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09 18:16:16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范文第1篇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些都是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二、分层教学的概念

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分层教学。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②分层次③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三、分层教学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了发展。

四、分层教学的常见模式

在我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十几年来,分层递进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

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2.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C、D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此模式同时配合有“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练习册),由于“分层测试卡”是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实施这一评价手段,对测试内容应当重在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检测(只要认真听就可达标),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验,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创造能力和检测(要求动脑筋,有创新精神)。

4.“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5.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6.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具体做法是: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同时,也反馈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两个层次,升学班与就业班。两个班的主要文化课安排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只是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2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五、分层教学的分层实施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2.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3.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分层训练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5.分层辅导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6.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B、C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六、实施异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所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七、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对其工作的难度应当有充分的估计,且认真加以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有以下一些问题:

1.分层教学要解决分层的原则与分层的办法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的结果,但测查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考查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考核学校及教师的依据。分层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发展中柔性衔接,使学生从分层开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动力、有了希望。

2.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保护”之下,任课教师又不能保证全员性管理,学生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尽到责任。新的分层管理中加入了动态调控,将淘汰制变成了自我选择制。

3.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

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对家长来说是“没了面子”。可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一定要客观地宣传其有利的一面,同时提醒学生或家长,做好顶住压力的思想准备。分层应以学生能否取得进步为判断得失的标准。

4.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5.实施分层后的评价方法

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判定分层教学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大问题。

八、结语

虽然分层教学也催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有着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的天然特性,只要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就可以发挥两者优势,使分层教学在新的教育时期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教育研究

/20021201/ca98470.htm

2.姚爱姬《异步分层教学让所有学生学有所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验

的做法和体会》浙江教育网

/xdjyjs/98/2091.htm

3.蒋立耘《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白帆文学社

6.杨文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几种尝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年23期

7.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8.段生军《分层目标"教学策略》

9.马爱贞王兆红《谈英语中的分层教学》《人教期刊》

提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本文旨在综合我国教育界分层教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成果,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分层教学在分层原则、分层模式,分层实施、分层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综合的探讨。

关键词: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制理论探索

分层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制理论探索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十七世纪提出来的班级授课制以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风行了三百多年后,其固有的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等种种弊端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起来。一种针对班级授课制中无法顾及学生个别差异、难以因材施教和促进所有学生最好地发展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分层教学。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②分层次③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些都是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三、分层教学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了发展。

四、分层教学的常见模式

在我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十几年来,分层递进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

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2.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C、D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此模式同时配合有“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练习册),由于“分层测试卡”是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实施这一评价手段,对测试内容应当重在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检测(只要认真听就可达标),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验,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创造能力和检测(要求动脑筋,有创新精神)。

4.“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5.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6.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具体做法是: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既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了解学生对就业与升学的选择,在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同时,也反馈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分成两个层次,升学班与就业班。两个班的主要文化课安排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只是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2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五、分层教学的分层实施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2.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3.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分层训练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5.分层辅导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6.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B、C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六、实施异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所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七、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对其工作的难度应当有充分的估计,且认真加以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有以下一些问题:

1.分层教学要解决分层的原则与分层的办法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的结果,但测查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考查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考核学校及教师的依据。分层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发展中柔性衔接,使学生从分层开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动力、有了希望。

2.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保护”之下,任课教师又不能保证全员性管理,学生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尽到责任。新的分层管理中加入了动态调控,将淘汰制变成了自我选择制。

3.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

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对家长来说是“没了面子”。可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一定要客观地宣传其有利的一面,同时提醒学生或家长,做好顶住压力的思想准备。分层应以学生能否取得进步为判断得失的标准。

4.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5.实施分层后的评价方法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他们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判定分层教学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大问题。

八、结语

虽然分层教学也催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有着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的天然特性,只要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就可以发挥两者优势,使分层教学在新的教育时期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教育研究

/20021201/ca98470.htm

2.姚爱姬《异步分层教学让所有学生学有所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验

的做法和体会》浙江教育网

/xdjyjs/98/2091.htm

3.蒋立耘《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白帆文学社

6.杨文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几种尝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年23期

7.付裕东《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的最佳途径-分层次教学》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8.段生军《分层目标"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范文第3篇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会更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以下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1 分出层次制定目标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第一类: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第二类: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第三类: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第四类: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2 分析教材,处理教材

