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倾听,音乐课因你而精彩

时间:2022-08-19 02:05:28

有效倾听,音乐课因你而精彩

摘要:音乐是一门倾听的艺术,“倾听”是学习音乐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倾听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让学生能在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细细聆听每一个音符。

关键词:倾听;情境;言语激励;角色扮演

场景一:音乐课上,一个学生唱歌跑调了,其他的学生哄堂大笑并把手举得高高的:“我来,我来”。接着又一个学生唱了一半唱不下去了,其他学生又发出了一阵阵笑声。我看着那些不好意思的学生,又看看下面一双双从没放下过的小手,终于明白了:如今的课堂提倡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出于本能,都争着说。似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但在热闹的背后,我们的课堂还缺乏一份平静,一份用心倾听他人发言的沉静。而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学会倾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学生乐于倾听、认真倾听和善于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已经成为了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

场景二:在每节课上课之前,我会做很多准备工作,如适合低段学生的音乐教学设计、有趣的课堂导入、多种多样的奖品等。但事后我发现,教学效果并不好。当学完一首歌曲后,我指名几个学生上台演唱时,学生还是不能够声情并茂地唱出一首很简单的歌曲。这是怎么回事?问题出在哪里呢?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留意了学生上课时的表现,最后我发现,在我范唱时,大部分学生根本没认真倾听。就是在我纠正他们唱错的地方时,学生仍旧是“你唱你的,我唱我的”。但当我邀请他们来演唱歌曲时,他们都会跃跃欲试,并且其他学生在演唱时,还有学生仍旧把手举得高高的,希望我能够叫他来演唱。

场景三:在一节一年级音乐课上,教学内容是欣赏乐曲《燕子》,教师在对乐曲作了一番简要讲解后,学生便开始欣赏。一听到这熟悉的乐曲,学生不管音乐是怎样的,立刻自顾自地唱了起来。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发音很不标准,歌词也唱错了,但是他们仍然陶醉在自己的“表演”中,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

以上情况在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非常常见,这是很值得我反思的。因此可见,教师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的同时,必须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倾听、学会倾听呢?

一、言语激励,让学生愿意倾听

格拉芙斯基说过:“赞扬、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力量和自身价值。”有效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从而让学生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一句赞扬的话,一个微笑,一个和善的眼神,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不需费力气,就可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只要教师乐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学生又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二、创设倾听的情境,营造倾听的氛围

我认为教师应该牢牢把握各个教学环节,创设聆听的情境,让学生获取“聆听”的机会。如音乐课堂前的律动,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音乐,也可以从增加学生对新授课的熟悉程度入手,用新歌作为音乐课的活动曲,从而使学生在律动中就不经意地受到一个良性的刺激,并在不经意之间学会倾听音乐,熟悉歌曲的旋律。在学习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欣赏加以指导,教师:“你觉得这首歌曲是什么情绪的?开心还是难过啊?你听了有什么感受?”很快,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了课堂教学中。

三、借助联想法创造意境,诱发美感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在心里描绘着一幅图画,并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音乐作品是与一定的事实形态以及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身其中,诱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来进行设身处地的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联觉,这就是联想法。它的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并对作曲家所描绘的“音画”展开想象和联想。

如在欣赏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圆舞曲,乐曲把我们带到了充满春意的大自然中,你们一定对春天充满了美好的遐想,脑海中会呈现出怎样的情景呢?”这时,学生立即展开想象,有的说:“我仿佛在效外散步,温暖的阳光照在绿草地上,花儿在点头,鸟儿在歌唱……”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同学们迎着春天的朝阳,到学校去学习文化知识……”他们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都表达出来了。

四、讲演结合,诱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和体验。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由此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教师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单的启发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声中展开自由充分的想象,从而加深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五、形成约定,学会倾听教师的第二种语言

所谓第二种语言,就是师生间长期形成的一种音乐暗语,如对唱口令的形式,教师说“小耳朵”,学生答“竖起来”等,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第二种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倾听的无处不在,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倾听意识。音乐就是音乐教师的第二种语言,就像指挥棒是指挥家的嘴巴,钢琴和音乐旋律就是音乐教师的嘴巴。教师在音乐课上要培养学生倾听特定音乐旋律的能力,从而使其逐渐养成听音乐而动的习惯。在我的音乐课上,师生问好都是通过唱歌来完成的,学生听到上行的音乐旋律就起立,下行的就坐下;听到“135”就安静、坐端正。总之,我们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倾听的意识,养成在音乐课上除了听教师说话,还要听钢琴说话的习惯,从而让音乐课更具有音乐性。

六、结语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倾听是感受音乐美的绝佳途径。因此,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每一个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倾听,从而让学生逐渐爱上倾听、学会倾听。

参考文献:

1.张瑞.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2).

2.杨卫兵.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其意义[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3.南霞.聆听音乐叩响孩子的心灵——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聆听能力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

4.吴超明.谈“视觉音乐”——对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5.李阿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

上一篇: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