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8-20 10:03:37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实践探索

【摘 要】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牡丹江市景福幼儿园为例,分别从创造美术环境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幼儿绘画兴趣、利用示范画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以及多鼓励、少批评来增强幼儿绘画信息四个方面着手,通过幼儿园实践分析了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 审美能力 创造力 美术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166-02

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通过参与美术教育活动可以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力及动手动脑的能力。牡丹江市景福幼儿园的幼儿教师正是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发现兴趣的培养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具体阐述景福幼儿园在日常美术教学中所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一 创造美术环境,激发幼儿想象力

1.利用幼儿园内的美术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景福幼儿园每个角落里,都为培养幼儿美术兴趣做了大量的设计,如走廊上布置的大面积壁画、玻璃窗上粘贴的手工剪纸、楼梯过道中摆放的艺术家作品展示栏、幼儿画室内的知名作品等。通过这些布置,为幼儿建立了浓厚的美术氛围,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每次的室外教学课,幼儿教师在天气良好的时候都会将幼儿带到教室外欣赏园内的美术作品,同时辅助幼儿主动地观摩作品,讨论与之相关的问题。如此一来,幼儿在观赏优秀作品的时候,会产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自身创作的欲望。

2.运用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幼儿感受色彩美

虽然幼儿的内心中充满了创作美术作品的欲望,然而由于他们的年龄太小,因此在进行美术创作时还是不能够淋漓尽致地将自己的创作想法表现出来,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幼儿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幼儿策划多种形式的美术创作活动。如景福幼儿园的教师经常会带领幼儿进行染色、儿童手指画、手掌印画、棉签画、泡沫印画等活动。幼儿们参与到这类活动之中,就能够了解颜色的种类、明白活动规则,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最关键的是感知了色彩的魅力。

3.提供多层次、富有创造空间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景福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充分注重了幼儿个体差异性,在为幼儿准备材料时呈现层次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需求。当给幼儿提供这些特殊的材料时,他们会通过自己无穷的想象,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作品。例如,景福幼儿园的李老师某天在中班上美术课时,她首先引导学生尽情想象,将石头加工成不同的图案。幼儿们将石头组合成苹果、小人、花盆、小花朵、恐龙、小汽车以及篮球等图案。之后,李老师把经过上浆打磨后的瓶子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选择工具来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工具包括画画涂料、水性彩笔、油蜡笔、记号笔等,幼儿通过这些工具就能够创制出风格各异

的美术作品,如陶瓷绘画、动画人物、描线作品。整体来看,好像由复古风跨越到了现代风。此外,李老师还鼓励家长与幼儿协同合作,一起收集创作材料来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如包装纸、叶子、花瓣、橡皮泥、纸盒、饮料罐、商品包装等。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美术作品材料的收集工作,不仅能够让幼儿的创作兴趣获得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家长与孩子亲密关系的建立。

二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1.积累游戏体验,提高幼儿自我表现力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弗里德里希・福禄培尔是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学家,在19世纪,他更被戴上了“幼儿园之父”的桂冠。在他的思想中,始终推崇游戏是教育儿童、帮助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好工具。景福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们将弗里德里希・福禄培尔的这一思想充分地渗透到美术课堂中。如在主题为“画项链”的美术课中,幼儿教师首先是辅导幼儿们一起开展穿项链的手工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们学会了通过颜色的搭配能够让项链的魅力增色不少,因此在之后的正式绘画时,幼儿们就会通过自主的颜色搭配让所创作的美术作品更加有表现力。

2.引进民间艺术元素,丰富幼儿审美情趣和经验

在美术课堂里,景福幼儿园的教师们不仅为幼儿们设置了传统的染色、绘画、折剪纸、贴花、泥玩等内容,还特别加入了十字绣内容。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艺术手工,十字绣的精美形式让其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仍广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将十字绣作为美术课堂的一项内容,能让幼儿们拥有新的学习兴趣。从开始的穿针引线到后面的手工绣图,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的耐心。在家长开放日里,景福幼儿园的王老师特别向家长介绍了此项课堂内容,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和赞扬。虽然幼儿们的十字绣作品内容简单,但幼儿们在动手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乐趣。

