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白描研究

时间:2022-08-21 08:36:42

传统白描研究

白描是以笔墨勾勒,不着颜色的绘画,是完全的线的艺术。白描线条因其具有造型、表情、审美的三种功能,而赋予它神奇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功能,造就了它在中国画造型中的支柱地位。传统白描的线具备书法性、概括性、写意性和表相性等特征,使其成为中国画中线的艺术的最高体现。

传统白描的线

白描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造就了中国画以线条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

中国历代名家都把线的运用放在了一个极高的高度。东晋画家顾恺之沉浸线的艺术,孜孜不倦,其人物画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畅,谓之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也有突出成就,今存有 、 《论画》 、 《画云台山记》3篇画论。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都强调外形的重要性,为中国传统白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朝画家陆探微,他改变了顾恺之用线如“春蚕吐丝”的特征,画人力求能做到“精利润媚”、“笔迹劲力,如锥刀焉”。创造出“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将他评为第一品第一人,说他的绘画:“穷理尽性,世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

南朝大家曹仲达,所画人物以稠密的细线表现衣服褶纹贴身,“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似刚从水中出来,人称曹衣出水,与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画风并称画史。宋郭若虚亦有论述曰:“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阎立本的描法描法富于变化,有粗有细,有松有紧,用笔也较顾恺之细密精致,笔法圆劲,气韵生动,线条刚劲有力,富于表现力。吴道子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

以上所举例子皆为体现传统白描在中国画中所占的艺术地位,后人将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整理之后有十八中描法,统称十八描,其实线作为绘画语言的一种,是对物象轮廓线的概括,在很多古代画论中都有所提及并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南齐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六法”,其中把线条看成表现物象的基本形式,更是重申了线条的价值。

白描线条的作用

第一,白描线条的概括性决定了它具有造型功能。线条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在造型时可以人为地舍弃一些繁杂的东西,则其要者而为之,突出其特征性的东西。

第二,白描线条的表现性决定了它具有表情功能。笔墨所产生的不同的线型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与表现特性,画家们对此肯定有深刻的体会,俗话说,画如其人,画家的个性、情感必然通过线条反映到画面上来,相反,绘画语言也毫无疑问的反应画家的情感与个性。

第三,白描线条的写意性决定了它具有审美功能。宋代文人画的兴起,白描线条被赋予了文人情节,中国画的线条和它所描绘形体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依附关系,因而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使画家可以单独的追求线的品格问题,从线的组织和构成中体现艺术家的人生观、价值观。

传统白描对现代画家用线的启示

当今的时代,艺术家的生活环境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家要体现当代文化的内涵,就必然要寻求新的方法,使线这一表现形式能更好的负载时代精神。在传统的基础上继承,创新和发展,吴冠中就是一位在中西融合上获得伟大成就的画家,他的绘画重视点线面的构成,半抽象的花草树木,给作品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带人走进一种朦胧的感动和情感的升华。

传统白描不但具有很强的书法性,而且中国书法的书写性和专篆刻的金石味对中国白描的线影响是巨大的,白描创作在书法和专篆刻的节律性、序列性、自由性以及抽象性中汲取无尽的营养。可喜的是当代画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革新,例如:著名画家陈子奋将金石味融入白描用线之中,其线条多颤笔而且跳动,且具有别样的意味,他的线描曾得到徐悲鸿先生的赞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家,其作品要反映现实,只有反应现实的作品才能打动人,画家的作品往往放映社会的最前沿,记录现代人的情感,只有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成为创作一幅优秀作品的前提。徐悲鸿的艺术都是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在《愚公移山》等一系列作品中,他的每一根线条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他那浓烈的爱国之情,人物形象真实、生动、感人,真实的反应了社会现实,所以才成就了他在中国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成功的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结论

白描以线组织画面,体现了线的艺术表现力,古人创作出线的巅峰之作“十八描”,其实每人每时每刻的思想感情都不同,在线的运用上,又会有不同的韵味,有何止十八描,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观念的丰富变化,中国画在线条的处理上,装饰性、旋律性、意象性越来越强,使得当代白描既有传统的滋养,又有现代的丰富。中国画的线的品格和表现力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具有其独特的

魅力。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邓兴势(1988-),男,山东菏泽人,新疆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研究。

上一篇:刍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下一篇:基于文化传承的丽江民俗景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