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思考

时间:2022-08-25 10:16:57

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思考

关键词:中医人才培养;院校教育;师承;中医教育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4-0099-03

现行的中医高等院校教育已有半个世纪的历程,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医、教、研人才。而面对目前中医人才队伍日趋萎缩和西化的现状,院校教育的承办者与承担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师承教育重新被审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医院校。如何使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恰当、有效地融合,促进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值得每个中医教育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1 师承教育的发展与利弊

中医学从《内经》成书确立理论体系,传承至今已历2000余年,在两晋南北朝之前,中国没有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中医之所以薪火相传,长盛不衰,师徒相传的师承教育模式功不可没,如李杲师从张元素、张从正师承刘完素、朱震亨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主要由老师口传心授,在弟子跟随老师接诊抄方时潜移默化地传授。

1.1 师承教育的优点

1.1.1 注重中医经典,秉承传统文化 名老中医带徒,一般会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并牢记《汤头歌诀》、《药性赋》等方剂与中药,为日后临床从医打下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同时,师承教育要求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充分的理解。正如《医说》所言“凡为医者,须略通古今”,综观历史上的医学大家,如孙思邈、朱丹溪、张锡纯等,都在精通医术的同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1.1.2 跟师临床实践,培养辨证思维 传统的师承教育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倡导早临床、多临床,在跟师参加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老师独特的临床经验、治疗方法、学术思想,使中医各家的思想得以传承。在师承教育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病患,在实践中培养中医的辨证思维且及时得以实践验证。

1.1.3 立足言传身教,传承高尚医德 与院校教育课堂上所授《大医精诚》的空泛相比,师承模式更利于进行医德教育。一位德才兼备的名医大家更加注重对学生医德的培养,将医德教育融入到临床的方方面面,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耳濡目染于老师的高尚医德,不仅促进对医学知识的求索,更是对精神的激励。

1.1.4 良师因材施教,增进师生情谊 师承教育给予师生更多彼此了解的机会,使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特长,因材施教,有助于学生成才。同时,师承教育使老师不仅可以传道、授业、解惑,更能成为学生的人生路标,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师承关系的确立,增进了师生间情感交流,使良师成为益友。

1.2 师承教育的不足

尽管师承教育模式在传统中医学的发展传承、中医人才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其不足也逐渐凸显:第一,师承教育往往受到学术保护思想的影响,使学生只能听一家之言,不能博采众长,导致知识局限;第二,师承教育没有规范的标准,所授课程、教学方式皆取决于老师个人喜好,导致培养出的人才水平不一;第三,师承教育往往力量薄弱、缺少资金,无法在教育规模及学术创新上有所扩大和突破;第四,师承教育简化、忽视西医教学,不能满足现在的临床需求,且单纯的师承教育与当今的医师资格考核制度脱节。

2 院校教育的发展与利弊

在中医的发展历程中,院校教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刘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这便是中国古代设置医学教育机构的开端。此后,太医署的教学功能不断加强,至唐代,太医署发展成为制度健全、分科和分工明确的医学教育机构,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备的医学校,其组成分医学和药学,医学部分有医、针、按摩、咒禁4科,以医科为最大,培养的绝大部分是临床医生,各州府也设医学,有医药博士任教[1]。至宋、元、明、清均有建制。尽管这种太医院的教育模式只为宫廷输送中医人才,但还是为中医学的传承作出了贡献。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一批高等中医院校的建立,中医的院校培养模式逐渐规范化、制度化,成为现今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2.1 院校教育的优势

2.1.1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理念先进 由国家投资建设的高等中医院校,有着师承教育无法企及的生源承载力、资金实力和杰出的教师团队,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平台、优良的科研环境和临床实践条件。随着院校管理的日益完善,各高等中医院校在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创新,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模型教学,使课程更加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等现代医学研究手段对中医学进行研究,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2.1.2 课程设置规范,对接临床需求 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课程教材及大纲由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经认真调查研究后,统一制定编写,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中医内科学,中医学教育逐渐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另外,各大院校加设西医课程及其他应用学科,满足了现今的临床需求。

2.1.3 专业多样齐全,学历层次多样 高等中医院校除了以中医学作为主流学科外,更设立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学科。中医院校学历层次多样,包括专科、本科、七年制、硕士、博士等,尽可能广泛地面向社会,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1.4 汲取百家之长,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与师承教育不同,学校通过建立图书馆、购买论文数据库、举办大型讲座等方式,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所学不局限于一家之言,能汲取百家之长。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院校教育的不足

尽管中医院校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在中医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量产化的培养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第一,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有些课程对于中医临床、科研用处不大而需学生必修,占用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第二,院校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从面向临床变成应付考试,学生对于医学知识机械化记忆,学习成效差;第三,学生的临床实践是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后而进行的,不能做到将所学知识尽快应用于临床,使理论与实践脱节;第四,中医院校教育在强化了西医学习的同时,弱化了中医经典及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中医基础薄弱,西医学习也不成系统,进入临床后往往陷入“中不中,西不西”的尴尬境地;第五,由于教育规模较大,因材施教难以实现,毕业生千人一面,中医名家独特的医学思想难以继承,有些门派已几近失传[2]。

