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文化节,书写城市文化建设新篇章

时间:2022-08-19 02:09:22

上海市民文化节,书写城市文化建设新篇章

市民文化节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办的?

总的来说,上海当时的市民文化建设背景:一是上海市政府近年来花大力气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服务网络虽已成形,但由于机制不全、内容不足等原因,设施的利用率还不高;二是全市各区县、条线、行业、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都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但活动资源分割散落、运作方式各自为阵,缺乏有效整合,非文化领域社会主题的力量尚未得到激发;三是上海市民的文化艺术水平已经达到一定水准,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日趋强烈,期盼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渴望从台下走到台上,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展示。因此,上海借鉴举办世博会的成功经验,策划推出首届市民文化节,政府部门“退居二线”,以办节来搭建平台,最大程度集聚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同时带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软件升级,为百姓提供开放舞台,充分激发基层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他们在参与市民文化节中实现自我展示、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上海市民文化节有哪些具体活动?

上海市民文化节自3月23日启动后,整合各方资源,拓展服务平台,一共开展了5.1万项活动,声势浩大,为市民奉上了绵延全年的文化风景。具体的活动内容有:

市级赛事围绕“听、说、读、写”四大系列展开,举办市民演奏大赛、市民演说大赛、市民阅读大会、市民写作大赛四大项全市性赛事,具体又细分为市民演奏大赛、市民朗诵与演讲大赛、市民沪语大会、市民相声大会、家庭阅读大赛、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市民写作八个项目。策划团队突破以往群文赛事的固有模式,以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锻铸赛事灵魂,以“中国梦”、“百姓梦”打动人心。

市民文化节还联手电影、书展、艺术节三大节庆推出了“电影中的真善美”、“阅读中的真善美”、“艺术中的真善美”系列征文活动,邀请市民网友们用文字记录自己与影视两节、与上海书展、与艺术节之间的故事,发现一部电影、一本好书、一场好戏中的真善美,让市民在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参与活动之余,还能有所沉淀、有所回味。在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的引领下,2014年的赛事不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技艺的竞赛,而是被赋予了让人可感知的精神与灵魂。市民在参与这些赛事的过程中,处处释放出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梦想的执著、对亲人的真情、对祖国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眷恋,让人感到“真善美”就在身边,而市民才是真善美最好的讲述者、传播者。

2014年市民文化节尤其注重用核心价值和传统文化涵养青少年的点滴成长。在暑期,联动上海各市级、区县文化单位、全市203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各社会主体,优化各类文化活动资源,为各年龄段学生度身定制了“开心看演出”、“游走五千年”、“阅读好时光”、“多彩小课堂”、“快乐在社区”五大系列1000余项青少年文化活动,让孩子们走进文化场馆看展览、听讲座、观摩演出、参加艺术体验活动,在玩乐中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熏陶中感化优秀品质,在潜移默化中传扬崇德向善的感人力量。

市民文化节为市民带来了什么?

上海市民文化节满足了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的人口的文化需求,为上海市民提供了圆梦的舞台,培育了市民的文化自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活动,充分践行了“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党和政府的群众路线。

在服务人群上,上海市民文化节积极对应需求来设计项目,力求让不同年龄、职业、身份和国籍的人群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想参与的亮点和特色,获得多元的文化服务,真正成为城市文化舞台的主角。例如,率先举办的市民舞蹈大赛共吸引6000余支市民舞团报名,其中有农民,也有各条战线的职工;有小朋友和老师,也有父母带着孩子的组合;有老知青,也有外来建设者;有社区老人,也有金融城“白领”,除了精湛的舞艺,更释放了由内心散发的执著于艺术梦想的力量……让怀揣艺术梦想的普通百姓走出自娱自乐的小圈子,登上高规格的艺术殿堂,展示才华,成就梦想,是市民文化节策划的初衷与目的。

在活动设计上,以市民文化节的十大市级赛事为例,在设计方案时就尽可能涵盖在上海市民中最有群众基础也最受大众欢迎的门类;赛事既有面向团队的,也有面向家庭的,既有面向成人的,也有面向少儿的;赛事设计考虑了时令,以春秋动态、冬夏静态的安排提升了活动的可参与度;赛事的参与方式,将报名点和初赛设在全市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方便市民就近参与;赛事的评选导向,不过分追求技艺的精湛与专业,更倾向鼓励真挚的情感、耀眼的梦想……可以说,从方向到细节,文化节的方案设计无不是以市民百姓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市民百姓获得文化的欢乐和享受为目标。

在实际运作时,各承办单位也并不是把活动看作常规的赛事,而是当成帮助普通市民实现“艺术梦”的通道和阶梯来打造。大赛选择的展示场馆,都是全市乃至全国最高规格的艺术殿堂――舞蹈团队展示进国际体操中心,美术作品进中华艺术宫,合唱团队进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等;为每项赛事的“百强”制作了精美的、包含照片和完备信息的名录册;在每项赛事的决赛当日,都要在《新民晚报》等媒体刊登获奖名单;奖牌的设计上也力求精美……市民文化节为市民提供了别处难有的舞台和服务,让“梦想成真”的正能量散发出去,感染更多的人。

市民文化节在创新社会治理上有什么意义?

