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的时空观浅论

时间:2022-08-22 08:29:51

古典园林的时空观浅论

0前言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巧妙的布局、高远的意境,对世界园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今人之论“园林”,多论山石花木,池鱼之妙,而于屋宇、堂榭、建筑布局言之甚少。本文则试于传统文化时空观念的角度切入,探索古典园林中建筑布局的思想主线。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空观

1•1阴阳五行的时空统一观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曰:“无极生太极,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两仪”即指“阴阳”,古典时空观中,时间和空间皆不离乎阴阳,故时间也统一在阴阳的变化中。其变化的属性就叫“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在五行的层面,时间空间得到了统一(见图1)。东方属木,是方位的属性;东方又代表春天,又有时间的属性;同样的南方为火,为夏天;中央为土,为长夏;西方为金为秋天;北方为水,为冬天。这样,不同的空间也有它不同的时间属性。因此,时间属性通过“五行”的归类,揭示了它的空间特征。

1•2五行的时空特点

木性属东方,属春天。古医典《黄帝内经》中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春气之应也;养生之道。”春天属木,是初生之气,万物开始荣发,如早晨之日出东方,阳光初现,对应着空间相对曲折狭小,但有扩大生长的趋势;火性属南方,为夏天,《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天为火,是阳气盛大之象,如中午之太阳高悬于上,阳光充足,对应着空间是极为宽阔广大(土性属长夏为四季之衔接,分于四季之中,不独立一季);金性表西方,为秋天,《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秋天如傍晚,阳光渐收,对应空间肃敛,狭长高耸,而且有收缩的趋势;水性表北方,为冬天,《经曰》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冬天万物收藏,阳气潜降,如日之夜晚,对应空间为封闭,为潜藏,为安静,也相对精小。从上述传统文化的分析中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空,是有相对应统一关系的。不同的时间状态,对应不同的空间特点和物质特点;且这种统一关系,大则天地,小则一屋一园,皆可在不同的层次无限细分。(这点对于中国古典园林布局中,大园套小园层层递进的状态,有着极深远的影响意义。)中国古典园林中往往从大门、到居室、到花园、再到不同的庭院,这些流动的路线中,往往建筑围合的空间也呈现不同的空间形态,并且建筑的类型也有所区别,这点与时空统一的哲学观念是一致的。

2中国古典山水绘画中的时空观同样的时空观念,我们可以在中国古典绘画中看到相同的痕迹。下则试观“关仝,荆浩”等名家之笔意以阐画中之时空统一观念。

2•1五代关仝《秋山晚翠图》画名“秋山晚翠图”,知时间季节为秋季。按上述,秋季时令,万物收敛,阳气下隆,空间也肃降;所以石山的布局遍满整个画面,只留出很小的天空在画面上部。再看画中清泉细流于远山而落,无飞瀑积潭之雄势,正应秋燥水收之义。

2•2明唐佰虎《杏花山馆图》杏花开于二三月间,可知画表之时为春天。春则木气升发,万物以荣,故花繁叶盛。观全画构图虚实各半,松木高山归于左,属东方为木,有东方左升之势;右侧江山平远,气势渐开,喻春之朝气蓬勃,空间有扩大之势;画前茅屋杏花,小桥流水,极尽春气之曲折润泽,春意昂然。时、空、物在此画中有极好的统一表现。

2•3明仇英《莲溪渔隐图》“莲溪”为名,点出莲开之夏令。夏令天热水满,树林繁茂。见图中布局虚多而实少,符合夏令阳气升腾,空间广阔之象。画中水满平远,远山云雾缭绕,知夏季雨水充足,空中热气蒸腾。近景,人物依稀,林木繁茂,渔舟出入其间,知物产之丰富。故画中,时、空、物也统一宛然。

2•4《雪景图轴》巨然之作雪景为冬之时令,观画之结构与关仝之《秋山晚翠图》相似。画中雪山满幅,天空狭小,空间万物较秋天更为之收缩而潜藏。画面近景树木枯凋,水泽干涸,远处楼阁映掩,路上单骑归家,天地一片萧索潜藏之意,符合冬天的时空特点。以上浅举四例,可知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时空观念与传统哲学中的时空观念是一脉相承的,时、空、物都有对应的统一关系。春夏秋冬的时令变化也对应着空间的“生,长、收,藏”变化。这种时空统一的变化之理用于园林的布局,则园林能师法自然,得自然之精巧矣。