3.安排随意的活动空间,引导幼儿塑造合作意识

景福幼儿园的教师除了为幼儿安排普通的美术活动外,还会引导幼儿们随意在地面上通过粉笔作画。地面没有了画纸的面积限制,能让幼儿们更加随心所欲地创作美术作品。在随意的空间中,想象力也一同放飞。从起初的无法应对到简单勾勒到随意创作再到协同合作、一起作画,整个过程对于幼儿们来说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是在冬天,教师们会带领幼儿们到雪地创作脚印画,这些活动都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4.通过多变的、合理的评判方法,帮助幼儿提高自信心

幼儿对家长和教师对自身的认同和鼓舞十分重视,评价结果会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想要让教育质量真正提升,需要借助合理有效的评判方法。幼儿所创作出的美术作品没有品质上的分别,教师应该站在鼓舞的立场上对幼儿作品进行评判,来帮助其自信心的提高。景福幼儿园的教师有多种评判方法,主要的评判方法有鼓舞式评判(赞扬幼儿作品)、指引式评判(指导幼儿改进作品)、幼儿间相互评判(让幼儿自主挑选认为好的作品)、幼儿自我评判(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等。通过不同的评判方法,最终让幼儿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美术经验,学会彼此借鉴学习,增强自我创作的自信心。

三 利用范画,提高幼儿绘画技能

1.加强幼儿教师自身绘画水平的提高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先提高幼儿教师的水平。景福幼儿园非常注重对幼儿教师绘画技能的培养,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有时也会请一些资深的画家来给幼儿教师上课,这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能。

2.引导幼儿观察兴趣,增强其观察能力

幼儿的观察能力与成人相比差距较大,在面对一件事物时只能够进行粗略的了解。所以在完成画画任务时,往往会出现内容丢失的现象。面对这样的问题,景福幼儿园的教师们会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幼儿的观察兴趣。例如,观察天空中云朵的变化、飞行的鸟类、草丛里的花草植物、蚂蚁飞虫等,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事物在不同角度的不同表现形式,提高幼儿对事物的感性认知,帮助其奠定绘画的内容基础。

3.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幼儿的年龄较小,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因此无论是在想象能力还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上都比较薄弱。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时,幼儿只能创造出自己经历过或感受过的内容,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把握好幼儿的思维习惯,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扩大想象的空间,以丰富美术作品内容。如在一堂景福幼儿园小班的美术课中,王老师不小心把一滴绘画涂料洒在了美术范画上,而幼儿们看到时随即问老师这是什么。这时候有小朋友说“那是花朵”“不对,那是小瓢虫”“错啦,那是一粒钻石”,于是千奇百怪的说法被幼儿一一提出。而王老师灵机一动,觉得这恰好可以作为教材,所以便让幼儿随便发挥想象,开动大脑思维,画出自己心中的画。当绘画课结束后,一幅幅虽稚嫩但却很生动的画呈现在了王老师的面前。由此可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绘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四 多鼓励、少批评,增强幼儿绘画信心

幼儿在刚刚接触画画时,一般都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会阻碍他们的学习,倘若我们使用“这堂课画……”“模仿这个画”等教学方式,幼儿肯定会觉得画画失去了想象中的乐趣,并且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遇到这种情况,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鼓励,并且辅助其完成每幅作品的创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同时也会让其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喜爱之情。如在一堂小班名为学画“葡萄”的美术课中,班里有一个小朋友显得垂头丧气,王老师询问原因后发现是他不会画。王老师走过去,鼓励他说:“你能行的。”同时还手把手地教他画葡萄梗和点蒂。虽然这名幼儿画得不像,但王老师仍然表扬了他。通过教师给予的鼓舞和赞扬,重新燃起了他对美术的兴趣,成功地完成了课堂美术作品的创作任务。值得强调的是:幼儿教师一定要学会根据所教幼儿的年龄和爱好特点制定他们所感兴趣并且难度与之相适应的美术主题,塑造一种愉悦的美术课堂教学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会日渐增长,最终获得理想的绘画水平。

综上所述,牡丹江市景福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水平,而且在感受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幼儿教师不断地钻研、思考,寻找更容易被幼儿接受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促使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芝萍.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J].赤子(中旬),2013(8):146

[2]俞惠霞.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141~142

[3]林玉梅.有效开展绘画教学提升幼儿绘画技能[J].美术教育研究,2014(4):177~178

[4]杨丽.浅谈幼儿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3(6):148

上一篇: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公平性分析 下一篇: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