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项目融资方式分析

时间:2022-08-23 10:09:39

我国天然气项目融资方式分析

【摘要】在当今社会,天然气因其特有的环保性,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们的青睐,而在事实上,天然气项目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资金的筹集。天然气项目个体的差异性导致了融资方式各有不同,国内、外发展中国家在天然气项目融资上都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天然气项目融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天然气融资一定要重视政府的政策支持;重视国内、外两个资本市场;有效吸引私人投资;利用金融工具,即股权和债券融资。

【关键词】天然气 项目融资 建议 金融工具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优质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它燃烧时排放的SO2、CO和温室气体CO2非常少,面对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天然气已成为首选的环保燃料。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不仅可以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状况,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将大大缓解我国能源短缺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石油净进口加速攀升的严峻事实。因此,我国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势在必行。

一、我国天然气项目的融资模式

我国天然气产业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从1998年陕京管线建设起,才开始对天然气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天然气项目的融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尚处于初步探讨与实践过程中,远未达到国际水平。以往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所需资金一般由政府拨款、企业自有资金及油田维护费来解决。投融资体制改革后,逐渐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筹措的方式,融资渠道也日益拓宽。以陕京输气管线建设为例,陕甘宁气田至北京输气管道干线全长900公里,管径按660毫米建设,初期规模先按年输气11亿方。其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按4:6的比例由双方各自筹措,进行股东融资;通过中国银行转贷日本输出入银行协力贷款,贷款本息由北京市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按投资比例负责偿还;其余所需资金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该项目的融资方式较以往仅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一家承担管道项目的建设、经营及承担风险的状况有所改善,它联合了受益方北京市政府,使融资额合理分配,由双方分别解决,减轻融资压力,也增强项目信用程度,提高项目信用级别,从而降低筹资风险及成本。这种集输气、售气和用气为一体的身份,不仅使北京市有极高的投资积极性,而且也有利于项目收益的稳定,弱化因市场消费量不足而引起对管道收益的影响。可以说,在吸引项目相关受益方参与融资方面,陕京输气管线的融资方式是目前我国较成功的一例。由于项目所包含的环保概念和公用事业的收益稳定性,使该项目比较容易获得国际贷款,在争取低息大额的贷款上有良好的内在优势。而国内贷款主要是由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国家开发银行提供,它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项目,以国家级信用为基础提供大额、低利率、宽限期的贷款。总体看来,陕京输气管线的融资运作模式在降低融资成本、分散风险上,对以后的天然气项目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天然气项目的融资不够灵活。

二、对我国天然气项目融资的建议

政府政策支持为更好地推动天然气项目的发展,政府的态度和支持力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采取的支持政策包括:制定有利于天然气发展的环保法规政策;逐步放开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市场,鼓励外资及其他私人资本的进入;鼓励竟争,发展多个供应商和经销商,建立竟争有序的市场机制及环境;对开发商、投资者与用户提供不同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鼓励消费,尽快形成规模市场,使项目进入盈利的良性循环。重视国内、外两个资本市场。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短缺是在建设大型项目时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考虑到利用外汇风险,利用外资来填补本国货币资金的缺额或许是不太明智的,因此,如何筹集所需足够的本国货币和充分利用本国潜在的资金资源有时要比如何筹集外汇资金更重要,具体到我国的天然气项目所需的资金,应先从企业内部及国内市场上获得,这样既可减少外汇风险,又可降低融资成本,联系到虽然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我国国内资金渠道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吸收境外资金包括两个领域:一是吸收世界大型油气公司的资金,近年来,世界大型油气公司的核心业务及经营重点相对集中在了石油天然气和化工领域,这为国内天然气项目利用外资提供了机会。另一个从国际能源金融市场上获取资金。国际能源金融市场是指国际金融机构和能源实体,以贷款和债券投资的形式,向能源工业投资的市场,主要涉及一次能源―石油、天然是气和电力的投资。

有效吸引私人投资对作为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来源的国家财政来说,其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基础设施所需资金的增长。为解决这一冲突,适当引入私人投资不妨是一种选择。对于天然气项目来说,私人投资的介入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它既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又可把私人投资的益处带到项目中来。一般来说,公私合作与承包的方式更适合在天然气下游项目中使用。

利用金融工具,债券、股权融资据有关数据显示,在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中,70%以上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而企业自我积累仅占百分之十几,直接融资不足20%。这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企业50%左右资金来自证券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说明,我国企业在融资上过分依赖银行,而这对企业来说,并不是件好事,所以,专家认为,对国内天然气企业来说,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不仅顺应了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融资开拓了更广阔的道路。如1992年以来,中国石油工业先后多次发行公司债券筹措建设资金近7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石油工业的发展。专家认为,在天然气项目中管道和城市管网的建设比较符合债券融资的特点,可优先考虑债权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毅军,李尔敏.天然气项目的融资探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2]李明惠.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3]章兆淇.国外天然气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02.

[4]郭雪茹.石油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石油经济,1998.

[5]卢家仪等.项目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养老保险支出效率研究述评 下一篇:利用garch扩展模型对黄金市场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