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语文课堂的运用

时间:2022-08-23 04:07:44

分层教学法在语文课堂的运用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过程是靠个体本身已有的知识与新接受的知识的“同化”作用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每当学生接受一个新的知识点,总是与自己已经有的旧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归类;总是靠本身已有的知识去认识、理解新知识,学生自身知识越多,接受新知识就越快,越多,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存在着差异,我们教师的教学艺术就在于怎样对待这些差异,怎么去“同化”不同层次的学生。依照学生主体论学说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教师应当面对客观现实,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强调教师的讲授对学生的“同化”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应当真正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码和心理素质,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知识传授角度,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和评价手段,善于发现学生的志趣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特长。

1 学生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组为有较高学习能力的学生,B组为有一定学习能力但基本功不很扎实的能跟上班级进度的学生,C组为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各组之间可以动态调节。根据A,B,C三组学生的实际,制订科学、合理可供发展的教学目标,起到教学定位,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我们实施如下目标设计:A层教学目标:按规定教学大纲,适当提高教学难度,注重拓宽知识面,注重能力的提高和综合发展;B层教学目标: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习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C组的教学目标:低起点,多反复,多指导,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务实基础,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 备课分层

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当教材内容的难易适度,不必作升降处理时,我们可以从语文生活化的观点出发,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从此情景中发现与教材原定内容类似的问题,在顺其自然地进入新授阶段,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即:让稍次的学生有内容可学;中等的学生学得充实;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首先要落实好课堂中提问的层次。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由a类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类生,中等问题则可由b等生来回答,这样每个个学生均等地参加课堂活动。课堂教学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好时机。

分层授课要切实作到“起点低、台阶小、反馈快”,分层授课应注重和加强分组合作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教学可使学生具有与全体同学合作的品质,学会听取别人意见,培养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社交能力;具备自如表达思想的能力,在学习小组中善于讲演,能够以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力得到提高。特别对c组学生不能因为他们学业成绩相对落后就采取低层次的简单重复的教学方式而应切合实际,耐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处处创设让c组学生“跳一跳也可以摘到果实”的成功体验情境。为此在c组教学努力做到:“三重,三多,三少”即“重基础,重方法,重引导;多鼓励,多启发,多交流;少难题,少灌输,少批评。做到递进发展,整体提高。作为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既要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又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既要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双基”的水平,又要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又要使他能较为轻松地学,变厌学为乐学。

4 辅导分层

教学中教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也是有限,课堂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且重点是中等生,两头学生则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实行分类型、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地说,对于中下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使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行成自学能力;对好中上学生实行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兴趣小组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兴趣小组中兼有a、b、c类学生。a类学生在小组中起主导作用,可以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也可相互研究、探索,经常会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极大地培养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的个别辅导也是不可替代的。在辅导的过程中,让a组的同学辅导b组同学,b组同学辅导c组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责,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其它教学方面的工作。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验,所以学生产生差异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教师应该学会理解学生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发展。

上一篇:军事思想助班主任管理一臂之力(一) 下一篇:创新思维训练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