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教师“职业入门与发展档案”制研究

时间:2022-08-25 04:24:02

英国新教师“职业入门与发展档案”制研究

[摘 要]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当今世界师范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是师资队伍质量得以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英国以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来保障教师的持续和终身专业发展,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其中“职业入门与发展档案”制度是最有特色的制度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制度的形成及其特征,重点阐述了该制度的三个“过渡阶段”,最后说明了实施该制度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英国;新教师 CEDP制;实施流程

[中图分类号] G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4-0036-06

英国政府极其重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育,特别是许多教师培训机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职业入门与发展档案”(Career Entry and Development Profile,CEDP)制,推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新教师建立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衔接。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该制度的形成,第二部分说明了该制度的特征,第三部分详细介绍该档案制的三个“过渡阶段”(transition point)的具体内涵,最后简要阐述实施该制度的意义。

一、CEDP制度的形成

英国政府早在1972年的《教育:一个扩展的框架》白皮书中就已经指出,“每一位教师在其任职初期,需要且应该匀出部分时间参加系统的、有指导的教学体验和进修方案”①,这一过程即为新教师“入职”。20世纪70年代后期,利物浦地区开展了新教师入职培训实验。1987年教育和科学部在提交议会的《教学质量》报告中,阐明了有关新教师入职计划的观点。

英格兰东部的诺福克郡是最早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地区,该地区自1991年起每年为当地大约150名新任教师开设为期1年的入职培训课程,为新教师向合格教师过渡提供必要准备。

1999年,英国正式提出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建立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利地保障了教师质量的提高。但是,该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许多环节有待改进。英国教育与技术部委托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从2000年10月到2001年11月,对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② 调查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2003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根据这些建议制定了“新教师入职培训支持计划”(DFES Guidance 0485/2003:The Induction Support Progrmmme for Newly Qualified Teachers),实行新的入职培训标准以及改进部分实施方式。同年,英国教师培训署(Teachers Training Agency,TTA)修改了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职业入门档案”制,发展成“职业入门与发展档案”制,增强了可操作性,并且更好的把教师职前培训,新教师入职指导和在职持续性专业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从2007年9月起英国(只在英格兰地区)又实施了合格教师入职新标准。在该新标准中对标准的实施对象,怎样使用这些标准,以及一些关键的术语如“学习者” (learners)、“同事”(colleagues)、“教室”(classroom)、“科目”(subjects)等进行了新的界定。比如classroom不再只是单纯的建筑物围起来的物理上的教室,是指与教学和学习有关的所有的环境、场所。③ 这样又为新教师入门与发展制度提供了新的参考标准,使得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加完善,有据可依。

二、CEDP制度的特征

英国教师培训署(TTA)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指导与支持。2005年9月1日,教师培训署改为学校培训与发展署(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TDA)。TDA的网站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发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目标和进展情况,从而帮助教师建立持续性的专业发展档案。该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显示了如下的特征。

1.详细的网站指导

(1)启发性的问题

TDA网站详细给出了启发性的问题,新教师需要阅读这些问题并作出回答,而指导教师通过阅读新教师对启发性问题的回答记录,可以知道新教师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的方向。在和指导教师见面评估进展时,新教师可以利用档案中的记录来反思自己的专业进展,确定自己的优先发展领域和需要侧重发展的其他领域。

(2)细节性的指导说明

TDA网站提供详细的可供教师参考的信息,如新教师培训机构或入职指导教师将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新教师应该如何回答和做记录等等,此外,指导说明还告诉新教师可能需要哪些资料以及如何获得这些资料。

(3)入职的一般信息

除了以上信息之外,TDA网站还向教师提供教师入职培训的一般相关信息。比如,教师入职的相关文件,各地实施的情况等等。

2.灵活的档案模式

TDA的网站上在每个过渡阶段之后都附有问题和指导性说明的表格,每个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直接在网上下载表格打印之后进行填写,也可以直接下载以电子版的形式填写,随时进行修改。同时,档案的模式相当灵活,教师可以根据网站提供的范例模式来写出档案,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增添或删除以适应自己的个性化发展和需求。这种档案形式有助于教师对自己在整个入门过程中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回顾,评价自己的进展和成绩,了解自己的不足。该档案的记录重点是教师对自身进展的反思以及和指导教师就专业发展的讨论。此外,档案中还可以包括教师自己收集的证明进展的材料,例如,职前教育培训阶段制订的目标;职前教育培训阶段取得的进展;入职指导阶段的评价报告;对自身专业发展进展的反思;指导教师提供的反馈信息。