初中数学教材尽管较系统地叙述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其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明显地叙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叙述出来,所以,我首先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差异,所以我又必须对数学的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等。

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课堂上多让第一类和第二类学生探求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第三类和第四类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上课前的复习提问,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业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层次,一般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基础题和提高题,采取多举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或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层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物理课;分层教学;基础;动力

开始上C层次这几个班的物理课时,课上得让人难受,没办法把学生调动起来,也没办法把学生吸引过来,他们自己干自己的,自己说自己的好像你这个老师不在教室一样。每次上课中途都得停下来几次,苦口婆心地说,“要努力学习什么的,明年就要高考了,连一个高职院都考不上怎么办?”“不努力学习,长大后拿什么来生活?难道让父母养你一辈子?”,“说听不懂得慢慢坚持,一点一点地跟随老师就能听懂了,也就有兴趣了。” 但课上得还是力不从心,一眼望去任没有几个人在听,学生任是自己做自己的,或是无所谓的表情,好像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问三不知,老师讲了还不知记下来,提醒他们还半天没反映。上一节课后的感觉是,好悲哀,好吃力也好无奈,面对这样的学生怎么办?总得想办法让学生学习,让老师看到学生的那份朝气,那份灵气,我不相信这些学生就没了本该属于他们充满激情、充满阳光的笑脸。

如何让这些C层次的学生也能发展?赞科夫认为:教学对差生提供智力活动的机会和可能性最少,他们之所以差就是因为在发展上落后于其他学生,单纯的补课和作业,对改善他们的发展不但没有效果,还会造成恶性循环。提高他们的根本方法:注意发展其智力和个性品质。要使这样的学生也获得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必须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学,即进行分层教学。下面就是针对这个C层次班级的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感悟。

1 了解学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了解、关爱学生是教育教学实施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等次,有效地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准备不同的课堂内容、进行不同的辅导,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使学生失去了“匿名性”,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何了解学生呢?从哪些方面了解学生呢?

1.1 了解学生的知识状态:不同层次班级的学生知识状况不同,就是同一层次班级的学生知识状况也不同。如高二(七)与(六)都是C层次的班级,但是七班的物理成绩就没办法与六班比,而且就七班全班34位同学,每位同学都各有特色,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如果没有很好的了解他们,就没办法真正达到分层的效果。

1.2 了解学生的心理品质:C层次班级的学生实际上是学困生,造成这样的结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个性心理品质。这些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差,注意力没办法集中、没有刻苦钻研精神、缺少克服困难的毅力、有的是自暴自弃。所以要分析这些学生造学习物理困难是什么性格造成的,上课才能针对不同的原因即层次进行教学。

1.3 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不同的学生认识方式、认识水平不同,据了解我们很多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方法还停在初中阶段,只会机械背诵物理概念和公式,不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他们记住的是陈述性知识而不是程序性知识,缺少“真知”所以要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就一筹莫展、无法下手。因此了解学生分层教学才能有效的进行。

2 培养个性心理品质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内在动力

一般C层次的学生个性心理品质都存在缺陷,分层教学仅仅靠老师是没有生命力的,必须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促使学生能自主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是分层教学的内在动力。培养个性心理品质要从下面几点着手:

2.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入C层次班级,不少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才会表现出一切无所谓的态度。要对这样的学生分层教学,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学生动起来、要学生自主的学习,所以必须重拾信心。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学生的进步、恰如其分的表扬,要让学生偿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慢慢学生就会发觉自己还行、还真的不错。

2.2 培养学生正解的认识自己:据了解大多学生都不能正解的认识自己,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自以为是,所以学习时,只喜欢去做那些难题、大题,而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物理过程的分析往往忽视。老师根据他们的水平分到C层次班级时就会大有怀才不遇的感觉,老师针对这些学生的分层教学他们是拒绝接受。

2.3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由于注意力、意志品质的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上课时老师要特别关注,时刻观察,并不停地提醒:这些学生的提醒不是泛泛地说现象,那是没有用的,而是要点名或提问等方式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吸过来。这要求老师每时每刻都得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仅注意自己的讲课内容,还要对课堂上时刻要发生的现象灵活机智的准备问题提问他们。但是这还是一个表面现象,把学生注意力吸过来,听你的课,没解决本质问题,分层教学就没有落实。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注意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分层教学才有内在动力。

3 学法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外在动力

有的学生非常努力、非常刻苦,但就是学不好物理,学习困难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和认知能力存在缺陷,不改变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提高认知能力,分层教学也谈不上效果,所以说学法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外在动力。如何进行学法指导呢?

