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辛亥革命的创作简述

时间:2022-08-18 06:27:09

电影辛亥革命的创作简述

在具体的历史场域中塑造人物

将历史人物性格魅力放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加以表现,在故事情节中突出人物鲜明的特征,这是《辛亥革命》的一大亮点。影片从大量史料中选择了思想感情的喷火口,对人物的刻画注重与时代相关联,注重其社会意义,在历史风云的变幻中塑造出具有丰厚历史感的各类人物形象,包括鲜明对立的两个营垒的人物。国父孙中山这一伟人形象已经在不同影视作品中被塑造,被表现,各自突出的侧重点也大相径庭。张黎在他的影片中树立起一个心忧社稷、为民抗争、为公忘私、不屈不挠、苦斗到底,有胸襟与胆识,有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气势的形象。但他又没有将人物评价固定化,并没有因为他在历史上的功绩而掩盖了他的过失。人物在自己的环境和逻辑中行动,最后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职让位于袁世凯,此举实为不智,让袁世凯轻而易举地窃取了革命的成功果实。辛亥革命的精神领袖虽是孙中山,但革命大爆发时,他还身在海外,影片多是表现孙中山在海外面对爱国华侨、外国银行家演讲的场面,他在演讲中神采飞动、慷慨陈词,固然痛快淋漓,但形象的厚度不够,还无法成为富有艺术“意味”的形象。黄兴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在许多影视作品中虽不时提及,但像这样大篇幅书写,还是第一次。他作为起义实际的领导者和军事指挥,其波澜起伏的人生状态,强烈明快的人物情感,不畏生死的英勇气概,气场似乎要超过孙中山,已经有了势不可挡的威风神韵。他的形象塑造,显示了创作者努力在弱化或拆除心理上仰视或俯视的藩篱,使重大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沿着真实的轨迹展开。但个别地方,如黄兴与几个杀手的搏斗,身手极其敏捷,似乎有演员成龙自己的影子。还有那些富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为国忘家,敢于向社会和内外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年轻人,他们迎着时代的风雨,在时代大潮中搏击,追求轰袭烈烈的事业,在国家与民族的危难关头表现的忠义与勇气,真是可歌可泣。这群人中的佼佼者林觉民为了国家利益,毅然拿起武器参加起义,苦战后,终因力寡兵败而被敌人俘虏。面对引诱与威胁,他毫不动摇,誓死不屈。就义前说道“我们一同举事,一同赴死,我不能例外”的壮烈情怀,表现了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和磊落气节。面对敌人,林觉民一番充满家国大义的长篇话语,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陷入无趣的说教。创作者在此时,以充沛深沉的情感,诗意的笔触,将一个勇于赴难的革命党人的心声,传达得铿锵有力、扣人心弦,使林觉民这个人物形象,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焕发出崇高、绚烂的光彩来。影片中袁世凯的形象塑造给人印象深刻,在险恶多变的政治舞台上,袁世凯与王公大臣、帝国列强、革命党人进行政权争斗。他耍尽手腕,玩尽权术,在斗争中欲擒故纵、讨价还价,在清廷和革命党人两头取利。影片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阴损、刁钻、投机、精明的政治家形象。对于历史事件中那些有据可查的人物,影片以史料为骨架,辅之以艺术想象,做到了入情入理,掌握好了分寸。不论是正面历史人物还是反动统治者的形象,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人”的回归。可见,创作者所需要遵循的,不是历史研究的原则,而是必须在自己精心设置的戏剧情境里,去塑造出历史人物真实又独特的性格。这种性格,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因此总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时,又融合了创作者自身的个性特点,以及他对历史事件深层动机的探询和感悟。

历史的艺术化还原

影片一开始通过秋瑾之死来介绍当时革命的意义:“革命是为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不是说教,而是满怀深情,“我的死是为所有的孩子”。秋瑾慷慨赴死的豪迈和悲惋,革命党人胸怀天下百姓的情怀一展无余,不再需要创作者进行主观的推演。影片运用平行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手段,将死亡场面和其他革命志士的真实照片对接切换,历史生活的某些真实情愫得到揭示,也增大了历史信息量,营构了影片的历史氛围,更是显示了了秋瑾之死的历史意义。影片在细节的处理上也显示出细腻柔美的特点。黄兴在战火中与爱人徐宗汉相遇,徐宗汉正好脱下白帽,长发飘飘,在明亮的光线下,显示出了血色的浪漫和柔情,深情脉脉,缱绻遐想。儿女情长并没有衰减英雄的豪迈,反倒增添了黄兴的铁汉柔情。这些细节是在历史和生活的逻辑下,对主要情节进行的填充、演绎和丰富,是用艺术的手法将历史书写中省略掉的一些生活细节符合历史可能性的补全。影片的台词具有强烈的动态性,表现人物内心的意志与趋向,突出人物的性格。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在华侨筹款大会上的宣传就是一例。他宣传的对象是在场的华人华侨,在演讲中并没有隐瞒广州起义已失败的事实,而是直接向在场的华侨华人说:“我刚刚得到消息,广州的枪声停了,起义失败了,……骨干尽皆牺牲……这些死去的年轻人,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他们何以不惜身家性命,不计成败利害,甘死如饴,只因信仰二字!……”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奔流直泻,气势磅礴,激励人心,将他内心积郁的情感集中地宣泄出来,点点滴滴,渗透着革命党人忧国忧民的血泪。片词能紧密地配合剧情的发展,主题的表达和气氛的渲染,并适当地调整影片的节奏旋律。当孙中山与清朝官吏的女儿唐曼柔谈及“什么是革命?革命是为了什么?”的话题时,说道:“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为了改变命运,革命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精湛的台词抒发了革命党人的美好理想和对新时代的憧憬,使得唐曼柔挺身站到革命一边,帮助孙中山,阻止清政府出卖国家。这些台词本身就是壮美的散文诗,清新瑰丽,意蕴丰富。不过,人的情感表现是多变的。一味铿锵激昂、大义凛然的戏,终究不能满足人们丰富的审美情感需求。辛亥革命题材虽然应该是严肃、凝重、深沉的,但在片中,创作者也适时地使用戏谑的手法,上演了一出起义军人用枪逼着黎元洪出来担当都督的戏,这种喜剧性手法的使用,则好像变奏曲,让主旋律显得更加地多变、丰富和层次鲜明,而且作品的悲喜交融,情绪的起伏变化,恰好暗合了人们情感的多重需要。

结语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如何纪念和反思那场革命,许多创作者进行过尝试,有的创作大量虚构情节;有的充满“火辣辣的战斗激情”;有的模糊了道德标准,将历史上公认的反面人物李鸿章、慈禧等塑造得过于人性化。而《辛亥革命》没有局限于前人作品的格局,既重视历史事件的社会意义,重视历史事件中的人,又重视表现人物的深层情感。将历史话语转换为美学话语,让历史避免了抽象化和主观化,实现了影片的审美意图。创作者融合了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充分展现了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呼唤不畏、同仇敌忾的民族正气,洋溢着向往光明、渴望自由、走向革命的可贵精神。这是全片一直延续的主旋律,无疑具有极大的时代感召力量,丰富了辛亥革命题材的创作形态,让创作生出了新的光彩。不过,也许是因为影片的时间篇幅所限,此片尚无力去充分表现人物心路历程的探寻,从而在艺术形象完整丰满方面有所欠缺。

作者:冯岭

上一篇:商行影视传媒信贷业务综述 下一篇:动漫市场发展不足及策略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