3.多样的活动内容

新教师在职业培训开始到完成入职指导过程中参与的行动内容丰富多彩。例如不断进行专业反思,确立专业发展目标,拟订行动计划并记录,填写“职业入门与发展档案”,与指导教师和同事探讨自己的发展情况,等等。入职指导的最后阶段,新教师要与指导老师或校长一起参加正式的评价会议。头两个正式的评价会议之后,校长会把新教师的进步报告给当地教育部门,第三个评价会议之后指导老师和校长会一起向当地教育部门推荐已经达到了法定入职标准的新教师。反过来,当地教育部门也会根据指导老师和校长提供的材料决定新教师是否已经达到了所有的要求。最后校长和英格兰普通教育工作委员会(General TeachingCouncil for England,GTCE)一起作出决定该教师是否达到标准。详见表1。

三、CEDP制的实施流程――三个“过渡阶段”

CEDP制围绕三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开展。第一个过渡阶段是结束职前教师培训时,在培训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被培训者就自己的优先发展目标、所取得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需求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材料。第二个过渡阶段始于新教师开始接受入职指导时,新教师要确定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让指导教师阅读第一个过渡阶段的书面反思材料,然后和指导教师一起制定个性化的专业发展计划并确定实行该计划所需要的各种支持;第三个过渡阶段是在入职指导结束时,和指导教师一起探讨自己作为新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并反思自己作为教师的学习过程,同样也对探讨和反思情况作书面材料。同时每个过渡阶段中都包含主要的三部分内容,分别为指导性的说明,一系列可供教师思考的启发性的问题,最后是教师总结性的自我检查。笔者拟用举实例的方法对这三个过渡阶段进行详细的说明。

1.过渡阶段1:职前培训结束阶段进行

在该阶段指导教师会让新教师把自己的职前培训的内容纳入到该档案的一部分,并且和新教师一起反思新教师在职前培训中取得的进步、强项以及到目前为止的发展需求。新教师必须仔细记录下自己当时的反思情况并把该材料保存以备新教师真正成为“合格新教师”(newly qualified teacher)时之用。受培训者可以在TDA的网站上获得关于过渡阶段1更为详细的指导和资料。

(1)引导性的说明

该阶段的引导性说明主要是让新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经历了职前培训之后所取得进步以及不足,并且与指导老师探讨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改进自己的不足,确定该过渡阶段中的发展目标。表2为过渡阶段1中提供参考的引导性的指导说明。⑤

(2)启发性的问题

TDA网站上为教师提供详细而又可供选择的问题,以便教师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反思的途径。以下为过渡阶段1中供教师思考的具体问题:⑥

①在该阶段教学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方面?

什么原因促使你对这些领域感兴趣?

你是否愿意继续发展这些兴趣?

②在你获得合格教师资格的过程中,你认为作为一个教师你的优势在哪里?

为什么你认为这是你的优势?

举例说明你的优势?

③你愿意在哪些领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你对自己哪些领域的发展较没信心,或者说较少有机会发展这些领域?

是否想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发展自己的强项或者特别感兴趣的领域?

入职指导期间你希望自己特别发展哪些领域?

④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什么看法?

你是否有自己长期的专业发展抱负和目标?

