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酒店建筑的对话

时间:2022-08-24 09:31:19

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酒店建筑的对话

【摘要】当今,中国城市正步入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创作领域中表达出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酒店建筑作为城市展现地域文化的窗口,“如何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到主题酒店建筑设计中?”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文章以微山湖古运河景区中的南阳水苑建筑为例,试图去探究:如何处理好一个现代酒店建筑作品与环境体验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呈现出地域特色文化,而建筑师的“设计”过程本身也是“建筑承载文化”的漫长阶段的一部分。

【关键词】运河文化建筑文化分解空间环境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国城市正在步入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的时代。2007年的《北京宣言》提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指出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它存留于建筑间、融汇在生活里,对城市的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该宣言是促使中国城市实行“文化城市”转型的重要力量。

伴随着“文化城市”的建设,当今中国在建筑创作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在表达自己的设计创意灵感时,注重将建筑本体与地方文化特色相融合,由此涌现了诸多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作品。

虽然,在文化与环境关系的脉络中,若把建筑概念化为文化景观,这样的文化景观并不是经过所谓的“设计”得到的。它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祖祖辈辈间无数个别决策的产物。但是,这些能把握提示、识别文化的建筑作品的出现,从一定层面体现出了当代建筑师在创作领域中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笔者欣喜的看到一些相关优秀的设计作品出现,在这样的“文化兴市”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体验性经济的发展,酒店建筑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功能服务性质建筑,其空间、形态设计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

2002年,主题酒店建筑在中国出现了。随后,主题酒店建筑在中国逐渐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新酒店建筑未来设计趋势。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平遥古城时,具有浓郁晋商文化的民俗酒店,让我们流连忘返;当我们游走在江南水乡的古镇中,具有小桥、流水、人家气息的民俗客栈令我们记忆犹新……酒店建筑设计逐渐从原有满足“功能齐全、体量宏大、空间奢华”的物化性需求,提升到关注体验性为设计目标的精神层面。

把地域性文化融入到主题酒店建筑设计中,丰富了主题酒店建筑设计理论,为新酒店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化与酒店建筑

建筑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离不开其根植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建筑设计的协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行为,是高度融合人类物质、精神两方面经验的复杂的人文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促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具有不同地域背景的城市成为特色鲜明的文化有机体。酒店建筑作为城市展现地域文化的窗口,在设计上与地域文化的形式相呼应,将和总体的城市文化产生共鸣。

文化与建成形式之间既有紧密性也有差别性。文化是需要通过日积月累地沉淀形成,建筑物的建成形式与文化可以保持“融合”的关系,但是一味地“苛求”,拘泥于“契合”的手法设计也会适得其反。

笔者认为在“酒店建筑”创作过程中,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建筑师的“设计”过程本身也是“建筑承载文化”的漫长阶段的一部分。

“文化”与“酒店建筑”是两组既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客体。一方面,“酒店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作为有机的复合体系,它依赖于传承形成了特色,这些特色被大量保留和记录在“建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另一方面,“酒店建筑”客体的形成伴随着“文化”的沉积,也离不开传统的承袭,它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文化”本身是抽象的、宽泛的,是一种理论构想,它以定义的形式存在,是多种人类现象间特殊联系的概念性总结和提议性解说。在实际酒店建筑创作中,需要对“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具体要素和社会表现,及其相互关联的的方式加以研究,再进行分解,使“文化”的概念具体化,进而解决“文化”与“环境”之间转换过程的属性,从而将“为文化作设计”的问题进行转化,且具有操作性、可行性。

建于山东微山湖中、京杭古运河畔的南阳水苑酒店建筑是设计师运用“文化”分解的方法,将所产生的各种变量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大胆尝试。

流经鲁西南的“古运河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古运河因其通航、漕运、灌溉、防洪等功能,把沿线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文化交流等综合功能带动起来了,促进了城乡繁荣,许多城镇都延续下来。其中,鲁西南地区的城镇随着运河的开通和兴盛,出现了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

鲁西南地区作为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始祖文化等奠定了其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而“运河文化“是其区域文化中极富特色的代表。

“天人合一”是中国运河的哲学思想文化背景。道儒双华对映,使得“天人合一”深入人心。这种民族精神一经形成,便外化于物态的、制度的、风俗的诸多层面,形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人造环境的彼此渗透。因此运河文化系统,是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彼此渗透,是典型的人和自然亲和关系的系统。鲁西南地区的运河文化,集漕运、商贸、手工业和农业商品化的影响于一体,吸纳了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和燕赵文化的精髓,融合了秦、晋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特色,是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的文化。

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鲁西南的运河文化曾经逐渐成为历史。随着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以及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觉醒,老运河文化正走向全面复兴的时代。

