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历史材料运用的有效性

时间:2022-08-26 05:25:25

如何实现历史材料运用的有效性

摘 要: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是新课程改革经久不衰的话题,其探讨的触角涉及方方面面。本文就历史材料的选择、呈现、解读三个层面谈谈历史课堂中如何实现历史材料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历史材料 有效性 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课堂的一大重要变化是大量历史材料的运用。文字、图片、表格、视频、音响等材料的广泛运用,犹如打开了一扇尘封的历史之门,使历史课堂显得真实而生动,“以史导论”的学科特色得以充分体现。然而,历史材料大量频繁地运用也使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教师放幻灯片展示材料的时间多了,写板书、课堂分析小结的时间少了;学生看幻灯片读材料的时间多了,看教材、独立思考的时间少了;课堂大量时间用于材料的阅读分析,课本知识结构被肢解,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和体系……种种问题显示,提高历史材料运用的有效性,已成为增强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下面我结合具体案例,就如何实现历史材料的有效运用,从三个层面谈些体会,以抛砖引玉。

一、材料的选择

在上《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一课时,要说明中国古代“市”的发展,我手头可用的文字材料有十则:

材料一: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经·系辞》

材料二:郑人有欲买履者,……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韩非子》

材料三:长安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文选·西都赋》

材料四: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三辅黄图》卷二·《长安九市》

材料五: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材料六: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唐六典》

材料七: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王建《夜看扬州市》

材料八: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九:史书记载,唐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西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十:(宋太祖赵匡胤说)“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图片材料有三则,分别是“汉长安城城市规划图”、“唐长安城的坊市分布图”、“北宋东京城布局图”。

如何选择这些材料?要不要把所有的材料都用上?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选择哪些材料呢?一开始我想选择材料八和“北宋东京城布局图”,考虑到材料八是后人研究成果,属于二手史料,最终决定选取唐宋两个时段的三则材料:材料六《唐六典》记载、“唐长安城的坊市分布图”、“北宋东京城布局图”,以此说明中国古代“市”的变化趋势:从唐代对“市”有严格的时空限制到北宋逐渐放宽。然后出示第四则材料:王建《夜看扬州市》,请学生思考:“唐代诗人王建诗中所写的夜市如何理解?是对当时现实的真实反映还是诗人的文学想象?”从而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市”的发展轨迹:政府对“市”有严格的管理,交易时间、空间都有严格的限制人们慢慢地突破时空限制政府认可这种变化,放松限制。

实践证明,课堂材料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说明问题。课堂材料大量堆砌,不但增加学生负担,还影响教学实效。网络时代,新材料不断涌现,教师必须学会比较选择,懂得取舍。对材料的选择需遵循几点基本的原则。

(一)目的性。选择材料目的要明确,我用这个材料为哪一教学目标服务?为了突破哪个知识点?是为了“证明”还是为了“分析”?一定要心中有数,避免盲目选择,为用材料而用材料,可用可不用的材料一般不用。如前面案例中四则材料的选用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市”的发展轨迹,不是为了了解每朝每代“市”的情况。

(二)典型性。课堂材料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有典型性、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材料。前面案例中,唐宋两代“市”的情况,最能说明“市”的变化轨迹,显然具有典型性。

(三)适度性。材料的选择应关注学情,难易度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保证大部分学生看得懂。文字材料要注意阅读量,长短应适宜,有些难懂的文言文、欧式长句要作必要的解释。

(四)辅。任何材料的选用都是为教学中心内容服务的,是为了解决重、难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学生情感服务的,一堂课如果选用太多的材料就难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二、材料的呈现

在上《马克思主义诞生》一课时,我选用了《共产党宣言》摘录材料:

“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他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开始我采用的是整体呈现的方式,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归纳《共产党宣言》阐述的思想,结果学生基本归纳不出来。后来组里老师建议我采用分段呈现的方式,让学生逐段归纳,效果果然好多了。

可见,当我们呈现一段或几段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呈现方式。用一张还是两张幻灯片呈现?是分批呈现还是整体呈现?甚至于以多大的字体、何种颜色呈现、要不要超链接都是需要我们斟酌的。福州三中郭欣老师在《卓尔不群的雅典》录像课中,用超链接的方式(黑体加粗字部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预设性,效果非常好,值得大家借鉴。

三、材料的解读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后面有两段阅读材料: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瀚无际和缥缈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们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里,把他卷入到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为的有限的圈子。”——黑格尔,《历史哲学》

“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抗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之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益勇猛,日益高尚。故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我在课堂上用了这两则材料,想通过两位学者的两段话说明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学生读完后,我提问:“黑格尔与梁启超是如何认识海洋民族与大陆民族特性的?”结果学生大多回答不了,显然这种不是很简单的材料学生看一遍,是不足以理解其深层含义的。怎么办?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即时作了调整,分解了原来的问题:

(1)找出黑格尔、梁启超描述大陆民族、海洋民族的句子。

(2)黑格尔是怎样分析大陆民族、海洋民族特征的?

(3)梁启超是怎样分析大陆民族、海洋民族特征的?

(4)他们的分析有无共性?

(5)他们的分析有无道理?你怎么看?

结果发现学生一个一个都能回答了。

可见,材料的有效解读,需要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解析。科学解析的关键是教师精心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材料。问题不同,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角度、侧重也是不一样的,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为例。

表中信息有三层:二战前(1913—1939)发展;二战(1939—1946)期间,美国迅速发展,欧(英法德意)日遭受打击;二战后(1946—199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学生关注哪一层面的信息,就看你设计的问题了。如果是“二战对资本主义世界格局有何影响?”提取的信息主要就是1946年一行;如果是“二战前后主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总体形势有何不同?”就需要对二战前(1939年)和二战后(1973、1983、1996年)进行比较;如果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有何变化?”那么重点就是要把战后(1973、1983、1996年)与1946年进行比较。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围绕材料设计问题,问题的提出源于材料,问题的解决根据材料,突出材料的价值。

(二)设问指向明确,提示学生信息提取的方向和角度。

(三)设问要有梯度,符合学生认知习惯,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

历史课堂因材料而精彩,也有可能因材料而失败,为了保证材料运用的有效性,每位教师都要谨记:精心选择材料、合理呈现材料、科学解读材料。

上一篇:新课程下历史教学要关注学生差异并促进发展 下一篇:也谈如何提高中职地理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