3.1 对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死记硬背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去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要知道每一个物理概念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概念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适用范围等等。要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能力,学习物理就是学习分析物理过程,分析物理过程并不是凭空想像,而是要建立在一个非常直观的情景中,所以要学会把题目描述的情景转化成直观的图像,然后再进行分析。

3.2 由于认知能力的问题造成学习困难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不是去讲哪些难题,而是创立适合他们这个层次的智力活动情景。在他们能理解物理概念的基础上,组织材料,让学生去推理、判断、分析和综合。如:讲《万有引力》这章,在学生理解了万有引力和向心力的概念之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就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推导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线速度、角速度随轨道半径的变化。这就训练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总之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所有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得真正把分层教学实施下去,能不能实施关键在于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有了好的心理品质、好的学习方法,分层教学就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这就是我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感悟。

分层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依据;做法;要求

1 背景原因

随着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高一教师缺口增大,而高一学生的两极分化程度也越来越大,多数学生基础差,欠帐多,素质低,智力水平、适应能力、学习动机和习惯都参差不齐。如果平行分班,教师的教学很难覆盖班内各个层次的学生。为了达到“教育公平”,教学目标就要“一刀切”,教学要求就要“齐步走”。 教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脱节。造成“优生”吃不饱,其思维得不到充分锻炼和发展,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积极性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尖子不尖”;中等生提不高;“吃力生”(差生)吃不了,欠帐多、基础差,对新知识听不懂跟不上,节节有欠帐,负积累越来越大,久而久之,丧失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差生越差”, 管理难度增大。

2 分层教学的依据:

现代差生观认为,优异的学习成绩是靠一点一滴的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而成的,后进生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的缺陷积累过多所致。由于智力和信心的原因,后进生在学习上问题积累的愈多,知识与技能的误区就越大。原有的误差和新的失误混杂起来,就形成了较大的误差积累,甚至防碍继续学习的程度,就形成了后进生,也就产生了厌学等现象。这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的使命是每个人(无例外的)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怎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发展呢?首先是加强情感教育,去掉自卑,增强自信才能活泼起来。第二是强化分层意识,目标贴近实际,使学生在尝试成功中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机制。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因期望值太高而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于是给孩子过早地下了结论,埋怨孩子不可救药。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严重受挫。我们应当因人而异,设计较为切合实际的目标,使他们在经常感受成功的愉悦情感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志向水平。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业中取得成功的体验,能增强自尊心,提高自信心,有利于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力求在学习上有新的突破。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经常感受成功的体验,就会导致志向水平的提高,而这种志向又被再次的成功所强化,这一个成功就日益成为“自我鼓励”的基因。而经常感受失败的体验,则导致志向水平的降低,以致丧失学习信心,成功的教育是教育成功的前提。随着课程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中差生队伍有扩大趋势,受教育群体的多层次、差异大,要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要想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进行有效合理的分层教学。

3 分层教学具体做法:

3.1 分班:对新入校学生根据中考等次,采取AB班的分层方式,把学生平均分成A班(优生多一些)和B班(差生多一些)。选取语数外教师每人带AB班各一个,理化生教师每人带AB班各两个,史地政教师每人带AB班各三个,以增强任课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以便按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用不同的评价手段进行检测,从而加强对比,感受变化。不同层次的班级组成后,分层制订教学目标,就成了提高学生成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不同梯度的教学方案(包括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练习、不同的检测试卷),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层次不同、要求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各得其所,学有所长。

3.2 动态管理,不断流动:在不同层次的班级中,引进竞争机制,进行动态管理,不断调整流动。B班的同学通过努力,成绩有了进步,不仅及时通知家长,而且还要升调至A班;如果A班同学因努力不够,成绩下降而不适应A班的学习,将降至B班。这种做法的周期一般为每学期一次。为了使优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根据学生的意愿和个性智力特点我们又成立了特色班,配备了具有一定特长的教师任教,也同样进行动态管理。

