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电影的发展前景展望

时间:2022-08-18 05:23:35

音乐电影的发展前景展望

[摘 要] 从音乐电影的产生到现代音乐电影的现况,音乐电影是以音乐为题材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它的组成是由普通电影和Music Video糅合而成的新的音乐电影表现形式,一般音乐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音乐电影与普通电影的区别为音乐电影相对来说更加独立,它不再是以故事为单一主线,用音乐烘托情节,而是把二者真正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形态艺术。音乐电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营销发行渠道具有多样性。音乐与电影的相互结合,使得电影声形并茂突出音乐的配合,也使得音乐运用于电影中的情感效果表现得更突出。

[关键词] 音乐电影;电影艺术;发展前景;电影营销

一、音乐电影概述

(一)音乐电影的产生

由于早期的电影并没有声音出现,所以早期的电影很难令观众长时间地坐在剧院里面欣赏画面,于是一些大型的剧院纷纷请来一些有名气的演奏乐队,在播放电影的时候配合电影内容,为观众献上与之相配的精彩演奏。严格地说来,从默片时代开始,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联。直到1926年8月6日,世界第一部有声短片《唐•璜》在美国上映,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正式问世。其中使用了一种被称作“维他风”的唱片伴音系统,但这部影片中的声音还只限于一些音乐。

(二)音乐电影的概念、定义

音乐电影是以音乐为题材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是目前为止出现的一种新的音乐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音乐电影的组成是由普通电影和Music Video糅合而成的新的音乐电影表现形式。一般会以一个单一的故事为中心,创作出指定主题音乐和其他辅助音乐的片段,再按照电影拍摄的逻辑顺序将音乐作为主要叙事手法制作而成的短片。但听电影原声唱片,又跟看电影是什么关系呢?有人会因为音乐而喜欢上一部电影;有人也会因为喜欢上一部电影而四处寻找这部电影的配乐。由此看来,音乐电影的定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必须有一个完整、独立、具备戏剧冲突的故事情节,其特点是音乐电影与音乐短片、情节MV等区分开的重要之处。

2.影片长度较短,这是新类型音乐电影与传统歌舞片的重要区分特点。音乐电影一般在10~20分钟左右,远远短于传统电影90分钟的分割线。

3.以音乐为题材,电影中穿插专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

(三)音乐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

电影不仅在过去的世界中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念,被称为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外,对现在和将来的世界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电影被誉为是声、光、影艺术的完美结合。然而“光与影”都只是体现在技术层面对电影作出的贡献,只有音乐这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在艺术上完美地与电影结合在了一起。音乐与电影两者有机地结合,利用视听的触动,使人们更完美地表现自己心底的思想感情。音乐用不同情感不同音调来营造与影片贴切的气氛,并能诉述一些心底无法表达的纠缠,还能传递心灵感受,用音乐突出某种动作与动态,恰当的音乐让观众对于影片的情感能更直观地理解。有了音乐的加入,不但提高了电影艺术的品味,也使视听艺术更加丰富,本来静态的画面借助动态的持续不断的音乐形式达到了完美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二、音乐电影与普通电影的区别

(一)主流电影的分支――音乐电影

作为主流电影的一个分支,音乐电影并不像其他类型片一样容易融入大众的视野。严格地讲,音乐电影应该算是新媒体电影的其中一个流派。

素有“暴力美”之称的著名导演吴宇森捧红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变脸》(又译夺命双雄)中,一名男童戴着耳机,子弹在他身边飞舞,柔美的音乐响起,这一镜头堪称暴力美学的典范。

Nino Rota现在的至高声誉不仅仅是因为他曾为《教父》谱写了令人动容的音乐,更是对他在电影配乐界至高无上地位的真实评价。他在早年进军好莱坞之前,在意大利电影界的地位就已经非同一般了(11岁就写了第一部宗教剧配乐),后来为19部费里尼电影担任了配乐,被后者称为“就像是上帝派来帮我完成电影的人”。1968年,由他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配乐原声带正式发行上市,创下了300万美元以上的收益,也使得电影原声带成为风靡唱片市场上的一种赚钱的重要手段。