3 关于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融合的思考

随着现代社会对中医认识的深入,中医学在世界范围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传播,对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优化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高等教育活动中至关重要。师承教育在推进院校教育结构调整、完善教育体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融合是优化教育模式的一个积极而有效的探索。高等中医院校也在此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尝试,如1999年广西中医学院开办的传统班、2004年长春中医学院开办的研究生师承班,以及2006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重点培养的七年制传统型中医班等[3],这些传统班、师承班的课程设置主要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重视对于中医经典的学习。2001年,广东省中医院在全国中医医疗系统首先恢复师带徒的学习方式,挑选中青年骨干拜全国名老中医及该院名老中医为师,向老师们学习临证经验。随着师承教育的再度兴起,如何将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有机融合,是中医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3.1 完善课程体系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师承教育总的指导原则。中医药经典著作是中医药学的精髓,学习中医首先读经典。在本科第一学年认真学习《内经》、《伤寒沦》、《金匮要略》、《药性赋》、《汤头歌诀》、《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古籍,熟读、背诵,之后结合临床课程及临床实践反复研习,深度理解,灵活运用。

调查发现,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得分并没有随年级的增加而增长[4]。因此,有必要加强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中医哲学、中医传统文化学等医文交融渗透学科和课程的建设。为中医学生开放中医古典文化课程,将《周易》、《尚书》、《论语》、《道德经》和《庄子》等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作为中医学的基础课程,加强中医传统文化修养。

要成为一名“铁杆中医”,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医生。现今社会现代医学占据医疗行业的主要地位,西医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医不仅是挑战,更有着借鉴意义,所以,无论是进行临床实践还是科学研究,对现代医学的学习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学好中医的同时要兼顾现代医学,如此才能更为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等规律,有助于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因此,现代中医不仅需要有深厚的中医典籍功底和富有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需要具备完善的现代医学知识体系,跟得上现代医学的进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当代的医疗环境合拍。为了不干扰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的建立,在课程设置中前两年应首先安排中医典籍、传统文化,夯实中医基本功之后,在本科第3年开始设置现代医学课程。

3.2 尽早接触临床

对历代名医成长经历进行分析,早临床、多临床,先揣摩、后操作,是成为名医的秘诀[2]。但是,随着我国医药卫生领域法制建设的完善,特别是《执业医师法》实施后,临床教学实践涉法问题给临床教学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使医学教育发展停滞。《执业医师法》对实习医师的地位无明确定位,实习医师从事医疗活动受限,临床实践教学处于尴尬境地,优化教学内容、明晰具体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不断成为备受医学界和医学教育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尚无良策。

早临床,可以安排学生每天或每周定时到院校的附属医院门诊、病房、药房进行见习活动,将课堂所学知识尽快应用于临床,加深记忆,同步提高学生的动手与思维能力。

越来越多的院校在本科阶段实行了导师制,在本科阶段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制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计划,据此选择合适的导师,每周半天或1天时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有的院校在入学时就给学生分配了导师,每位导师指导5~6名学生,在督导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指导学生见习,早期进入临床,理论与实际结合,促进理论知识的再实践。笔者建议,在完成中医基础知识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重新选择指导老师,师徒双方大多自愿结合,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师傅根据意愿喜好自主选择徒弟。老师愿教,学生愿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老师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刻苦钻研。这种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氛围,使学生成长周期缩短,成才的可能性大。或实行导师组指导制,一名学生有机会多跟几位老师,博取众长,促进学术发展。

3.3 学制灵活可调

如上所述,中医学生不仅要加强中医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奠定“铁杆中医”的基本素质,还不能放松现代医学的系统学习,那么,五年制的本科学习时间远远不够。对此,可以给学生选择的机会,4年基础课程结束后,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五年制毕业,或者进入七年制、八年乃至九年的第二阶段学习。第7~9年的任务主要是“跟名师,做临床”。那么,五年制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致力于中医临业,可以通过考取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或师带徒的方式,继续完成第二阶段的师承教育。将师承教育深入到继续教育领域,使广大愿学者受益。

3.4 面向社会聘请名师

目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还是按照导师的学历、学位、论文、课题及科研经费来进行评定,造成许多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由于学历因素、科研因素被拒之门外。针对这一问题,在师承教育中,应摒除学历本位、论文本位的思想,面向全社会聘请导师。学生可以走出校门,跟随其他兄弟医院的名师或民间名医学习。既有利于消除院校老师同系繁殖的弊端,也可以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得以传承,使民间名医的技艺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总之,21世纪,中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亟待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真正融合,优化教育模式,培养一批具有现代视野,能运用中医理论、技能解决临床问题的卓越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 盛亦如.中国中医教育史研究60年[J].中华医史杂志,1996,26(3):170-178.

[2] 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2.

[3] 曹丽娟.近年高等中医院校师承教育试点班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4):59-61.

[4] 申俊龙,李效云.中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2):98-110.

(收稿日期:2012-12-26,编辑:梅智胜)

上一篇:香港地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证影响... 下一篇:和法临床运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