3.3 分组教学:班级教学难以覆盖班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课堂上的分层教学仍然是教师面对群体的一对多,对每个学生都施以及时有针对性的反馈纠正是不可能的,推行学生之间的分组帮教、争创全优组,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这一不足。分组帮教,以固定分组为主,按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性品质进行合理搭配,混编组,突出以优辅差、生管生、生教生。每组2—3名学习好、责任心强、有组织能力的骨干作为教师的助手,分组之后排位,注意层进性以达到“以好带差”和互相取长补短。这种做法,既有利于差生学习,也有利于团结学习,共同提高,班内各科学习情况,通过“小助手”或“疑难问题征答”迅速反馈给各类教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和辅导的重点。

3.4 完善激励机制: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每个同学除严格要求自己,根据个人的能力完成所在层次内的学习任务外,鼓励人人都要向高一层冲击,超量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的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促使其不断循环上升。我们设立了“个人达标率奖”、“提高幅度奖”、“超量完成任务奖”,对互助帮教小组设立了“最优小组奖”、“小组成绩进步奖”、“难题解答奖”;年终评优向最优组倾斜。让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与小组荣誉挂钩,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学生任务,共同提高。

4 对教师的要求:

一、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考虑如何以最合适的方式和教学方法,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二、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基础和兴趣等,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坚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三、严格要求,抓好养成教育,强化班风和学风建设,适时地授学生以学法,启动每个学生“我要学习”的动力。四、做好学生评价和日常学习行为习惯的监督管理,重视过程,利用好结果。

总之,分层教学让基础差的学生备受鼓舞、重建自信,激励他们张扬个性、超越自我。对他们来说,情感的交流、自信心的获取,以及自主性的增强、创造品格的培养等等,远比考试成绩的提高更重要,也更可贵。任何一种办法或措施都有其两面性,我们的分层教学只是在摸索中前进,很不完善,希望能跟广大同仁们共同商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唐卫海 刘希平著《教育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 陈孝彬主编 《教育管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分层教学范文第6篇

一、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总会因为智力,主观努力,学习习惯,家庭的熏陶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慢慢产生差距。时间越长,差距也就越大。而这个差距的拉大也将使学生最初英语学习时的兴趣与热情减退。

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素,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以“统一化”教学方法为主,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阻碍,降低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很难把握和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常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中间部分的学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习惯于满足现状,导致不管哪一类学生都很难从学习中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英语教学质量难以实现大面积提高。

学生的这种差距使得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好这些“吃不饱”的优等生,和那些“消化不了”的落伍者。为了尽量克服这样的弊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用,这是我们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尝试着分层教学,在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差异,使更多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的思想来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重点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理想状态下,分层教学应从课堂做起,延伸至课外。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性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新的热点课题。英语教学的实践证明,许多教学方法在某一方面或某个层次上的效果明显,同时,这些教学方法的效用只是局部地参与解决教学问题。因此,教学方法需要得到整合优化,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法包揽天下”的局面。

三、分层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进度划一,教学内容划一,授课方法划一”的“三划一”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就迫切需要英语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起点低,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的作用。

四、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最优化”是指“在一定领域、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的衡量标准是: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该时期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可能的水平。我在教学中也尽量向这个标准靠拢,尽可能让教学过程最优化。以最小必需的消耗,取得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从现有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所能获得的最佳效果。

1.按规律观察,科学测查,将学生分层

要分层教学就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有的放矢。我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练习的情况,把全班分成A,B,C三组。A组是那些对英语感兴趣,学习主动,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的优等生;B组学生较多,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能力,学习基础都一般;C组则是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差,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也不是很自觉的学生。我暗暗地为学生这样分着层次。

2.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将教学目标分层。也就是给A,B,C三层的人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3.课堂教学设计相应分层

根据分层教学的目标,把课堂教学设计也相应分层。

对话分层:在课堂教学中,在新授课的句型操练的过程中,我总是先让A组同学进行示范,然后让其他同学进行模仿。在自由对话时,我问C组的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前几个单元学过的,他们比较熟悉的,而对于A/B组则是相对来说是新授的较难的句子。

表演分层:在对话的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一般都会很好地分层,让英语好点的学生扮演主要角色,英语不是很好的学生就做配角,话少些,这样在表演对话时就能缩小各个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

4.评价分层

没有评价,就没有教学的尺度。分层评价是一种建立在尊重和激励基础上的评价方式。分层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的本质区别在于:传统评价是大家都站在统一起跑线上和他人竞争,超越他人;分层评价则是在各自的起跑线上,和自己竞争,超越自己。在分层评价策略上要注重激励,减少责罚,尤其对B、C层次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其得到成功的激励。对A层次学生则运用多种形式综合评价,以充分挖掘其潜能。

尝试在英语中的分层教学,帮助每个孩子有正确的定位,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上有所成就,有所突破,让他们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根据自己的个人才能,有所发展,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实到实处!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英语的分层教学我还要继续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努力,根据学生的差异来组织教学,让每个人都能在英语的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理论和实践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W”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心理学研究依据.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

3.教育教学实践依据.

