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根 生活是源

时间:2022-08-22 02:21:37

数学是根 生活是源

【摘要】 生活是学习知识的源泉. 教育必须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不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写道:“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对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探索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生活与空间、时间、数、量、形等都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的见到数学的身影. 而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中把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各种数学知识点,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去学习数学,并把所学到的反馈于生活,从而达到能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这一目的.

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将已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呢?这是值得数学教师思索与研究的.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注重的是书本知识的灌输和书面知识的练习,却忽略了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学习的理论知识脱离了实践应用,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性,这是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十分不利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来开展课堂教学,把数学学习赋予到生活中,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时时用数学,进而促使学生通过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环境

生活中的花草树木,玩具设施,高楼大厦等都是学生学习的素材,信手拈来,即可实现教学的生活化. 例如,让学生统计自己所在小区的每幢楼的编号,从而让学生认识建筑物所在的位置,认识方位,感受不同物体的位置. 又如,让学生数一数家里客厅铺的地砖的块数,和父母比一比身高、体重,分一分家里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从而对学生进行分类、排序教学. 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不断思考,不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二、以教材为依托,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教学离不开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用教材,尽量把书本上的知识点融入于生活,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自行发现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各种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把各种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形成体系,尽可能的改变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枯燥无味的认知. 把数学做成“生活”的数学,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它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知识.

例如,在进行“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统计新建校园里栽种树木的成活棵数,一共栽了100棵树,其中成活了90棵. 从中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有些问题是他们所学过的,可以让他们自己解决. 最后告诉学生:“这批树的成活率是90%. ”从而引出“成活率”和“90%”的含义,再让学生思考并交流. 如此教学,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呆板的百分数教学内容从数学课本中走了出来,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随时能接触到他们在书本中没出见过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和课本有着紧密的联系,还富有挑战性和现实性. 老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可以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的认识”时,这样引入:出示一个没有安上轮子的自行车,首先用正方形做轮子,问学生自行车好不好看?学生回答:“好看却骑不动. ”我再换上椭圆形的轮子,同学还是不喜欢,因为在平坦的路上骑也会颠簸不平. 最后我再换上圆形车轮,这回学生满意了. 这样,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下,既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动手实践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例如,在教学“认识面积”这一内容的第二个环节“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中,可以先让学生比较几个面积相差很大的平面图形,学生可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通过眼睛观察就能比较出物体面积的大小;接着再出示两个面积差不多大的正方形,追问这两个正方形的大小一样吗?看来用眼睛观察不行了,你有别的方法吗?这时通过讨论就有学生想到:可以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大小;最后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同时请学生各自拿出事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学具: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透明方格纸),继续追问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用刚才观察或重叠的方法还行吗?你有什么方法?学生意识到前面的两种方法都无法比较,这时引导学生借助“方格纸”这个工具比较大小,数出了小方格的多少也就能比较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大小了,这样也就把面积量化了. 在该教学中,学生得出的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运用归纳的方法,最后总结出了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有观察、重叠、数方格等. 通过实践操作,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也使学生更加科学的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该不断努力探索,发掘生活中的数学材料,使之成为联系课堂教学的纽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将教材作为教学的基础,为学生营造一个熟悉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上一篇:税务筹划风险相关问题探析 下一篇: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的作用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