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德育分析论文

时间:2022-08-24 01:12:58

高职德育分析论文

一、高职德育面临的现实

1.高职德育环境的复杂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而这一转型期又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浪潮同步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发展,在发展生产力、解放思想、唤醒人们主体意识的同时,其自身固有的功利性、进程中的矛盾性、经济利益形式的多样性,不可避免地引发人们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突出表现为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作为社会成员的高职学生,社会转型和东西文化的碰撞在带给他们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思想道德意识的困惑与迷茫,表现为个人利益膨胀和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理想追求的淡化和对金钱物质的崇拜、个性化的突出和责任感的下降等不良倾向。

2.高校德育对象的特殊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普高中等以下的生源,二是五年一贯制中下游水平的低年龄生源,三是职高、技术学校、中职的对口生源。生源层次多、来源广、思想活跃,但文化道德素质偏低,自我约束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良行为习惯多,人生追求目标模糊多变,专业思想不稳定,兴趣广泛而不专。

同时,高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多数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对现实的选择感到无奈,对自己未来缺乏信心。一方面,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肯定;另一方面,他们又对高职从内心产生蔑视,对学校的条件和管理吹毛求疵,遇到问题不冷静,甚至采取过激行为来发泄不滿;再一方面,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强烈,但缺乏应有的抗挫折心理准备。

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冲突时,就感到失落和不滿,存在强大的逆反情绪。表现为认识到知识、素质、能力的重要性,而又缺乏奋斗的动力;认识到自身成才的重要性,但又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不积极接受;认识到社会进步的主流,但又经不起社会消极现象的诱惑。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产生两面性,进取愿望与消极心理产生冲突性,从而导致道德知行分离,心理压力与心理矛盾增大,心理困惑与心理空虚增多。

3.高职德育工作的虚空性

德育内容虚泛,脱离实际。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高职学院的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德育教材老化,在内容上存在“远”、“大”、“虚”、“空”的现象。道德规范概念多、口号多,联系社会和学生实际的少。

德育形式呆板,效果较差。一是灌输、说教多,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养成少。表现为政治教师上课时,一味教导学生只能怎样做,而没有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二是德育工作流于形式,措施不到位。学雷锋就上街打扫卫生完事,做好事就看望“五保户”交差,搞讨论就出黑板报装样。德育工作就象“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只看到灶火内火旺,就是看不见水开,效果不明显,达不到预期目的。

二、高职德育可走的艰辛道路

1.创新德育理念,抓实高职德育工作

国家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作为公办的社会主义高职院校,必须不折不扣地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创新德育理念,树立“德育首位”观念,努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

2.创新德育机制,促进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委是学院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应建立和完善院长及行政系统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院、系均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全院和全系的德育工作。学院要通过三个系统实施德育工作:一是党组织系统,二是行政教学系统,三是群众团体系统。各系统的有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密切合作,关心德育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抓好德育的队伍建设,支持德育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进行科研和调查研究,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3.创新德育内容,提高学生素质

高职德育内容创新,关键是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以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创新精神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对现成答案提出疑问,勇于向权威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创新能力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进行创新的本领。

创新素质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和健全人格的教育。道德素质包括正确做人、团结合作、艰苦奋斗、职业伦理和环境道德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底层工作意识和协调意识。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培养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向学生进行历史、文学、地理、时事政治、宗教等知识的传播;通过鉴赏音乐、美术、影视、戏剧、摄影等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操,使其具有高雅的气质。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较强的自信心,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科学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好奇和冒险精神,能根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原理来解决问题。人格教育包括上进心、责任心和诚实守信的教育。

4.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改德育中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教育,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树立良好班风和学风。发扬教学民主、平等待人的作风,支持学生畅所欲言,促使学生发挥各自优势;提倡竞争,鼓励冒尖,树立有说服力的学生典型;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学生思想素质提高中的不平衡性和反复性,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对待有个性、有创造能力的学生,看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健康地成长。

德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模式,采取专题讲授、研讨、原著导读、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运用理论观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创新德育途径,提高德育的吸引力

传统的德育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德育工作者耐心细致的谈话以及大量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进行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上冲浪已成为大多数高职学生最喜欢做的事。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创新德育途径,建立德育网站,将德育内容设计成吸引人、教育人、易为学生接受的信息,让高校德育工作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强化网络德育教育和对网络行为的管理,净化网络德育环境,努力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利用网络技术将德育的内容渗透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摘要】高职德育面临德育环境复杂性、德育对象特殊性、德育工作虚空性的现实。高职德育的出路在于创新德育理念、机制、内容、方法和途径,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德育工作现实出路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论文 下一篇:商务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