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风险成因分析

时间:2022-06-26 06:47:16

医疗风险成因分析

[摘要] 医疗风险是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它存在于医疗服务全过程,且后果不利,个案差异大,不确定并难以预防。纠其原因主要来源于内部主体的医患双方和其所处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律环境和社会舆论等。完善的法律制度、健康的舆论、有效的医院管理和良好的医患沟通是降低医疗风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医疗风险;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b)-0163-03

现实社会医患关系高度紧张,医疗风险的管理已日益成为政府、医疗机构管理者关注和重视的课题。医疗服务本身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医疗风险的存在对医生来讲是其职业生涯中的必须面对的考验,对患者来讲更是其身体痊愈、获得新生的巨大阻碍。应正确认识医疗风险,建立防范风险、规避风险的思想意识,保证医疗行业正常运营,保证患者获得高疗效、低风险的医疗服务。

1 医疗风险的概念

医疗风险对患者来说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目前,国内外对医疗风险的概念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国内专家一般将医疗过程中的不良现象、不确定性危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的可能性定义为医疗风险。

医院的各个工作部门、各个工作环节都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面对医疗风险,患者担心、医生担心、医院担心、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也担心。在医疗实践中正确认知和管理医疗风险,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解除医院和医务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医疗风险特征

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不一定具有危害性,有时因为医务人员对其认识不足,或者难以把握其出现的时机,无法及时消除或控制。认清医疗风险的特征,有助于把握风险,及时消除其发生的可能性。

2.1 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服务全过程

临床医学是一门强实践、重经验的学科,医务人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分析思辨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难以避免由于基础不强、经验不足或思辨能力薄弱而导致失误发生。而且医务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责任要求高,导致医务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在提供诊疗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都有可能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发生诊断或治疗失误,由于失误引发医疗风险的产生是医疗过程中难以掌控的。再有,患者的疾病具有复杂性和变化性,而医务人员面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的时候,由于医学技术水平发展的局限性,很难做到万无一失。此外,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当主观愿望与现实产生差距时,如果患者及其家属不能认识结果,可能采取不当方式解决矛盾而引发医疗风险。由此可见,医院的各个工作部门、各个工作环节都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可以说只要是医疗服务发生的地方,就有可能存在医疗风险。

2.2 医疗风险的后果不利

风险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医疗风险不仅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同时也可能造成医院不必要的损失。有研究表明,医疗风险的后果主要集中于发生各种不良事件或不安全事件,以及给医生、医院、医疗行业等带来损失等负面影响[1]。从过去发生的许多医疗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工作管理不到位、核心医疗制度没有落实等往往容易使医疗风险高发以至于导致严重的责任事故。现在社会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关注程度和期望值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医院一旦处理不好一般风险,就有可能发生更大的危机[2]。

2.3 医疗风险个案差异大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复杂多变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患者自身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相同的疾病可能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与个体感受,疾病转归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使得许多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难以准确把握。同时患者对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害的承受能力也不同,导致风险后果存在个案差异。例如,药品的使用中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对于体质较好的患者来说可能不那么容易受到影响,而体质较差的患者受到的影响会相对显著。

2.4 医疗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风险来自于现实客观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其认识的局限性,医疗风险亦如此。医疗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其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无法判断整个医疗过程中何时会发生风险;医疗风险的结果也无法确定,亦无法事先判断医疗风险造成的损失程度。因此,虽然知道医疗风险的确客观存在,但却无法准确预知其何时何处出现,并可能会导致怎样的损害后果的产生。正是医疗风险的这种总体上的必然性与个体上的偶然性的统一,构成了医疗风险的不确定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现代医学已经积累的成果使医生在建议患者选择诊疗措施前对部分诊疗措施的风险做出预测,但这种预测仅反映预测结果的发生概率,是否发生也仅在诊疗过程结束后才见分晓[3]。也就是说医疗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风险严重程度的不确定、风险是否发生的不确定以及风险所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等。

2.5 医疗风险预防难度大

医疗服务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有许多不可控或不可预知的因素。虽然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但还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4]。上述所说医疗风险的不确定性也正是医疗风险难以有效预防的主要原因。随着经验和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医生的能力也会相应改善,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时,同样无法做到规避所有风险从而保证完美的治疗效果。且医疗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医疗技术的发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风险,但各种高新技术在投入使用之初,往往带来更多难以预测和防范的风险。

3 医疗风险产生原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医疗风险来说,其内因主要来源于风险主体即医患双方,外因则主要来源于医患双方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律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等。

3.1 内部原因

医患双方作为医疗风险中起决定作用的主体,两者共同影响着医疗风险的发生和发展。在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中可以看到,患者及家属对医疗风险的认识相当有限。而作为在医疗活动中起相对主导作用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他们承担着管理和控制风险的重任。两者的差异正是引起医疗风险的主要内部原因。

3.1.1 医患双方认知差异大

医疗服务是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一般人很难掌握医学专业知识。患方由于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对医疗行为的期望值过高、医患双方沟通不足,或者疾病给患者造成的不良情绪等均使患者及其家属难以客观看待医疗效果的不尽如人意、药品和器械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等。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医患双方对医疗风险的认知也存在极大差异。