(3)总结性的自我检查

在该部分中包含新教师自己对该阶段的思考和行为进行再反思,进一步检查自己在这一阶段做得如何。以下是过渡阶段1中提供的自我检查内容。

首先,反思自己的经验、相关的技巧掌握程度以及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其次,思考自己为什么对某些领域感兴趣。最后,确认自己为什么要进一步发展这些领域。

所有的部分都完成之后,入职教师培训的指导老师必须确认新教师已经完成了过渡阶段1的所有内容,然后新教师和指导老师必须在TDA网站上下载一份表格,并且一起签名保证新教师的情况已落实并且属实。

2.过渡阶段2:入职指导开始阶段进行

该阶段新教师要保留过渡阶段1中CEDP的材料,入职培训开始后与指导老师共同使用该材料。并根据过渡阶段1中的记录,与指导老师讨论自己的优先发展领域,确定发展目标,拟订该阶段行动计划。同时要确定为了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外部支持。明确自己计划的目的、同事是谁、可以向谁请教等具体问题是相当重要的。

(1)引导性的说明

该阶段的引导性说明在于提示教师注意反思过渡阶段1中的部分记录,并且进行改进与发展,确定过渡阶段2的发展目标和优先发展领域。表3为过渡阶段2中供参考的引导性的指导说明。⑦

在这期间,每6到8周新教师要与指导教师一起参加一次专业发展回顾会议,回顾自己在该阶段的成就和不足,为下一个过渡阶段的进行做好充分准备。

(2)启发性的问题

在过渡阶段2中同样会为教师提供让他们思考的问题,目的主要是清楚前一阶段的不足,明确该阶段的发展目标,开始注意专业发展的前景方面的问题。以下为过渡阶段2中供教师思考的具体问题:⑧

①在该阶段,你认为自己入职培训期间优先发展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

过渡阶段1中的表现怎样?

你开始入职指导期间所在的岗位?

指导教师和同事的反馈情况?

根据引导标准(Induction Standards)所做的自我检验?

②过渡阶段1之后你的优先发展领域是否发生了变化?你可能需要的新支持和信息?

学生的水平,男女学生的比例,学习较好的是哪些学生,哪些学生需要特别的帮助,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数量,等等。

学校的环境,比如,规模大小、地理位置、组织机构等。

所教科目和年级。

将要采用的课程计划。

为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你所需获得的资源保障。

职业发展规划。

③在入职指导期间你怎样优先发展自己的需求?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作如下考虑:

你认为自己短期、中期或者长期的优先发展目标分别是什么?

你是怎么考虑这些优先发展目标的?

根据这些优先发展目标你觉得哪些准备、支持或者机会有利于你的优先目标的发展。

(3)总结性的自我检查

首先,了解自己所在新学校的背景信息,以及学生的情况。其次,为与指导教师的讨论作好充分准备,决定好怎样与指导教师分享自己的CEDP资料和其他的支持信息。最后,与指导教师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协商。

3.过渡阶段3:入职培训结束阶段进行

该阶段在入职培训结束的最后半学期进行。这个阶段新教师和指导老师使用第三个过渡阶段的材料对整个入职培训作依次全面的回顾,明确取得的进步,为下一年的持续性专业发展做好准备。

(1)引导性的说明

在最后一个过渡阶段中供教师参考的指导性说明具有总结性,主要是让教师反思在整个的CEDP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归纳、分析并评价自己的努力,为今后的持续性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表4为过渡阶段3中提供参考的引导性的指导说明。⑨

(2)启发性的问题

该阶段的启发性问题同引导性说明一样同样具有总结性,让教师思考入职指导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不足之处等之类的问题,目的是为教师今后的职业生涯作好充分的准备。以下为过渡阶段3中供教师思考的具体问题:⑩

①回顾入职培训期间,作为一名NQT,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你主要的学习动力是什么?

入职计划中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为什么?

②在入职培训前你是怎样发展自己的强项的?

有什么证据可以说明那就是你的强项?

③当你回顾入职培训期间的行动计划以及你的评议会议的记录,你觉得什么目标达到了,为什么?

对自己哪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较为不满意?

为什么是这个方面?

你将采取什么行动来弥补?

为了取得进步还需要哪些准备和支持?

④在入职培训期间,还有哪些过渡阶段1或过渡阶段2的目标没有达到?

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你怎样达到这些目标?

⑤预先思考接下来的一年里你要执教的班级和要承担的责任?