市民文化节立足基层,增强社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了基层管理团队的锻炼,促进基层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提高了百姓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已成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有益手段:

一是基层阵地活力凸显,文化服务成社区常态。2014年继续以覆盖全市的“文化服务日”活动拉开了全年活动序幕,当天全市举办展览、讲座、演出、培训和各类互动体验活动达千余场,直接参与市民人数达到百万人次。在此后的四季中,全市203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动对接市民需求和热点,提前策划、按时申报,按照《四季活动全表》公布的节目单来开展项目的能力大大提升,活动品质有了明显提高。

二是活动设计贴近百姓,市民热情高涨,参与面广。2014年各项活动、赛事的设计突出“零门槛”与“高规格”,于开放、亲民中凸显内涵,吸引市民自觉参与,实现梦想。市级赛事的报名与初赛依然设在社区文化中心,同时加强了网络通道的架设。经过两年来的培育,主动走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参与赛事、享受服务、接受熏陶,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文化自觉。

三是扶持培育初见成效,市民团队紧密凝聚、自治自理。经市民文化节涌现出的优秀市民团队,在2014年里获得更多的场地、师资、经费的扶持,也得到更多展示、交流的机会,艺术水准不断提升。首届市民文化节“百强”团队被纳入公共文化资源库,经上海东方公共文化资源配送服务平台的配送推介,在全市进行巡演,获得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许多新的文艺爱好者又因新的赛事而组建成团队,并从此紧密地凝聚在社区基层,形成相对固定的团队构成,逐步实现自治自理,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活力单元。

此外,市民文化节形成了全市联动的文化宣传平台,成为了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有力推手,有助于城市的管理与建设。

上海市民文化节取得了什么成果?

市民文化节是上海在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新尝试,是前所未有的“大战役、大检阅、大考验”,要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总结。

因为市民文化节,老百姓就近、就便享受到了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因为市民文化节,老百姓有了更多登台展示交流的机会;因为市民文化节,城市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了;因为市民文化节,上海创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步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是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改变了政府以往“大包大揽”举办城市节庆活动,从繁重而杂乱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实现了“抓大放小”,体制机制的创新,让更多的社会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文化活动种类,有力地提升了城市文化活力。二是形成了群文活动的互动机制。改变了群文活动以往要组织观众观看、群众只是被动参与的局面,而是推动社会各种力量为群众搭建舞台,提供展示和提升才艺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老百姓自主参与的热情和创作的动力,增强了市民对城市和社区的认同度和归属感。三是吸引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众多社会组织的参与是这次市民文化节的特色和亮点。机制的创新,不仅激发和培育了民间自发团队的参与,还积极整合了专业院团和文化艺术行业协会的力量,更是将活跃在社区的专业文化艺术人士引导进来,同时文化志愿者队伍逐步形成。四是创新了公共文化体制机制。市民文化节在政府资金的投入方式、投入产出的效益评估、群众的参与方式、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配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绩效评估方式、群众满意度的测评等体制机制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此外,还建立了全市文化信息共享网络,可向全体市民提前预报全市公共文化的服务信息;建立了全市十个门类优秀文艺团队和个人数据库,这将是今后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力量;建立了跨部门、跨系统、跨领域的资源整合平台,为今后全市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储备了人才、资金、场地等各类资源;建立了媒体信息平台,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

市民文化节在机制上有哪些创新?

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节”,而是为城市搭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大平台,建成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打造一个全民参与的城市文化品牌。政府转变职能,不做全能政府,而是做有限政府,不再“亲临一线”办文化,而是更多地进行“资源整合”,发动社会力量,吸引多元主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量变”到“质变”。因此,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力求机制创新,积极发掘、培育和鼓励多元社会主体的参与,“借力”全社会的文化资源,开辟了活动项目社会化、专业化运作的崭新模式:

通过媒体广发“英雄帖”,有效集聚多方力量,形成办节合力:吸纳区县、企业、社会机构、民间组织“举手”参与办节;与上海原有的传统品牌文化项目积极“牵手”。在“举手”的社会主体中,既有上海音乐厅、文化广场、东方艺术中心这样的专业文化机构,也有像经信委、司法局、妇联等非文化政府机构,更有“上海一圈”上海青年文化联盟、元祖西饼等社会组织和企业;在“牵手”的重大节庆中,不乏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上海电影电视节、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上海书展等文化艺术类品牌项目,也有上海旅游节、上海购物节、上海乐器展等针对特定人群,或以商业、产业为目的的品牌项目,更有上海夏季音乐节、上海世界音乐季、上海辰山音乐节等一批新打造的文化项目,从 “文化进地铁”到“文化进大居工地”,从“影像艺术夜”到“企业文化日”,无不新颖出彩,突破了人们固有印象中群众文化仅是“阿姨大妈、唱唱跳跳”。

记者手记:

在古宜路上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记者采访到了活动部主任吴榕美。上海市民文化节自2013年启动后,每年以赛事作为载体,让百多万的老百姓登上舞台,成为活动的主体,体现了“百个社区大展示、万支队伍大竞技、社会各界齐参与、千万市民共享受”,探索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群众受益”的创新机制,显示了政府在转型政府职能、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上的决心,全面呈现了近年来上海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丰硕成果和广大市民群众的文化风采,提升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文化形象。

上一篇:临终关怀,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下一篇: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检察委员会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