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健康指导

时间:2022-08-21 07:22:37

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健康指导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7-2647-0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我科于2005年1~12月对146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口腔颌面外伤患者146例,男116例,女30例,年龄5~63岁。

2 健康指导

2.1 心理指导:患者因突然受伤无思想准备,多有恐惧心理,有的对疾病缺乏认识,担心面部畸形,对生活失去信心。应及时向其及家属解释,恰当地介绍治疗方案、效果及注意事项,全面了解自己的病情,同时有效地解除疼痛,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对于颜面畸形影响功能和美观的患者,护士应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的影响使患者得到安慰、温暖,减少顾虑,增强信心,同时告诉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愈合不利,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

2.2 病情观察及护理

2.2.1 :根据病情采取相应,对于病情稳定未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应采取半坐位,以减少出血及颜面部水肿,并可增进肺部呼吸运动,利于咳嗽和吐出口腔的分泌物,避免发生肺部并发症。口内分泌物无法自行吐出时应及时吸出,并防止血液及口腔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如出现舌后坠,用舌钳将舌拉出,或用4号缝线贯穿全层舌组织,将舌体前端牵出口外,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2.2 病情观察及护理:颌面部损伤时,常伴有脑损伤及其他部位的损伤,如四肢、脏器、脊柱等。受伤早期应密切观察神志、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等,还应询问有无昏迷史。脑震荡的昏迷间隙较短,常是数分钟至10余分钟。伤情较重的脑挫伤则昏迷时间长,可持续数小时、数日,甚至数周、数月。颅内血肿引起的昏迷,常有中间清醒期。颅底骨折时,脑脊液可从鼻孔或外耳道流出,应注意不能用棉花填塞并绝对卧床休息。

2.3 创面护理

2.3.1 对暴露的伤口,应经常保持干燥和清洁,随时拭去伤口渗血及分泌物,用红汞擦洗伤口1次/天至创面干燥,保护创面愈合,对于化脓性的伤口,先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浸透脓血痂,并将脓痂彻底清除,再用1%碘伏液反复擦洗伤口,而后在伤口上敷盖浸透碘伏液的纱布块包扎,换药1次/天。对于包扎的伤口,应注意保持敷料干燥与清洁,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及进食时浸湿敷料而污染伤口,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敷料。

2.3.2 预防伤口感染:因颌面部窦、腔多,腔窦的温度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尤其是开放性骨折,外伤后容易感染,感染的伤口给患者造成终身的瘢痕,所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是首要措施,同时伤口应避免摩擦。

2.3.3 保持口腔清洁:口腔颌面外伤,特别是颌骨骨折、颌间牵引固定的患者,由于缺乏正常的咬牙合功能,口腔的机械作用受到影响,口腔渗血、分泌物、唾液和食物残渣的滞留增加了口腔的不洁和口腔炎发生的可能,因此应及时清洁口内细菌。口腔周围的伤口,吃饭时应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污染伤口,同时饭前饭后要冲洗口腔,清除口内食物残渣和伤口内分泌物。根据病情可行漱口、重力冲洗或口腔擦洗等以保持口腔清洁舒适。

2.4 饮食护理:颌面外伤患者常因张口困难,咬牙合错乱,局部疼痛,不能咀嚼食物,尤其是咬牙合间固定的患者进一般饮食都困难。这些患者多数胃肠功能均正常,食欲好,为了促进伤口愈合,应采取多餐制,给予患者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质流质饮食。可根据病情采取管喂或吊瓶管喂,对伤情较重,口腔内有伤口,不宜经口腔进食者,可采用鼻饲法。在喂食过程中,要耐心、细心,顺着患者吞咽的节奏缓慢喂食,切不要喂食过快,以免发生呛咳。喂食过程中还应注意饮食的冷热。

2.5 出院指导:(1)注意保护创面,避免刺激刚刚愈合的创面,避免日光照射,防止疤痕增生及色素形成,对于疤痕增生等影响美容者可待疤痕稳定期行整形手术。(2)对于骨折行普通钢板固定者须根据医嘱按时行钢板取出术。(3)门诊随诊。

收稿日期:2007-04-16

上一篇:预防脑外科术后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护理 下一篇:发热待诊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