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痕迹与区域文化的艺术交汇

时间:2022-08-23 06:58:50

生命痕迹与区域文化的艺术交汇

人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精神生活有着越来越高的追求,公共艺术不再是少部分人知晓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公共艺术在城市中扮演着多重的角色,比如传承文化、突显城市个性、社会和谐等等,当然,公共艺术也会反作用于城市文化。对于刚在起步阶段的中国公共艺术,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希望。

Peop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for spiritual life has more and more high pursue, public art is no longer a few people know art form. Can say public space and public space is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public art in the city plays many multiple roles such as culture, dash forward show individual character, the city of social harmony and so on, of course, public art also adversely in urban culture. for just in the initial phase of China's public art,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hope.

一、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的界定

城市公共空间泛指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市民在其中可以参与公共交流活动的场所。它不仅是人与人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

公共可以看作为一种独立领域,也可以看作是“共同拥有的”或“市民的”。而“公共艺术”概括了“公共”和“艺术”两个概念,它是一种以公共文化为基础,在公共空间中完成有公众参与的作品,它也被称为“公众艺术”。公共艺术可以划分为立体艺术造型(建筑、雕塑、园林小品、公共设施、景观造型、植物造型),平面艺术造型(壁画浮雕、地景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另外还包括表演艺术(歌舞、行为艺术)。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

公共性开放性是公共艺术的第一特性,而公众的参与则是它的根本性,它是公众的艺术,公众的事物。艺术在城市中的主要作用:第一,艺术与城市紧密结合,实用功能;第二,是社会发生的事件,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并带有某种的意义。公共艺术的特性有社会公共性,开放性,形式多样性,区域文化性和艺术性。

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到“艺术的显现都有着这样一个优点,艺术的显现通过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以外”。公共艺术不是装饰品或纯艺术作品,而更蕴含文化内涵,它体现社会的区域文化和人文精神,是政府、民众、艺术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交流及对话。它作为一种交流的方式,不仅强调区域特质,使艺术品与周遭环境与公众之间有了实质上的交流,精神文化环境更是得到很好的创造。公共艺术改变不了社会,但其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

王中教授将公共艺术的作用总结为:发现作用、拯救作用、沟通作用、提升经济活力、推动社会和谐、增强社区认同以及促进文化繁荣。Selwood在《公共艺术的益处》中指出:强化当地特色;吸引投资;推进文化旅游;提高土地价值;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城市空间的使用;减少破坏行为。当然它还具有教化、宣传和宣扬城市的作用,由此看出公共艺术的多重作用和价值。

一个城市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政治宗教、民俗等的不同形成了独特个性,同时,承载着市民的文化习俗情感等。当然,不同的城市“个性”造就了文化环境。约翰·伯查德曾指出,“城市本身也具有人格化的个性,是个性特色之美,毫无个性的城市,往往就是缺乏文化特色的城市。”

三、中国公共艺术的现状及展望

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公众已经有了一定的艺术品鉴能力,公共艺术也同样得到重视。但是也可以看到国内许多的公共艺术,主观上公共性不足,欠缺艺术思想,空间布局上欠妥当,浪费了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客观上商品经济在某种方面也影响了公共艺术,复制及电脑科技的发展使艺术品批量化生产,虽然能走入千家万户,但雷同山寨也影响了整体艺术品的质量。

那么如何做好公共艺术,成为空间交往的适当场所。第一,从公共空间的角度来说,公共空间基本等于社会空间,公共艺术并不只是追求本身的风格或品质,应与公共空间相适应,满足公众审美、精神上需求,使公共空间与整体空间相协调。第二,从公共艺术上说,任何艺术首先考虑外在美,公共艺术也是通过形式让公众感知美,材料选择、光线、外观造型等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第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公共性的实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参与。经济能够提供公共艺术资金,但公共艺术不是商品,所以不能以简单的效用为标准。当然决策者对公共艺术也应给予支持。第四,从公众的角度来说,怎样才能算是好的公共艺术?它是民主的、公众的艺术,不同阶层在其建设过程中可以交流,公众对于其有裁决的权利。最后,就像黑格尔所说的“艺术家不应该先把作品完全做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体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艺术家作为组织者,在保持艺术个性的同时还应考虑文化生活环境的融合,塑造出公众认可、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作品。某些艺术家的表现过于极端,想刺激视觉抓住人们视线,这样并不能称为艺术,而是脱离实际的哗众取宠。所以公共艺术的立意要在遵从审美规律的同时宣扬真、善、美,使公众的鉴赏能力得以提升。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比较,中国美学显然是以公共为基础,而西方思想更讲究个人,所以中国对于公共艺术是有挖掘潜力的。世界上有很多城市都有独特的个性,京都、希腊、罗马等,它们的人文色彩都是独一无二的。以上海为例,在大环境中上海是临海,那么水是比较好的主题,也柔化了商业城市硬邦邦的感觉。上海建筑杂而拥挤,公共空间相对比较小,明显不适合笨重大型的公共艺术。上海多伦路名人街,历史文化环境比较好,如鲁迅、茅盾、叶圣陶等一大批名人曾住居于此,公共艺术的加入使市民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历史,区域文化得到很好的诠释。在规划上建筑修旧如旧,名人的雕塑更是穿插其中,或坐或立或讨论的姿态,以一种接近百姓生活状态的方式,让比较沉重的历史题材得到更生动的诠释。

四、结语

黑川纪章曾指出:“保留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创造将来能够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先锋建筑,更是一项不容忘记的挑战”。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同样应把现代美与传统美结合和传承。但是单以纪念为主题和政治化的公共艺术会比较单调和严肃,有疏离感,不如那些生动有趣并使公众参与的题材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动态的公共艺术比较适合于现代社会。公共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融入生活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生命的痕迹可以体现在人类社会中的方方面面,而如果与区域文化发生碰撞,那么产生的艺术火花就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所以公共艺术是离不开公众的,是开放的,能够提供人与人、人与环境的轻松交流沟通的公共空间,并且它是城市的外在和灵魂,是一种表现城市内涵的艺术形式。它不只是具体事件、纪念艺术,它的类型可以是动态的或是静止的,是根据周边环境进行调整变化的多样性艺术,它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多元的作用。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更要挖掘探索新旧文化,两者结合一定能创造出公众认可并符合整体环境的公共艺术。

参考文献:

翁剑青 著《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的阐释》东南

大学出版社 2004

郑乃铭 著《艺术家看公共艺术》吉林科技出版社 2002

施慧编 著《公共艺术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

宋芳斌 刘晓丹 《有关公共艺术的思考》美与时代(上) 2011/06

陈国 《谈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危机》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1/06

蔡琼 浅析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审美特性"浅析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审美特性》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1/06

董奇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_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门爽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艺术》 大舞台2011/05

沈应平 《开创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新起点》美术报2010

上一篇:About J 创建低调奢华的珠宝圈 下一篇:寻忆老上海 东台路捡漏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