鉴于上述原因,本着“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负责”的态度,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及教学现状,切实开展教改实验,探究“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

三、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无论任何方案,免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而实施分层次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条件.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作为合格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民主的教风,要敢于承认工作中的不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注意信息反馈,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三个层次分层.

3.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1)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订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2)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3)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4)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四、“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1.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又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五、“分层次教学”的启示

分层次教学的目标、预习、课堂、作业、考核、辅导等层次化固然重要,但还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②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③只重视部分优生,忽视全体学生;④学生层次分明,教师教法单一;⑤缺乏思想引导,学生心理负担过重;⑥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对这些不利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

分层教学范文第8篇

一、分层教学的迫切性

1、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和层次性需要实施分层教学。从这些年的招生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招收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存在着参差不齐的多种层次。有的学生理论知识强,但动手能力较弱;有的学生理论知识薄弱,但动手能力有教大优势。因此,针对学生实际分层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2、降低学生流失率和提高学生成材率需要实施分层教学。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不同促成了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统一化的教学要求加大了课堂管理难度和学生流失率。因此,针对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优势特长,促进各个层次学生发展和成材,是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重要保证。

3、提高毕业生对口升学、就业率需要实施分层教学。坚持以社会需要和教育改革为导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优势的不同特点,进行多种层次和发展方向的培养:一部分有教好理论知识、有志向参加高考的学生,则重点强化文化课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为他们参加升学考试,走进高一级学校深造打下坚实基础;一部分因各种原因而立志选择就业方向的学生,则在合格的基础上按行业标准注重专业技能熟练和动手能力的强化训练,增强应岗能力、转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将来就业铺平道路。

二、分层教学的可行性

1、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教师提出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也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教会全体学生,这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的原则。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的理想境界。

3、分层教学能使得尽可能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减少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助于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

4、分层教学可使教师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便于提高学生能力,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服务回报社会。

三、分层教学的实践性

1、学生分层。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优势和学习需求不同,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层次。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通过综合评价、动态分析,给每一名学生建立尽可能详尽的档案,并建立以优点为主的整体评价体系,分析潜在的优势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既是科学、合理的分层先决条件,也是调动每位学生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基础教好,学习主动的为A层;虽有学习主动性,但是基础较差的为B层;基础差,又不愿意学习的为C层。但这个层次只在教师心目中有个清晰明确的概念,不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只是便于教学时分层施教,分类指导。

2、目标分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各层次的需要和要求作实际分析,根据教材大纲的基本要求和各层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按不同层面确定分层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学好大纲,吃透教材,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特长等不同方面的特点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注意知识内容和学习水平层次相统一,从而制定出同标异步或异标异步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达到相应的目标。

3、分层施教。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施教是很麻烦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主要是要转变教学观念。一是要切切实实地树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是学生体现个性差异、创新意识和独立操作的舞台的观念;二是要把指导渗透到整个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在课堂上对优生则要鼓励其质疑,提出创新性问题;对差生要求能回答“提示”的问题。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宏观指导,对个性问题个别指导,通常可在学生自学时有针对性地巡回检查,教给方法,指出错误,及时辅导,使其自我调整,逐步发展。

4、分层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主要方式是通过作业和测试。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方面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教师可多设计作业类型,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合适作业,多会少做,少会多做。测试也采用分层,分别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出题并做出答案,分A、B卷,由学生自主选择。另外,对差生允许开卷测试,目的是让其学会。

分层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 班级授课制 理论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86-01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一、分层教学的模式

在我国,分层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十几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

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分层走班模式。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C、D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

4.“个别化”学习的模式。“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

5.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

6.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这种模式多限于职业教育。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分成升学班与就业班。升学班更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就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二年级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并合格后,学校又给学生提供第2次选择,升学班进一步强化文化课与主要专业课,而就业班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