3江南园林建筑布局实例分析

3•1拙政园

拙政园位居江南四大园林之首。现存之拙政园分东园,中园,西园。其中东园,西园是今人再造,所以拙政园仅取中园旧制以论之。拙政园中园,地呈方形。从空间的角度看,如果以空间宽大为“阳”,建筑物为“阴”的话,园中空间的总体布局则呈现出“阴阳互抱”的关系。其中东北方,空间开阔多树林水面,而水中有山有亭,是“阳中有阴”;西南方多建筑,亭,廊,洲,堂林立,而中有水道隐约,可谓“阴中有阳”,与太极阴阳图对照则不难发现其神似之处(见图6)。从时间的角度看,随着游客的游览历程,可以形成一条时间流线。而伴随这条流线从南到西,从北到东顺时针方向也出现一条空间的流线。这两条流线所代表的时间与空间是可以一一吻合的。

3•1•1“春生”

“春生”的概念先从南面的入口说起。入口,可解释为园林空间的开始,从时间上来讲也是四季的开始,故入口从时间属性来说是“春天”,从时空统一的角度看,其空间必然会带有春天空间的特点。从平面图我们看到,入口处廊道曲折,透过廊道的漏窗,只看到假山障目,透过廊道的漏窗,只看到假山障目,难窥园中真容。待转到,“松风”,“清华阁”处,空间才渐渐开朗。视线穿过层层的廊道,才隐约看到“香洲”、和“远香堂”等建筑,真如诗中所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处空间的变化,从狭小曲折,到渐渐明朗,正是符合春天的空间特点。而建筑采用,廊道漏窗,与“阁”的形式,使空间围合半开半闭,也正利于“春天空间”的塑造。

3•1•2“夏长”

“远香堂”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园冶》言:“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倘有乔木数楼,仅就中庭一二。”远香堂之定位可谓尽得其妙。堂名取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又于水中遍植莲荷而得名,是空间最开阔的地方。建筑临水而建,单檐歇山顶,高大宽敞,堂内无柱,屋角斗拱飞,极其灵动,四周为玻璃镶嵌的落地明罩,剔透玲珑。符合夏令的建筑空间特征,开敞明亮。《园冶》中曰“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所以选择堂之建制是非常符合此处的时空特征的。从远香堂拾桥而过,为“荷风四面亭”,此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产于荷池之上。故名“荷风四面亭”可谓夏中之盛夏矣(见图7)。

3•1•3“秋收”

盛夏之后,时间归之于秋,故此时空间逐步归于收敛。从“荷风四面亭”,往北,建筑有“见山楼,雪香云蔚,梧竹幽居”。“见山楼”,以面山临水而得名。山楼位于北面狭长水面与南广阔水面的交接处,也喻意为夏与秋之交界处。故于楼中所见,则如关仝之《秋山晚翠图》满目所及皆为山水(见图2),空间有收敛之象;《园冶》曰:“重屋曰“楼”:言窗牖虚开,诸孔凄然也”。故楼之于堂其围合感已经加强,正应秋气之收敛。而楼高则可登,秋高而气爽,重阳登高正合秋令之义。梧竹幽居,处东长廊之侧。亭有联曰:“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对联名点明主题,“幽居”之位正处于动静转折处,即由秋步入冬之位。故其“居”的形式,本体为亭而又与白墙和门洞结合,以表空间收缩的趋势;旁边更植梧桐,翠竹,深秋叶黄之时更显幽深,吻合深秋之义。

3•1•4“冬藏”

从梧竹幽居沿廊而下,渐渐空间进入收藏,即时令也入冬天了。反映在布局上就形成了枇杷园。枇杷园为拙政园中的园中园。此园以玲珑馆为中心,北有半窗梅影和绣绮亭,南有嘉实亭,两亭之间连廊飞架,云墙蜿蜒。此园封而不闭,东有长廊相接,西有月门通外。西北角更积石为山,上建绣绮亭以沟通内外之观。此处空间围合,符合冬天空间的收藏特性。又有亭门窥外而出入,空间藏而不僵伏含生机。玲珑馆是枇杷园中的核心建筑。“馆”,《园冶》中曰:“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故为待客别居之所。可居之屋正合“藏”之义,故建筑以木雕窗围合为主,玲珑剔透;内堂厅正中上有匾书“玉壶冰”三字,可谓点睛之作也。此园冬藏之义得以昭彰方无遗。枇杷园中种植以枇杷,梅花为主。枇杷开花于10月到12月故在寒冬可以赏花。梅花迎雪而开,为冬寒中之生机,比喻冬去春来。因此,时,空,物三者又统一起来。枇杷园之为园中园,其为园者必又具园之阴阳二性,从此可知阴阳无限细分之妙(见图7)。

