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策略与实践

时间:2022-08-23 02:18:57

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策略与实践

[摘要]高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由于人数众多和学科的特点,导致学生专业实习环节的困境。系列模拟实践活动组织管理简单,而且可在校内大规模举行,能促进教学相长和协作性学习,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系列模拟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策略、实践及绩效评价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知识理论;内隐知识;技能培养;策略;实践

[作者简介]张日新,中共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马安勤,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广东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170-03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经管类专业成为扩大招生的大户,人数的急剧扩张,给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带来极大的挑战。

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获得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而学到专业知识并能做到学以致用,则是对人数众多的经管类专业学生教学的一种极大挑战。现代知识理论将知识分为外明知识和内隐知识。外明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指能够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传达的正式和规范的知识;而内隐知识(Taeit Knowledge)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沟通、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难以与他人交流和共享。同时,外明知识对隐性知识一定程度的抽象和概括,上升为公式、规律、理论等,并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从而使其容易表述和交流。实际上任何知识都含有内隐的维度,外明的成分是客观的、理性的,而内隐的成分是主观的、经验的。

从一般特征看,知识具有以下特征:实践性与客观性、隐含性与主观性、共享性、不可逆的重复使用性、新陈代谢性等。知识具有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会发生变化。

学者们对两种知识类型的划分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实际上任何知识都含有内隐的维度。Leon-ard等人用一个连续体来描述知识:在连续体的一极,是完全内隐的,存在于人的大脑和身体中下意识或无意识的知识;而在连续体的另一极,是完全外明的,或编码的、结构化的,可以为他人所获得的知识。大多数的知识存在于这两极之间,外明的成分是客观的、理性的,而内隐的成分是主观的、经验的。按照这种划分,知识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内隐知识。内隐知识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与行动密切相关。(2)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自用性,是人们达到价值目标的工具。目标的价值越高,这种知识支持获得目标就越直接、越有用。(3)通常只有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从干中学,要靠自己去获得,是不能言传的知识,是在最低环境支持条件下获得的。知识的一般性特征是其默会性,外明知识仅是人类知识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知识是默会的、隐于实践中的。

与其他学科相比,经管类专业的知识内隐的成分比较大,如何使内隐知识显性化,知识理论告诉我们实践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提高经管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掌握大部分隐于实践中的知识,教学实践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拓宽实践渠道。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教学实践表明,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实践具有很大综合性,只有接触过企事业单位内部多个部门和多个岗位的业务活动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在时间安排和具体操作上对教学和实习单位都有较大困难。而且经管类专业学生人数多、实习经费少、实验课少,社会工商各界考虑到商业机密、生产效率等自身的利益,很难大批量地容纳学生去实习,学生专业实习难以有效开展。如此一来,不少单位出现了不情愿接待经管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实践的情形。即使有些单位碍于情面不得不作出安排,也只是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充当跑龙套、打下手的角色,实习基本上是在走过场,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培养和锻炼,经管类专业实践环节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起来。

二、经管类学生技能培养的策略

通过有效的组织而在校内即可完成的实践活动,将内隐知识显性化,成为经管类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提高的重要途径。模拟实践法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办法,模拟实践法是指利用一定手段和模式,将经管活动的具体工作进行高度提炼,通过一定手段和形式逼真地再现于特定的实践场合,人为创造某种经管活动的仿真环境,使学生在比较接近真实的情形下,亲身体验实际业务流程,在群体实践活动过程中,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在实践中巩固知识,达到获取和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

系列模拟实践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模拟实践集约化、系列化,校外专家和教师参与指导下的系列模拟实践活动。系列模拟实践活动可以使专家或教师在系列实践活动过程中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学生在集体实践活动过程中得以学习获得。系列模拟实践活动还能促进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符合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一种学习方式。

整个模拟实践活动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育改革思路。由学生党支部、团委或学生会组织系列模拟实践活动,学生自愿报名参与交易、自愿选角色扮演,公平竞争。各项模拟实践活动的规章制度均由学生参考实际自行订立并逐年进行修订,各项模拟实践活动的工作人员也由学生自己推选,搞宣传、拉赞助、聘专家全由学生亲力亲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模拟实践中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为担任活动的幕后策划和顾问,或直接扮演由学生聘请的专家、资深证券分析员、教练、评判团成员。