二、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

3.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

三、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对其工作的难度应当有充分的估计,且认真加以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有以下一些问题:

1.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保护”之下,任课教师又不能保证全员性管理,学生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尽到责任。新的分层管理中加入了动态调控,将淘汰制变成了自我选择制。

2.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对家长来说是“没了面子”。可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一定要客观地宣传其有利的一面,同时提醒学生或家长,做好顶住压力的思想准备。分层应以学生能否取得进步为判断得失的标准。

3.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四、结语

分层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 地理 分层教学

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爱好和爱好。可见,以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为前提,进行教育教学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所一贯崇尚的,也是今天我们教育教学所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而分层教学的实质也即因材施教思想。那么,如何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做好分层教学呢?

1、对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实施的第一步就是对学生分层。按什么标准分层?怎样分层?这是分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落实地理课分层次教学,分层之前,要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分层并不是人格的分层,而是暂时学习个体差异的分层,是为了更有利于学习的分层。然后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做好分层的准备工作,一般分为A、B、C三个层次,各层次人数的比例大致以20%:60%:20%为宜。其中A层是后进生层,即各方面都相对较落后的学生。B层是中等生层,即基础知识一般,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是优生层,即地理基础知识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各层次作适当的调整,保持动态平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用竞争激励机制,使学生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气氛。

2、对教学目标分层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认知目标、理解目标和运用目标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层次分别制定课堂教学的A层目标、B层目标、C层目标。

例如初中地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教学目标可进行如下分层:A层目标:把握主要铁路干线(五纵三横)的起止点和重要铁路枢纽的分布,即是识记目标;B层目标:在掌握C层目标的基础上,能够绘制主要铁路干线示意图;C层目标:在掌握B层目标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铁路干线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如旅游、运输选择便捷路线)。实施这一环节应注重,各层次目标虽然有差异,但也只是反映同一教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各层次目标之间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阶梯,使低层目标学生也可向高层迈近。

3、对课堂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精心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力争激发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不同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均有所提高,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分层包括:

(1)教学内容设计的分层。一方面,教师上课时要按照教学大纲中指出的要求,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读图技能的训练,尤其是中下层学生的训练;另一方面,尊重学生存在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和扩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2)课堂教学方法上分层。分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A层学生,我们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多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及时复习知识点,并重复巩固;对于B层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并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于C层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指导他们适当的阅读课外知识,这样注重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技能。

4、对作业分层

可以依据各层次的目标和课堂教学,进行“量体裁衣”设计等级化作业。每次课后作业分三类题目,一类是必做题,题目深浅适中,难易适度,A层学生经过努力也可独立完成。二类是自选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A、B层学生可选做一些题目,C层学生则全做。三类是思考题,有一定难度,B、C层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做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既可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了少数“尖子生”。而实践活动题如:调查报告,小论文,模型制作等,可以让学生结对,自由组合共同完成。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5、辅导分层

课堂学习时间只有四十分钟,而每周只有两个课时,所以课堂上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要提高教学质量,功夫还得花在课外。针对B、C层的学生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发展兴趣班、地理园气象观测小组、天文小组等课外活动来提高能力。针对A层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下、自习课等时间进行辅导,让部分优秀学生成立帮教对子,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6、评价分层

同一节地理课,有的同学学习起来感到很轻松,有的同学却望而生畏。这是因为有的同学学有余力,学习的潜力不断充分开发,而有的同学却连学习的信心和勇气都不足。因此必须坚持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发动学生尤其是A、B层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并对他们表现出来的情感和积极态度及时给予表扬;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也能分享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班级授课制所出现的一些弊端,但教师在分层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分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角色。作为设计者,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在教授教材内容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在布置学生预习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怎样学,明确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发现问题要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点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化。

2、注意各层学生在分层教学中的心理差异。底子好,能力高的学生相信每个老师都喜欢,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不能避免有参差不齐的学生出现,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自尊心强,比较重视自己在同学面前的表现,不服输。

2、分层教学不是分开教学,教学过程不能偏重某一层,而忽略了其他的层。分层教学的准备过程是比较繁重的,而且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则有可能将分层教学变成了分开教学,这是违背了分层教学原本的旨意,犯了分层教学的大忌。

总之,分层教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人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符合教学的阶段目标性,体现了素质

上一篇:施工图论文范文 下一篇:写作训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