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群体凝聚力问题研究综述

时间:2022-08-20 10:46:02

体育群体凝聚力问题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8-000-02

摘要 个体要能健康的成长,不仅需要在身体上受到照顾,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发生情感上的联系,否则个体的社会化就会受到损害。特别是在体育比赛中队员之间的凝聚力就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 体育 凝聚力 综述

一、凝聚力的概念

作为群体的一个重要特性,凝聚力概念最早是由群体动力学派著名心理学家科特•利文(Kurt Lewin)在上世纪50 年代提出的。利文认为,凝聚力概念主要应该关注个体如何知觉其自身与某个特定群体的关系(Lewin,1952:459~473)。个体之所以愿意留在群体中,是因为群体能够帮助个体实现个人目标。

此后的许多学者受利文的影响,都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凝聚力。Festinger (1950)把凝聚力定义为:“作用于群体成员使其留在群体内部的各种因素的合力”(Festinger,1950:3~5)。这个定义比较接近利文最初的定义,这些“因素”被后来的研究者们不断拓展为群体所提供的、能够满足成员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的各种因素,如使群体成员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接纳、友谊、成就感等的因素。实际上,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如某些非正式群体能够满足成员的友谊需要,但不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所以现实中,不同群体的凝聚力来源是不同的,凝聚力类型也彼此各异。Dorwin Cartwright(1968)关于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渴望留在群体中的程度”(Cartwrigh,1968 :91~109)的观点是从凝聚力强弱的角度来定义凝聚力的,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在现实存在的各种群体中,凝聚力大小实际上是一个谱系,不同的群体凝聚力只是对应于这个谱系的不同点,不同的群体凝聚力呈现极大的强弱差别。

在组织内部,群体的以上性质和特点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组织决定并受组织因素(如组织结构、声望、任务分配和战略等) 影响的。后来的很多研究者十分注重从群体和组织的角度来审视凝聚力问题,Janis(1982)提出的“成员看重群体成员身份和想继续保留这种身份的程度”(Janis,1982:213~218)的概念,突出了群体本身特点的重要性。Mullen和Copper(1994)曾经把凝聚力喻为系统中能把人与人之间的摩擦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剂”。

二、关于凝聚力的相关理论

勒温(Lewin)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本人所开创的群体动力学中认为,凝聚力是作用于集体成员的心理力量,它是使群体成员转向群体内部的力量。费斯廷格(Festinger,1950)等人在《非正式群体中的社会交往压力》(social pressurein informal group)提出,凝聚力有3个要素构成:(1)群体成员间的吸引力;(2)群体目标和任务的吸引力;(3)加入群体所得到的价值。并且他们在研究中探讨了学生班级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吸引程度与运动极限有密切的关系,这对随后开展的许多研究有很大启发。弗瑞德(Fredler,1952)对高中男子篮球队队内存在的“人际间的热情”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们因喜好定向不同,运动群体凝聚力不同,以任务定向的人更容易合作。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与力量感。社会生活实践表明,并不是任何群体都能对其成员的行为发生支持作用。一个团体若能对其成员的行为发生支持作用,必须具有高度凝聚力。一方面,成员本身对自己所属团体的态度是肯定的,即热爱自己的团体,团体对成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个人认为自己所属团体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影响、地位与威信。因此,个人希望群体来支持自己与表扬自己。在高凝聚力的群体内,个体在相互合作与帮助中在实现群体目标的同时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个体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吸引。总体来说,群体凝聚力表现为知、情、意三方面。归属感是团体成员情感上的依据;认同感则对个人的认知给以知识与信息;力量感则给个人以力量,使个人的活动能坚持不懈。高度的群体凝聚力对于在群体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群体规范以及创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提高群体活动效率、顺利实现组织目标都有着重要意义。

徐凤姝(1989)认为,凝聚力是使成员固守在群体之内而成为一个整体的力。同时,群体内还存在与凝聚力作用方向相反的力,即离散力。离散力是使成员远离群体中心,游离于群体周围,使群体趋于分裂或解体状态的力。凝聚力和离散力是群体动力场中两种起重要作用的力。任何群体都存在这两种力。成员之所以加入群体即在于群体有凝聚力。但任何群体都不可能绝对把人吸引住。群体一般均有核心层次、层次和游离层次。核心层次之所以进入核心,在于受到较大的吸引力,游离层次之所以游离,在于受到较大的离散力,一个团体既然有统一,也就有对立,凝聚力和离散力即是矛盾的两极,是对立的统一。凝聚力表明一个群体的吸引力,而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成员间人际关系的好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群体由于关系紧张意见分歧,矛盾重重,不能顺利的进行群体活动。而有的群体则团结一致,关系融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吸引力很大,能很好的完成群体的任务。还有的群体成员自觉的维护群体的利益,实现群体目标,对群体的工作有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从而使群体表现出很高的整合性。群体间的这种差别,是由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差别造成的,因此,使得群体凝聚力也有了差别。一般来说,凝聚力高,成员就会自然保持一致,整合性就强,成员间吸引就会牢不可破;凝聚力低,整合性就弱,成员各扫门前雪,群体就成了一盘散沙。

欧阳文珍(2000)研究表明,进行集体人际关系训练后,个体在交友信心、乐观心态、坦率心率、开放程度、责任心、口头表达、对人欣赏、说服技巧及拒绝技巧方面均比训练前有显著提高,群体凝聚力有非常显著性提高。在群体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彼此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增进了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这时,如果彼此发生认同,互相满足心理上的需要,就会产生亲密感和互相依赖感,加大成员间的相互吸引,以及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在这样的群体中,成员精神振奋,心情愉快,行为、认知、情感一致,当然凝聚力就高。相反,如果群体成员之间经过交流,在思想和情感上不能发生共鸣,或则有着严重分歧、冲突、相互之间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当然就会产生不亲密感。这时,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就不大,甚至也可能没有。在这样的群体中,成员感到心情压抑,相互离异,凝聚力自然很低。

因此,Brawley(1990)指出,群体凝聚力还依赖于群体的任务是否促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群体凝聚力是通过群体内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如果人际关系密切,人与人之间相互选择、相互吸引、相互关心的人越多,意味着群体内部的凝聚力强。正如我国已故的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的: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

群体凝聚力显然并非无关紧要。袁伟民就曾经指出:“象排球这样的集体性很强的项目,团结就是生命,凝聚力就是战斗力。”事实确实如此,在大多数集体性项目和一些个人项目中,高凝聚力可以使运动员产生高的心理能量,从而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能正常甚至超常地发挥水平。而在我国传统的运动队管理模式下,提高凝聚力的科学手段和方法受到忽视,往往以做思想工作为主,代替运动心理学中的有关理论和原则。这显然不利于在运动队中实行科学的管理。因此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加强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87-393.

[2] 编写组.社会心理学教程[M].兰州大学出版社.1985.

[3] 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78-488.

上一篇:简述中国健身气功――易筋经 下一篇:关于体育文化的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