接下来的两三年里你专业发展中应该优先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⑥你还可以怎样发展你的专业和职业进程?

你为什么要这样发展自己?

为了达到这样的抱负你要采取哪些行动?

(3)总结性的自我检查

首先,让教师反思到目前为止自己的专业发展情况。职前培训和入职培训分别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其次,收集自己取得成就的证据,研究一下对自身有用的持续性专业发展系统。

同样的,在最后阶段,指导教师和新教师要一起签字证实新教师在后两个过渡阶段中的记录。最后,在期末的专业评估会议后,校长把评估结果送往相关机构,该机构形成最后结论并通知新教师、教育与技能部、教学专业委员会和新教师的雇佣单位。这样,新教师就要准备进入学校常规的业绩管理体系,至此,“职业入门与发展档案”便完成了它的使命。

四、实施CEDP制度的意义

CEDP制不是评价的工具,只是记录合格教师的标准、教师已接受的训练、教师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优越之处以及不足之处、入职指导发展过程中的进步等。它也不是学校录用、评价教师的参考资料,而是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有利于学校根据该资料判断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确立新教师工作第一年的专业发展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支持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11}

1.搭建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桥梁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发展过程,教师的专业素质也不是一次性或者经历某个阶段之后就能形成的。当教师经历了职前期之后,在职业生涯周期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时会产生各种特定的需求,这些需求有的与教师对工作的期待和要求的变化有关,有的和教师个人生活的变化有关。这些特定需求出现时,必须加以确认。在教师职前培训计划中,教师只了解了一般的事例、理论或规则,但是不知道这些理念在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那么,职业入门与发展档案制则将职前和入职初期从理论到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在实践中需要各种支持体系,以便保持精力投身于专业成长。CEDP制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桥梁,为教师从职前到职初期的适应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体系,同时也为教师从职初期发展到能力建构期、热情与成长期、职业挫折期、职业稳定期等一系列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新教师早期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2.鼓励新教师专业反思与探讨

CEDP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原则:培养新教师的反思能力,鼓励新教师进行专业反思与探讨。从宏观方面来说,新教师可以在TDA网站上获得关于怎样写专业发展计划、设定专业发展目标、发现专业发展困难、确认专业发展需求、获得专业发展支持等的帮助。{12} 从计划、需求、目标到支持、困难等的确定可以让教师一直处于反思和发展的状态。

从微观方面说,在入职培训初期,新教师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回顾在职前培训阶段的专业发展情况,反思自己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并且积极思考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每个过渡阶段上都强调新教师对上一阶段,对自己所处的关键点以及下一阶段专业发展的思考。每个过渡阶段的引导性说明部分、启发性问题部分和自我检查部分均突出体现了这一点。这样不仅有利于新教师形成持续性专业发展的积极态度,并将这种态度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始终,同时还有利于让教师将持续学习的观念渗透到专业成长的每个阶段,时刻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

注释

①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DES)(1972)Education:A Framework for Expansion London:HMSO.p47

②Michael Totterdell,Ruth Heibronn,Sara Bubb,Cath Janes.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atutery Arrangements for the Newly Qualified Teachers(brief).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p.5teachermet.gov.uk/professionaldevelopment/nqt/induction/inductionresearchreport/.pdf,March.20,2004

③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ers in England September 2007,tda.gov.uk/teachers/provessionalstandards,2007(8)

④余源晶,洪明:《英国推进教师早期专业发展的新举措――“入职档案”和“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概述》,《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第77页

⑤⑦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Career Entry and Development Profile,from http://www.tda.gov.uk/cedp,2007(8)

⑥⑧⑨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Career Entry and Development Profile,http://www.tda.gov.uk.gov.uk/induction2007(8)

⑩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Careeer Entry and Development Profile,http://www.tda.gov.uk,from http://www.tda.gov.uk/induction,2007(8)

{11}李宝荣:《试析英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及特征》,《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第10期,第56页

{12}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Online induction support from the TDA,from http//:tda.gov.uk/induction,2007(8)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与科学技术学院

上一篇:教师互派――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新途径 下一篇:瑞典中小学的民主教育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