3.1.1.1 医患双方掌握信息量差异大 医疗信息包括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局限、疾病症状及转归、医疗收费等方面的信息。医务工作人员经专业教育和培训,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了相应的医疗信息,在诊疗过程中,经常处于相对的主导地位;而患者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对医疗技术的局限性认识不足、对医疗技术期望过高、同时对医疗的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等特征缺乏认识[5],医患双方掌握的信息数量与质量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1.1.2 医患双方对结果预期差异大 医患双方在许多问题上认识有差距,有时这种差距相当明显,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医患双方对于医疗结果的预期就不尽相同。由于具备专业医学知识,医务人员一般对疾病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疾病的转归有相对保守和客观的预期。而患者就医总是希望有好的结果,对疾病的愈后心理期望较高,一旦期望落空,就会导致的心理落差和情感激化。

3.1.2 医患双方沟通不顺畅

医患之间有效的沟通不仅要求医务人员向患者正确地告知病因、病情和治疗方案,还要将相关的治疗风险、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费用以及医患双方的权益等予以讲解,并且医生还应根据患者病程的变化,动态更新医疗信息。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时候由于缺乏沟通技巧,医患之间的沟通并不尽如人意,沟通不顺畅,医患之间的信息便无法有效传达。沟通不畅会导致医患双方在信息互换和情感交流中均受阻,一旦双方有分歧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3.1.3 医患双方信任危机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种最需要安全感的行业,医患之间的信任是这一行业正常运转的保证。以前在百姓眼里,医生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医生在患者面前具有绝对的权威,患者一般很信任医生并且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而近年,随着众多医疗行业的负面事件的发生及报道传播,使得医务人员的形象在人们看来逐渐发生颠覆。医患之间的信任度急速下滑,医患的信任危机不仅影响到医疗秩序,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伤害。

医患间信任的的缺失无疑是可怕的,试想,如果患者因为不信任医生而不敢看病,医生因为害怕风险承担后果而不敢上班,久而久之将会引发整个医疗行业链的全面坍塌。

3.2外部原因

国家的政策、法律和社会舆论是导致医疗风险存在和发生的重要外部原因。它们作为医患关系所处外部环境的重要构成因素,在医患这对相对矛盾主体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2.1 政策法律有待完善

一些针对医疗行业的国家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人们维权意识增强[6],在医疗活动进行过程中,能相对提高警惕。有研究表明,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医院经过无数血的教训和经验总结,形成了一整套保障医疗安全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对减少和避免事故、差错,避免医疗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由于效力的有限性,许多相关的医院规章制度并没有能够有效施行,政策法律的完备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政策、法律不完善使得医患双方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为了规避己方责任而难以与对方形成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增加了医疗风险发生的机率。

3.2.2 社会媒体负面炒作

近年,医疗行业备受媒体关注,公正客观的报道能带来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缓解医患矛盾、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起到积极的作用。而现实某些媒体基于自身的利益需求,对医患关系的不客观报道,渲染不满情绪,误导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媒体的误导使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不断增加,医患矛盾逐渐激化,在客观上造成医疗风险的增加[8]。

4 降低医疗风险的策略要点

准确预测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制定完备的识别与防范措施,降低医疗风险带来的损害后果可以说是当前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重心。

4.1 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法制环境

在医疗实践中,强调医务人员岗位责任,督促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的落实,严格、完备的制度环境是提高医务人员自我监督、降低医疗风险的有力保障。全面完善、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健全的法制环境将是保障医疗服务有序进行的关键,加大政府管理职能的行使力度,改进管理系统,完善政策法律,结合医院的部门规章制度,以立法的方式对医疗活动实施明确的强制性规范,切实降低医疗风险,保证患者生命健康的安全。

4.2 倡导健康舆论,正确引导公众

公众通过新闻媒体知晓事件或问题,并会按照其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调整自己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看法,这是传媒的影响力。因此,新闻媒体的正确报道、健康舆论是正确引导公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关键,更是在缓解医患矛盾,降低医疗风险过程中的又一保障。

4.3 加强医院管理,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院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定明确有效的管理措施并执行到位,有效杜绝医疗服务质量、技术质量中存在的隐患,从管理角度减少出现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医疗技术水平低下引起误诊误治、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冷淡等诱发医疗风险出现的原因,从而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要树立对患者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医疗技术服务,还要努力保证医疗服务过程的安全性,减少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4.4 加强医患沟通,重建医患信任

每名医生都希望患者参与医疗决定和鼓励患者遵从诊疗计划,利用掌握的、丰富的医学知识和采用患者可理解的沟通方式而获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9]。建立了良好的医患沟通,重建医患间的相互信任,使医患成为医疗服务中的合作者,既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

5 结束语

医疗风险是阻碍医院和谐发展,影响医疗服务有序进行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做好医疗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正确的认识与分析医疗风险,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将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促进医疗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校云,孙纽云,林琳,等.我国医疗风险的研究要素和范畴[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5):479-482.

[2] 李泉.我国现阶段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22-24.

[3] 张品南,郑张帆,潘丹,等.医疗风险的防范与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7):16-18.

[4] 陈校云,孙纽云,高光明,等.我国医疗风险成因分析方法及常见风险因素[J].中国医院,2011,15(5):6-9.

[5] 曲杰,施海滨,刘长军.医疗纠纷处理与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研究进展[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21):205.

[6] 杨建伟.医疗风险的成因和处理策略[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 22(6):227-228.

[7] 董成,刘冰,姚玉陆,等.刍议医疗风险的形成因素[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9):94-95.

[8] 刘振华,王吉善.医疗风险预防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75-184.

[9] 杨业洲.医患沟通与医疗风险防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6):401-404.

(收稿日期:2013-03-28 本文编辑:程 铭)

上一篇:丹龙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多... 下一篇:半胱天冬蛋白酶8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