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习现代文的一点看法

时间:2022-08-20 02:15:20

怎样预习现代文的一点看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65-01

所谓的预习,是指在老师正式讲新课之前,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新课程进行独立自学的过程。一般是指在老师正式讲课以前,白己先独立地浏览一遍新课内容,了解其梗概和主要内容,看看哪些懂,哪些不懂,哪些模糊,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为上课做好准备。这种预习一般时间效短,二十分钟左右即可。

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刚上中学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首先,预习能够提高听课效果。通过预习,学生对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听课时会轻松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课为带着问题听课,无疑是大大增强了听课效果。其次,预习能够培养自学能力。到了中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课程增加,如果每门课学生全靠老师讲解,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课前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机会,课前预习使学生减少了对老师的依赖,增强了独立性,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预习还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一个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是中等生。如果他们在听课时感到吃力,哪里还有兴趣可言。但经过课前预习情况就不一样了,通过预习,有的地方学生已经弄懂了,从而产生一种自豪感,有的地方尽管一时还没弄懂,但是带着问题听课能够听到点子上去,听课就会津津有味,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产生。那么到底怎样预习呢?怎样预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平时,许多同学一听老师说要预习,就把课文看了一遍了事,他们认为这就是预习了,其实不然,我认为要想扎实预习一篇课文,应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一、查阅资料。

那么我们需要查哪些资料呢?首先要了解作者。熟悉作者的生卒时间、国别、身份等,还要知道作者的生平,社会给与的评价,主要作品及代表作等方面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积累文学常识。其次,要了解背景。白居易就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都是为时代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还要查字典。字词教学也是初中语文双基教学的任务之一,加强对字的形、音、义的教学力度,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是刻不容缓的教学任务之一。读课文的时候,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易理解的句子勾画出来。书上没有注解的字词,可查一查字典、词典。

二、辨e体裁。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例如,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方法、论证方式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点;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文语言的特点。预习时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来思考,就能选准角度。

三、阅读文本。

我建议学生在预习时把课文读三遍,第一遍阅读是为了疏通字词,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遍阅读是整体感知文意,就是要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每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第三遍阅读要在了解课后习题的基础上进行,带着课后问题去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关键性的、不懂的词句勾画出来,可以一边默读一边勾画。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有三种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在勾画的时候一定要因文而异,不同的文体勾画的重点是不同的。例如,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着重勾画一些提纲挈领的语句,特别是能够概括文段中心的句子,同时把握文章中的六要素,以便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写作结构。其次是把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字词找出来,加上着重号。再次是勾画一些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重要的或者是不理解的语句,并进行简单的思考。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四、做好批注。

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批注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个环节可以在第三次阅读课文时进行,一边默读一边勾画,同时做旁批,这样,哪些问题是已经解决的,哪些问题是没有解决的,哪些语句是自己认为优美的,就一目了然了,也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

五、思考练习。

对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若能事先思考,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老师讲授时,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或答案。这样既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同时又节省了时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好比在外出旅游之前看导游图,大概了解一下要游览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这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上一篇:谈引领小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