实践表明,系列模拟实践可以培养经管专业学生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全新的现代观念,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以及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和认知能力,一定程度上代替较难开展的校外实习活动,弥补现行实习条件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经管类学生技能培养的实践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1993年以来率先开展了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系列模拟实践活动,探索教学新方法,经历了多年的运作,模拟实践活动的设计越来越完善、制度越来越规范。

1.系列模拟实践活动的时间保障。在本科学生培养计划中,每学年安排10~15天的时间用于学生系列模拟实践活动,称为经管科技活动节,学生本人有选择地参加系列模拟活动的其中几项,也可全部参与,活动结束后,写出活动总结。教师根据参与活动情况和书面活动总结给予评定成绩。学生在四年的培养中,共可参与四次系列模拟实践

活动。

2.在活动举办的方式上,实行了跨院校联合举办的方式,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活动的组织上,采取由学生组织、教师和校外专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发挥及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在活动的手段上,利用了计算机、多媒体、高校互联网、IBID网站等先进手段,有利于推进高校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实践活动实施成本相对较低。从环境模拟条件看,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实践活动用房不需要有太高的要求,一般只需具备基本业务气氛即可。从设备角度讲,主要实验设备是计算机和服务器,而目前的高校机房普遍配有数量较多的计算机,学生利用模拟现场现成的计算机就可直接进行上机模拟实践,还能提高经管类实验室的设备使用率。

3.实践活动的运作与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参与空间,如高校联网模拟金融市场可以容纳1万学生进行模拟股市的训练,为学生提供零风险分角色锻炼机会,学生只需投入几块钱,就可到股市中大显身手。模拟创业设计大赛能综合运用经济管理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程知识,制作商业计划书,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此外,实践活动通过吸引校外相关专业学生和本校外专业学生的参与,为学生间交流、沟通提供平台,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4.开展各种模拟实践创新活动。经管学院开展和创新的模拟实践活动主要有:“高校联网模拟金融市场”、“ERP沙盘模拟大赛”、“校园模拟拍卖”、“商务模拟谈判”、“模拟创业设计大赛”、“模拟营销策划大赛”、“商业银行CI策略”、“模拟招聘”、“跳蚤(二手)市场”、“电子商务大赛”等,这些模拟实践活动可在校际之间、课堂之外进行,其组织形式新颖、方法独特、手段先进。

模拟经济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与经济、金融、贸易实际较为接近的环境,提供了学生发明创造的条件,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研究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实习经费少、联系实践单位难的困境。

四、系列模拟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

系列模拟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可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企事业单位评价、过程评价和学生毕业跟踪反馈等不同类型。但无论何种方法,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和统计数据显示,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评价、学生群体表现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毕业跟踪反馈和企事业单位评价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从两个方面进行。(1)行为能力及发展状况。主要包括:活动方案的制订状态,要评价学生制订活动方案的能力,活动方案本身的合理性程度,活动方案的具体化程度等;活动过程的具体行为方式,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如行为的合理性,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具体的操作方式,参与实际情境的深度,具体材料的搜集情况等;活动的总结情况,要评价学生的活动报告。(2)态度、情感、价值观发展。主要涉及行为所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状况;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生各种良好思想意识的发展状况,如服务意识、效率意识、社会责任感等。

2.学生群体表现评价是以学生群体在校期间的表现、学风、就业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得出的评价及通过本校内学院间学生的对比和不同学校间同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结果的比较得出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毕业跟踪反馈,采取的方式是随机抽取参与模拟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学生谈感受,待毕业后进行跟踪反馈,以获取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专业技能的发挥和表现,通过连续三年的数据得出系列模拟实践活动的绩效评价。

3.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正确认识到当前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弊端所在,通过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不断改革探索,才能确实引导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优良的个人综合素质、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大学毕业生。通过系列模拟实践活动,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结合专业进行模拟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经济管理学科各种知识的认知能力、金融与贸易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对学习的创造能力和工作的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在国内和国际上有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展模拟实践活动,探索教学新方法,对提高经济管理学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上一篇:论和谐教学理念的理论依据及本质要求 下一篇:案例在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