3•2狮子林

狮子林平面成方形,东西向稍长。其布局东南多山及构筑,西北多水与廊道。中部以水池为中心,堆山建室,架桥设亭,有“咫尺山林”之意;狮子林之名闻于世得于湖山奇石,洞壑深邃。其筑之巧不亚于建筑,故与亭台阁多布于园东侧,而池沼飞廓多成于西,东西空间阴阳互抱,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与拙政园之南北互抱极为相类也(见图8)。狮子林入口廊道层层递进,曲折通幽,终于复廊、修竹阁。空间由小渐大。其中又以复廊为妙。一墙之隔,分内外之廊,内廊窗于内庭与“雪立”相顾;外廊则窗于外与“凝晖”相盼,如春光之乍现,春晖之初凝,应春令之义。自复廊或沿廊绕池而走,达池中观瀑亭荷花厅,空间顿成高下之势,池宽山奇,泉瀑飞泻,莲荷亭亭碧于厅部,一片生机蓬蓬勃勃夏日景象,此间则为夏令之应(见图9)。自复廊登石山,则可得奇石之观,洞空邃之妙。更于登顶处俯瞰全园,山水之妙自得其间;从石山北面可接“见山楼”,山与楼溶为一体,拾级而下,西则可达荷花厅,东则至“指柏轩”。“指柏轩”松柏植于前庭,开门见山,空间静逸,此应秋令之收敛也。从“指柏轩”沿东廊而下,则为三庭二进之堂室,经“园涉成趣”归至燕誉堂,此间为高墙深居,以应冬藏之令矣。

3•3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南十全街,占地公05公顷,始建于南宋,曾租为近代国画名张大千之居。网师园为四大名园之最小,如清代学者钱太昕评论“地只数亩,而有行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尘,而有云水相忘之乐。”(见图10)网师园之建筑布局分宅第与园林两部分,宅第则为前后三进(后二进为按旧制复建)属于高墙住宅,分别为轿厅、大厅、花厅,按住宅之制式建造。园林建筑布局围绕中心水池为中心,沿周边布置,其布局疏密分布与留园颇有相近之处。建筑,布置于园的南北两端,中央为荷池。东西各有一园独藏。南北以廊道贴壁相连,更有“月到风来亭”俯览全景。园林建筑布局,自“壁廊”、“道古轩”而春生;到“集虚斋”、“风来亭”而夏长;“射影”,“琳琅”之秋收;东西二园之冬藏;则园小而四季而存者也。细与留园参之则个中变化自得(见图11)。

4总结

综合以上三园的分析可知,古典园林的建筑布局无不以时空统一的观念为理据。“春生”的时令,空间曲折而渐明,常作为入口的空间使用,而构筑每每配以廊壁、洲、阁、轩等半开半合的构筑,以尽空间隐约渐开之妙;至园中腹地,多叠石堆山,挖池养莲,配合厅堂宽阔平正之筑,以应夏长之势;及园中之园,则云墙飞绕,天井洞然,或馆、或居,或轩或屋,皆为围合式,可居可静之建筑,以应冬藏之时也。夏与冬之间,多为廊、阁、山亭,隐于山林而连贯冬夏,或动或静,是秋收之意。故一园之内一时之中得四季之景,又合于天地四时的变化,则景色也变化无穷矣。

故知我国古典园林布局,其骨在建筑,山池为血肉,古木繁卉为皮毛,而其间精神,皆显于开合之间,合乎阴阳四季自然之妙。究其巧妙之根源,实为天人合一,时空一如之哲学思想于园林中之体现。今吾辈欲继承发扬我国之园林者,若不独醉于山石,池鱼之风光,而兼得建筑布局之精妙,则可形与神俱,悦观者于无言矣。

上一篇:论述园林小品的分类及用处 下一篇:中职园林建筑教学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