险的预防离不开医务人员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医院应该按周期(年或季度)定期表扬一批先进医务工作者,通过典型人物塑造和宣传引领医务人员的价值导向。同时,医院应该利用节假日或者周末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宣扬医院的主流价值观,通过这些活动来宣扬先进的主流价值观,使得正确的价值观在医务人员中得到弘扬,并在以后的医疗实践中付诸实践。

(五)建立医疗风险分担和赔偿机制

医疗风险发生后如何分担风险,如何解决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而给医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医疗环境,是现实医疗诊治实践中需要急迫解决的课题。可以说,医疗风险分担和赔偿机制的构建对于患方和医方都是一种福音。从医院层面讲,我国的医疗体系对于医生或医方层面还没有构建合理健全的医疗风险保障机制[5]。医院的保险范畴还只是停留在医院集体购买保险或者全部由医院承担相关赔偿费用的阶段,医务人员参保的理论体系还没有构建。但是,从我国医疗环境的现状来看,医务人员参保的医疗风险分担和赔偿机制是一个正确方向,需要相关理论界和政府层面加紧研究和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振华.重视医疗风险的预防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5).

[2] 罗旭等.透视我国医疗风险的特点、种类及成因[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4).

[3] 钱超等.医疗风险的致因分析及其有效防范[J] .临床急诊杂志,2011(1).

[4] 马斯洛.人类价值新论[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 丘虹.构建医疗风险保障体系的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4).

上一篇:66kV变电所安全倒闸操作浅议 下一篇:东风日产全新楼兰寻找引领时代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