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24 11:44:32

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要求人民币早日实现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本文提出了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所具备的条件。从两方面分析了人民币自由兑换后带来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又有不利的方面。在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的过程中药克服不利的影响。最后阐述了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途径。

【关键词】人民币自由兑换;外汇风险;国际竞争力

货币兑换分三个层次:一是不可兑换,二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三是完全可兑换,即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均可以自由兑换。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1996年人民币已实现了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然而我国的国际贸易、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都从客观上要求人民币早日实现资本项目下可兑换。

一、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资本与金融项目完全可兑换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即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合理的汇率水平、有效地金融监管和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我国开放资本和金融项目账户应是一个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的过程,不能盲目求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利率市场化。

(三)完善的金融市场和成熟的金融机构。

(四)审慎的金融监管体制。

(五)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六)国内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七)合理的国际收支和充足的国际清偿手段。

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有利影响

(一)有利于形成多边国际结算,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因为资本能否自由流动,尤其是外商投资利润、利息能否自由汇出,是国际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有助于强化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整体素质,构造高效而富于竞争性的国内经济环境,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促进企业在国内外扩展业务,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新的金融产品、工具的推广,实现融资渠道和手段多样化。

(四)可以提升国际声望,在国际社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充分享有加入WTO所带来的好处。

(五)可以增加经济话语权,利于保持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和国内经济稳定,也是中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

(六)可以给该国家带来巨大的铸币税收入。如果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中国在向他国交纳铸币税的同时通过人民币的供给向世界征收铸币税。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也是一种铸币税的获取方法。

(七)有利于减少汇率波动风险,降低外汇风险。不仅能降低国内企业承担的外汇风险是给外贸企业带来交易方便,可以计算每笔交易的成本与利润,减少因使用美元等外汇结算的汇率风险,也减少了用人民币兑换外汇的交易成本;还能为国家管理外汇储备舒压减负,有利于中国经济存量的保值,可以有效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缓解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

(八)有利于我国构建新型的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我国金融监管水平的提高。

三、人民币自由兑换的不利影响

(一)企业无法真正地自主经营,企业无法面向国际市场。现行的结汇制导致企业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结果挫伤了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

(二)容易使国内企业和商业银行外汇“蓄水池”的功能丧失,因此中央银行也得不断地面对市场被动地吞吐外汇或人民币,充当外汇交易最后差额的承担者,从而失去了调控外汇市场的主动权,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而且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会对一国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和冲击,特别是短期资本由于其流动性和投机性色彩浓厚,难以控制,也增加了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风险。

(三)出现特里芬难题。当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选择逆差来维持他国对人民币的需求,还是选择顺差来保证人民币币值稳定,将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途径

(一)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合理规避风险。完善我国的外汇市场,要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丰富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品种。

(二)进行财政金融体制的改革

大力进行金融体制改革,以重新构造我国金融业的制度基础,培育理性的金融市场主体,并形成合理的信用规则或金融秩序;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机制和监管机制,以防止因金融风险而引发的通货膨胀。

(三)构建离岸金融中心

在通过设立离岸金融中心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问题上,我国可以采取日本的经验,即通过在本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开展本币的离岸业务,推广本币的世界认可度,提升本币地位,进而推动本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

(四)从区域化到国际化

人民币区域化是指人民币在一个地理区域内行使自由兑换、交易、流通、储备等职能。伴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开展,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逐渐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上要求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呼声也会越来越大,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民币列为本国的储备货币。

五、小结

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是一项比较系统复杂的技术工作。在人民币自实现由兑换的同时,积极享受自由兑换带来的好处,但一定要克服自由兑换带来的弊端。通过构建离岸中心、逐步走向国际化等途径最终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使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华,张贝旎.人民币汇率自由化的实现条件和过程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

[2]徐立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性分析[J].社科纵横,2008.

[3]成思危.人民币自由兑换为期不远[N].中国市场,2008.

上一篇:重庆市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下一篇:我国金融创新原因及制约因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