在鲁西南运河上的传统建筑是“古运河文化”的载体,在历史更替,城市建设中,他们呼唤着与新建筑的有机对话。

水苑故事

“新建筑若不与所在文化想关联就没有生命和根基”,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传统建筑呼唤着与新建筑的协调;基地中现有的地形特征、特定地区文化与历史因素,包括周边环境呈现出的各种生活片段、具体事件,映透着将要形成的建筑形体和空间环境……

南阳水苑项目位于微山湖中的运河古镇南阳,是古运河景区中重要的休闲度假服务节点。

人们肉眼所见的项目基地的环境要素,正是微山“古运河文化”的作用、表现或产物。这些环境要素是分解“文化”呈现出的变量,变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这其中包含古运河沿岸居民对山水文化的赞许和喜爱,亲水的生活方式,以及鲁西南地区传统建筑的色彩和意向等等。在分解的方法中,“文化”与“环境”的属性进行转换。酒店建筑的设计概念逐渐在这样的转换中萌生:在微山湖古运河景区中建立一座融“山水人文”为一体的“运河上的荷院”。

水苑空间---新酒店建筑的尝试

南阳水苑基地四面临水,是典型的以“河、湖、水”为主要环境因素和主题的休闲度假滨水酒店项目。其在规划和空间设计时需考虑如何使尽可能多的客房以及公共空间欣赏到水景。建筑总体布局以鲁西南运河民居院落空间尺度作为方案构思的基础,期望将现代酒店功能融入传统院落空间尺度中。设计师并非把水苑建筑作为一孤立的建筑物看待,在设计时,考虑把主体建筑与环境关联起来,以产生一种嵌入性。“文化”分解后的环境要素被渗透到建筑形体和空间之中,以动态的形式、模糊边界的手法形成的功能的交织,并使之有机相连,从而实现持续地环境体验,动态的文化展现。建筑的内部、外部直至环境要素都被看作是地域文化的不同但连续的片段,通过一定的重组和连接,使建筑物和古运河文化景观融合共生。

靠着古运河的航道方向设计为南阳水苑建筑的主入口,一处水中连廊成为运河与“水庭院”空间转换的过渡场所,使客人从大山大水的开阔景色中,缓和地进入一处幽静雅致的酒店建筑的“迎宾水苑”入口。

酒店的标准客房与套房空间均需要从不同角度观赏到水的景致。标准客房作为与公共空间联系较为紧密的区域,考虑在数量和体量上的需求,设计师结合“水庭院”入口构筑了第二层次的院落空间——“竹林雅憩”。标准客房空间沿着开阔的微山湖面展开。套房区域相比是较为私密的空间,对水景的要求更为精致和多元。除了观赏之外,更希望的亲近和参与。从而,设计师把套房区域布置在离自然山水有一定距离的基地中部,结合套房空间在基地中开辟了一处“荷塘月色”。

在标准客房区域与套房区域之间是酒店建筑公共空间区域,其中包含餐厅和休闲娱乐厅,以及会议室。运河文化的特点在于博采众长,南北交融。酒店公共空间作为交流集会的场所,大胆汲取江南园林中堆山叠石、建楼筑榭的表现手法,把建筑功能空间融入到园林景致之中。通过游廊、亭台、汀桥,运用借景、对景、框景等步移景异的造景手法,把有限的空间发挥的丰富多彩,营造出多层次的酒店体验空间。

水苑特色

南阳水苑酒店建筑设计在空间上营造出虚山实水、山水相依、多维观景的空间体验,在意境上营造诗意雅居、人境相融、世外桃源的体验感受。建筑造型上从建筑形态学角度出发,利用点、线、面三要素的有机组合,立足于古运河的地域文化的传承,运用了玻璃、金属、面砖等现代材料和隐喻、均衡、变异等设计手法,体现了“水光山色”的地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设计中融入“文化”分解后的环境元素——“山、水、院”,在酒店建筑形体上弱化集中性和天际线上的高度效果,主要突出酒店建筑造型上的起伏变换、空间上的虚实层退,与山水环境浑然天成。营造出“桃红柳绿彩堤迎,水苑阁影画中行;荷沐清风闻花香,山水聚秀人境融。”的建筑意境。

结语

结合地域性文化的主题酒店建筑设计,是建筑师融入了“建筑承载文化”的漫长阶段的一个过程。“文化”本身是抽象的,考虑通过“分解”进行设计的实践和尝试,需要探究的方面还很多,我们在这里提倡的不仅是创意,更是一种设计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常青 张昕 张鹏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姚子刚.运用文化创意策略推动城市复兴的规划途径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2011.

[3] 沈益人.城市特色与城市意象[J]. 城市问题 ,2004,119(3):8-11

[4] 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 [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5] 孙宝明 程相林.中国运河之都高层文化论坛文集[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6] 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姚子刚,男 ,36岁,汉族 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主任规划师,华东理工大学 讲师。

上一篇:隧道施工临时弃渣堆载与车辆荷载同时作用对桩... 下一篇:中央空调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