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历史厚重的折射

时间:2022-09-29 08:06:35

电影对历史厚重的折射

【摘要】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敏感的历史语汇,《南京!南京!》自上映就备受质疑和争议。它用严肃的态度和人性的角度一层层的剥开历史,剖析人性,让纷繁复杂的想法找到归宿,时于战争题材电影分析它的镜头语言、人物形象设置是走入影片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南京!南京》 题材 立意 人物设置 类型

一、基调

南京这个名称相对于其他城市名而言,在我的记忆中算名列前茅。在这个地域内发生的事件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即使没有亲身经历,不是死难者家属,未曾与这个地区有什么联系,单纯就是课本上乏味的数据就让人触目惊心。南京大屠杀,在这场劫难中,中国30万人遇难。这不单单是人数的问题,在这冰冷的数字之间又承载了多少亲情的割裂,友情的破碎……面对烧、杀、抢、掠、,以及在日本极其疯狂的杀人竞赛。我们,当代的人,该以怎样的情绪面对?

《南京!南京!》是陆川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对电影的各种不同解读,争议不断。所以在这先奠定一个基调,就是战争题材电影的立意。爱情的主题可以拍的凄美,也可以浪漫,当然也可以丧尽天良。剧情片更可以天马行空,任其想象。灾难片抑或惨烈悲壮。抑或唯美动人。地震、海啸、泥石流或者象《2012》那样把所有灾难集合起来。但战争承载了太多的涵义。不能只以导演个人的狭隘眼光来看待,因为战争影响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子民的生死存亡,任何事情被灌以了民族的大帽儿都不可小歙。电影更是如此,它有更为广大的受众群体,而且是用视听语言多重讲述。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寄托了深重民族情感的事件,曾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的国耻。”战争电影需要表达一种民众寄希望的历史厚度,争议也来源于此,当今的人们希望通过镜头的剪切、语言的表达、形象的设置看到那个年代独有的战争情怀。战争题材电影寄托了太多的名族情感,因此导演对片子考量要宏观,如果导演自顾的认为战争题材电影是自己的作品是不全面的。

二、镜头语汇

对于《南京!南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建筑用钢筋水泥来构架,电影自然由镜头拼接构成。不同的镜头运用会有不尽相同的涵义和寓意,这就是镜头的魅力,也是蒙太奇的奇妙所在。此片大量运用摇镜头。摇镜头这样的镜头语汇在纪录片里常常有所运用,有纪实的感觉,同时还可以激发观众对于镜头背后的思索。但是在大银幕下,大量摇镜头的运用的确会让人有晕眩之感。这就是很多人去影院看这部电影,觉得不舒服气氛压抑的一个原因。

三、新老战争画面对比

在儿时的记忆中,有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战争画面,有那个年代独有的战争情愫。我们的战士永远都是铮铮铁骨,不屈不挠,英勇无畏。人民群众是战场的大后方,我们同样也不缺少坚强、勇敢和坚韧不屈的性格。但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让人过目难忘,有数目庞大的中国人藏匿在一个教堂里,有几个日本兵在排查时发现了这个教堂,当然也发现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有一个日本兵非常恐慌的出去寻找外援,但在里面的中国人没有语言的沟通,没有肢体语言的交流,刹那间形成了默契。怒而不争,纷纷举起双手表示授降。也许有人看到镜头会反思,会痛骂,会把自己的各种情境带如镜头中,当然就会有不同的诠释,有褒有贬。但要有一个宏观把握,就是我最开始所讲的基调,贯穿全文的总调子,要考虑到大众的民族情感,要对青少年有一个价值取向的引导。确定了这样的基调,你会发现很多我们想当然的对镜头做出的诠释,却经不起大众名族情感的考验。

在这部影片中同样有口号的运用,在早期的战争题材电影中曾有过大规模的运用。当今观众已经训练有素了,对于蒙太奇,对于导演设置的梗,都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力。口号在以前镜头里运用较多,观众自然有审美疲劳,从这个角度分析它所能达到振奋人心的效果不大。但在构思这篇论文的时候我又回看了这个镜头。音乐想起,上百的人高喊着一个声音,我还是不知不觉被震动。这就是电影视听语言的魅力!现如今的人却没有必要活在口号的崇高里,我们需要实际震动人心的感动,需要令人恐惧的一技硬拳。

