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23 03:06:10

针灸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行单纯中药外洗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行针灸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采用WOMAC评价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关节炎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81.66%,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针灸;中药外洗

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osis,OA),也称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关节疾病[1]。中老人为该病的高危人群,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变形、晨僵、活动受限、蹲起困难、关节有咿轧音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探讨一种简单廉价、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广大临床医学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者行针灸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院制定的关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7例,女63例。年龄42~76岁,平均(55.4±4.4)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2.2±1.2)年。随机将本组120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以及体征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60例患者行单纯中药外洗治疗。药物组成:川乌、白芷、肉桂、干姜、透骨草各30g,胆南星、赤芍、桂枝、艾叶、桑枝、伸筋草、牛膝各20g,刘寄奴、草乌、木瓜等12g。水煎熏洗患膝,一天一剂,洗两次,每次洗30分钟至1小时,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60例患者行针灸配合中药外洗治疗。即在上述中药外洗治疗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膝关节充分暴露,将棉垫垫于患者患膝下,取穴:足三里、血海、内膝眼、曲泉、阴陵泉、阳陵泉、梁丘、犊鼻,常规消毒后行针刺,留针30min,10分钟行一次针。1次/d,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观察指标

于患者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如下指标进行观察:

1临床治疗效果。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轻微受限;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膝关节功能有所恢复,生活和工作受限;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骨关节炎指数。采用WOMAC评价量表[4]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关节炎指数进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括疼痛程度、躯体功能、僵硬三个维度,评分等级0~4分。总得分为各维度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骨关节炎症状越严重。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以( )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百分比(n/%)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5.结果

5.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治疗后,2组患者的骨关节炎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

6.讨论

近些年,随着临床关于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西医药物的不断研发和投入临床应用,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这些西医药物虽然在OA的临床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药用价值,但且仅可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疗效不甚满意。中医学上,膝骨关节炎属“膝痹”、“骨痹”范畴,《张氏医通》指出:“膝为筋之府,膝痛无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因此,肝肾渐衰,湿寒侵袭,血运不畅,经脉阻滞为该病主要病机,治则祛风散寒、温补肾阳,益肾壮督、舒筋活血。

本研究中,中药外洗药物组成为:川乌、白芷、肉桂、干姜、透骨草、胆南星、赤芍、桂枝、艾叶、桑枝、伸筋草、牛膝、刘寄奴、草乌、木瓜等。其中,川乌、赤芍、桂枝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白芷、草乌、桑枝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透骨草祛风湿,活血,舒筋,止痛;胆南星祛风化瘀、定痛止痉;牛膝、刘寄奴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温补肾阳,益肾壮督、舒筋活血之效。而针灸有通经活络、消炎止痛、退肿、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通过改变患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带走,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观察组60例患者行针灸配合中药外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关节炎指数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因此,针灸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应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锦鸣.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6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12):53-54

[2] 全昕. 针刺重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1例[J]. 湖南中医杂志. 2010(04):113-115

[3] 石跃,邬波. 中药熏蒸结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5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12):35-37

[4] 金立昆,谢利民.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现状及机理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S1):223-225

上一篇:浅层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新生儿中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通阳活血汤治疗心肾阳虚型心衰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