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提升竞争力

时间:2022-08-19 02:53:45

产业升级 提升竞争力

正如金融风暴成就了香港顶级大公司一样,那些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最终在新一轮洗牌中站稳脚跟并快速成长。

今年前8个月,广东服装产业遭遇“寒冬”,生产放缓,出口受阻,效益下滑,内销不旺,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异常严峻。但在此背景下,中山服装产业却逆境飘红,今年前8个月,服装出口同比增长8.2%。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披露:全省服装生产总量今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减少0.03%,是国内主要服装生产省份中惟一出现产量负增长的地区;全省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同比下降了30.1%,预计今年出口将减少100亿美元以上。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刘岳屏预测,广东服装第一大省的地位岌岌可危,年底很可能被浙江超越。 质量的超越更可怕。刘岳屏分析说,和浙江、江苏、山东等服装大省比较,广东省服装行业效益下滑,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高达26.4%,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2%。在同样面临国内外不利形势下,浙江规模以上企业数接近广东的2倍,利润总额接近广东的5倍,亏损企业亏损额几乎与广东持平。这些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广东服装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利润空间小,盈利能力下降,市场渠道单一,受出口环境影响突出。

在此背景下,中山市有服装企业4200多家,大力推动服装业自主创新和升级转型,上半年纺织服装业仍以12.18%的速度增长,7、8月的生产总量环比虽有所回落,但是同比依然有较大幅度增长。以服装生产大镇沙溪为例,今年前9个月工业产值(大部分来自服装业)同比增长13%。与生产相对较好交相辉映的是,中山服装出口也是逆市飘红。今年前8个月,中山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同比增长8.2%。在全省同比下降30.1%的“大气候”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中国休闲服装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沙溪、泉州、温州等多个有特色的产业基地,形成了以上海、江浙为代表的“海派”服装、以福建为代表的“闽派”服装和以广东中山沙溪等为代表的“粤派”服装三足鼎立的局面。目前,沙溪镇有服装企业1400家,从业人员8.76万人,年产销90多亿元,年创汇近3亿美元。

中山和广东其他服装产地一样,出口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美国等地区,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建设和资本运营相对滞后,服装企业平均利润率低。

中山的服装产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走出“寒冬”?

正如金融风暴成就了香港顶级大公司一样,那些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最终在新一轮洗牌中站稳脚跟并快速成长。产业调整所产生的“淹水效应”,将使一批产品附加值低的中小企业退市,并扭转同质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状态;与此同时,行业优势资源将向优势企业整合。

“把产品做得更好一点,把牌子叫得更响一点,把服装卖得更贵一点。”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分析认为,任何行业在高速发展后一定有一个调整期,服装产业也不例外。服装行业的大突围,以前靠的是“勇者”,如今更多靠的是“智者”。

增加产品设计含量,提高品牌贡献率和科技贡献率,以质量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拓展商业渠道,加强资本运营,将是中山等地服装产业发展的方向。设计和销售是服装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两端,这也是中山许多企业今后的发力点。

柏仙多格、三番、霞湖世家、埃古等一批自主品牌先后崛起壮大,通伟、胡氏兄弟等企业积极谋划从贴牌向创牌转型,他们正是中山服装产业发展的“主流民意”。

蒋衡杰还以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例子说明,服装业界必须“抱团作战”。打造区域服装品牌的整体竞争力,摈弃“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广东商业文化,让在某一门类中做得最好的企业打头,别的企业可以采取入股等方式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这样才能无敌于天下。

苦练内功 扣紧扣子

这是一个最常规的过冬“版本”,几乎是所有企业的一致应对。内容涵盖加强内部管理、压缩成本、减少开支,挖潜降耗,降低库存、集中采购,而一些企业还开始停止招人,定编定岗,降薪,甚至裁撤不赢利的部门和人员。

“目前是保生存,练内功,企业变相裁员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人士语气沉重。

不过,这样的内功确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对于那些有过冬准备的企业而言,还是一次更多关注企业基本面的机会。正如建业地产董事局主席胡葆森所言:“若将自己放在更长远的角度而非一年两年来看问题,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讲,还是那两个问题,即关注行业和企业的基本面――战略、组织架构、核心价值观、市场定位、团队、企业文化等。”

对于中小企业,这一年很难过。“中小企业陷入了‘四把大刀,一根绳子’的困境。”河北冀州市一家从事纺织品出口的民企老板发出这样的感叹。“四把大刀”指的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需求减弱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绳子”指的是货币供应紧缩。在这样的“刀砍绳束”下,不少中小企业愁对困局、无计可施。与此同时,更多的中小企业正在努力突围,探寻着发展的新天地。

还是在冀州,另外一家民营企业的厂区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已经过了销售旺季,春风集团暖气片车间里依然繁忙。通过不久前建成的世界上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暖气片现代化铸造生产流水线,春风集团牢牢掌控着全国散热器出口总量的80%,占据着美国2/3的市场份额。

“我们遇到的困难绝不比别人小,但我们始终坚信,不断的自主创新,才是最可靠的发展之源。”春风集团董事长曹宝华说。

春风集团是一家靠2000元借款起步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既没有原发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又没有资源优势。然而,春风集团却没有像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样固守低成本、粗放经营的老模式,而是选择了一条注重技术创新的新路子。当时看来,这是一条更具有不确定性的荆棘之路。对于一个中小企业来说,自主创新可谓是谈易行难。也正因为如此,曹宝华对技术创新有着别样的理解,“我们只有靠比别人多动一点脑子,比别人多流一点汗水,比别人早一步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曹宝华眼里,春风集团的创新,不是从零的基础上的创新,而是建立在别人创新成果基础上的再创新,是广泛吸收别人现有创新、集多个创新于一体的集成创新。这种创新成本相对较低、开发周期短、成功率较高,开发的成果有着经济实用的明显特点。

在集成创新过程中,春风集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散热器技术研发中心,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建立了散热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胶辊技术研究所。几年来,与许多科研单位、著名厂家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创建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到目前,春风集团五大参控股企业的研发机构,都有独立完成新产品设计、试制、试验、改进、推广的综合能力。通过集成创新,春风集团先后开发成功了11项填补国家空白的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开发成功了88项具有引导行业方向的新工艺,开发成功了150多个具有全国前瞻性的新产品,并创建改写了6项国家技术标准。

当初,春风集团与清华大学成功研发出稀土薄壁件新工艺,不仅使暖气片更加轻巧实用,而且耐高压,适应了高层建筑的需要,从而引发了我国铸铁暖气片材质的第一次变革,也使春风集团一举成为中国散热器行业和中国胶辊行业的领军企业。

如今,春风集团再次引领暖气片行业的第二次变革。原来我国铸铁暖气片的内腔百分之百残留细砂,不能用于分户热计量。为此,春风集团集国内外同行业的实用技术于一体,再加上自己的自主创新,在全国首先开发成功了内腔无砂铸铁暖气片生产新工艺,解决了铸铁暖气片不能用于分户计量的世界性难题,其生产工艺和检测标准成为国家标准,给铸铁暖气片这一传统产品带来了第二个春天。他们还根据市场需求,成功开发了用于铸铁片静电喷涂的新工艺,使铸铁暖气片的外表第一次与轻型散热器相媲美,并且节省了用户的二次装修。“必须走在别人的前面,才不会被市场所抛弃”。今年以来,面对不断攀升加大的成本和市场压力,春风集团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发展态势,生产销售同步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产品订单应接不暇。

上一篇:苦练内功 顺利过冬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都有哪些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