四、人物形象设置

编剧经常反复斟酌人物的动作、语言以至眼神,因为这些细枝末节都是反映人物性格的关键。人物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是《南京!南京!》角川的人物形象,影片不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面对争议陆川曾说:“这是历史的真实,是人性的真实。”关于人性恐怕见仁见智,但历史只有一种可能。其实单纯从角川这个形象出发,探求他的历史真实性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即使如同角川的人在日军中真实存在,也不能代替整体。选择这样一个人物作为主要人物形象具有偶然性,角川在整个日军中占了多少比例。如果比例达到一定量的话就不会有疯狂的掠夺,无情的杀戮。对于南京大屠杀以及侵华战争这样的事件,日本至今仍未做出正面回应,对方还没有忏悔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自嘲的说我们理解你。回到编剧的角度,角川形象的人物视角也不讨巧,假设以中国人自己的视角,表现我们的大气磅礴,宽宏大量,以小豆子或老吴的眼里看角川。在电影中角川的行为其实是个矛盾统一体,他应同情小妹,所以小妹被一枪毙命。因为同情你,爱护你,所以你该离去了。对于姜老师的救赎也是如此。他放了小豆子和老吴,却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他救得了别人的性命却拯救不了自己的灵魂。

就人物来说,我最喜欢小豆子,小个子,小年纪。准备被枪决的时候,他毅然站在陆建雄身边,脸上没有惧色:当他听到枪响。发现他和老吴都安然无恙的时候,他在田野上开怀大笑。他不畏惧死亡,对生又充满了渴望……

五、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性探讨

对电影的无数争议来自于我们对历史的无限崇仰,如果我们不是对名族情感的过分投入,对历史厚重的不挠追求,不会对《南京!南京!》产生出如此多的评论。主创者曾说他们想还原历史的真实,想表达一种历史的厚度。

接前面谈下历史的真实,这部电影与真实的历史情况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历史上的拉贝,并没有像《南京!南京!》里的那样中途抛弃难民离去,而是在号称“血腥六周”的南京大屠杀结束了一个多月后,直至1938年2月底,在各国大使回到南京的情况下,他才离开了中国(此前,德国政府已经多次要他回去,他都给予拒绝,甚至把召回书给撕掉)。拉贝先生有个中国秘书,叫韩湘琳《南京!南京!》中的唐天祥是以韩湘琳为人物原型的。但有三点需要澄清:1 历史上韩湘琳不仅没有为了保护家人做汉奸,相反还协助拉贝救了不少人。他被拉贝任命为粮食委员,是安全区内最重要的中国工作人员之一。1937年末日军策划了南京惨案,韩湘琳当时负责跟日方交涉粮食问题等,他对整个安全区的正常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2 韩湘琳的确弄到了一张通行证,但不是给自己用,而是给一个的飞行员汪汉万使用,《南京!南京!》中“唐天祥”出卖了中国军人得到了一张通行证,但在最后时刻选择留了下来,让一个军官(即历史上的汪汉万)跟着拉贝离开,历史上韩湘琳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离开南京。3韩湘琳并没有被日本人杀害,在拉贝先生离开南京后,继续解救南京难民,并且一直活到了抗战胜利,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逝世。

这是对电影真实性的介绍,但艺术创作和加工与真实的历史情形是不能等同的,电影中的人物是为整部电影服务,在影片中他们是一个又个的符号语言。唐秘书是觉醒的符号,从开始的为了家人求助日本到悔悟一切。角川是一个自我救赎过程的符号,他一步步的走上心灵的解脱。小豆子则是一颗希望的种子,纵观全片,战争中的所有人都是痛苦的,备受心灵与肉体的折磨。与其说这是部抗战片,不如说是部目前国内无明确界定的反战片,主创人员独具匠心的描绘符号的时候,当受众认为偏离了前面提到的基调的时候,争议便毫无悬念的产生了。

六、其他类型的战争题材电影

关于战争的题材有很多优秀的电影。一种类型是较直接的方法反映激战,情节比较弱化,直击战争场面。《反抗军》是这类型电影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是以塑造人物,突出情节,恻隐战争残酷。《生死朗读》、《钢琴师》都是非常好看的反映战争残酷的影片。《生死朗读》实际上就是在讲普通人的故事,一个与战争毫不相关的人因为战争而影响他一生的思绪和情感,这就是战争的间接辐射力。个才华横溢的钢琴师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犹太人,这就是《钢琴师》的主角。在影片中他苟延残喘+让观众看的窝心,各种不同的人在影片中出现,社会的不同嘴脸在战争这个特定的环境下照样丰富多彩。比起战争的厮杀这类型影片所表现的战争残酷并不减少。

七、后记

正因为战争电影包含了太多东西,所以欣赏电影的时候更应该用心,用灵魂。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我们仍需要思索。历史不仅留下了脚印,还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我们不仅要熟知历史,更重要的是用灵魂去体验。除去眼前琳琅满目的浮华,电影或许可以帮你找到生命的真谛。

上一篇:“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下一篇:还孔子以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