对于《我的父亲母亲》来说背景音乐的烘托也起到了很大的渲染作用。伴着悠扬的曲调和电影情节,“奔跑”在整个影片中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从初见的兴奋,到追恋人的急迫,再到雪野中的焦急,到最后通向幸福的奔跑。每一次奔跑的姿势都各自不同,心情也会随着当时的心境起伏变化,同时传递的一个相同的主题,就是爱情。音乐的高潮与奔跑节奏配合的极为巧妙,让观看者的血液也随之沸腾。

(二)音乐电影与其他类型片的区别

我们可以将音乐电影看做是歌舞片的精简版。然而并不是所有类型影片都适合改变成音乐电影这种电影形式的。受制于影片长度,如功夫片、警匪片、故事片这种需要铺垫的影片并不适合新媒体电影去追赶未来电影的发展潮流。音乐电影相对来说更加独立,它不再是故事为单一主线,音乐烘托情节,而是把二者真正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形态艺术。这也是音乐电影与其他类型片最大的差别所在。

(三)音乐电影的优势

音乐电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营销发行渠道具有多样性。从中国媒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看,整个经济模式是一个缺乏规范法律体系的领域,电影营销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中的一个表征。音乐电影中,音乐与电影没有上下级关系,两种艺术相辅相成,是互为依托存在的。所以在后期的宣传攻势中,电影故事可以增大音乐发行方的力量,而影片本身又以音乐元素为卖点,进行交互式宣传,截取影片片段与音乐的结合运用在宣传中,吸引人的注意。在现代电影声音创作观念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中国的电影声音正在构建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创作体系,使得当下中国的文化语境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给电影艺术产业领域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电影声音创作在此氛围中形成了独有的本土特征与发展趋势,并立足国际舞台。中国电影声音的学术研究仍落后于中国电影的其他专业领域。因此当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和制作领域渐次地在一般人的眼光中从事业性领域转变成了商业性和产业性并重的领域以来,认真研判、梳理、考量每年的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状况,并思考中国电影声音将朝着怎样的方向继续发展,不仅是电影声音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责任,亦可为下一个电影发展周期的总体策划和酝酿、为进一步地提高中国电影声音艺术的创作质量水平、为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并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语境下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铺设出一条基本之路。

三、音乐电影的发展前景展望

(一)音乐电影的历史

音乐电影的演进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在音乐电影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时期都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气,每个时期社会风气也构成音乐电影本身的延续。以下将以时间的先后来简述电影音乐的发展过程与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1.默片时代追溯电影音乐的历史

1895年在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厅,卢米埃兄弟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放映的同时还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所演奏曲目均是通俗的音乐,这次音乐与电影的交汇就证明了两者有一个切入点与结合处。

1912年,温克勒出版了名为《音乐指示谱》的乐谱合集,专门为当时放映电影的现场来使用,得到大众的好评。

1913年各家出版商开始将音乐的类型分门别类应用于适用的情节中,其中以《动画音乐集》最为有名。

第一位正式将音乐引进电影中的是电影之父葛里菲斯,他创作的《国家的诞生》影片,首次与音乐家布瑞尔创作的美国歌谣完整结合,这是电影音乐的一大转折点。

在默片时代电影音乐总谱已经出现,作曲者事先编谱完毕后在电影放映时由交响乐团或室内管弦乐团现场演奏。最著名的是默片大师卓别林从1918年起为自己的电影创作的音乐,除了写曲之外,他还身兼提琴手、钢琴师与管风琴师等。

2.起飞时期的电影音乐史

1927年对于电影史的发展是关键的一年,因为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渐趋成熟,使得有声电影正式崛起,观众终于能在听到音乐的同时听到演员们的声音了。

有声电影制片商对电影音乐开始关注,以音乐注入电影中的方式来建立公司电影的形象,同时也尝试其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以达到更成熟的电影音乐语言。1927年的《爵士歌手》是第一部片中主角能开口说话的有声电影,此后不到三年,声音的出现让电影表演更具生命力,有声电影自此席卷了整个影坛,成为主流。

(二)今天的音乐电影

今天的音乐电影以音乐与形态表演被人们接受,并形成一套完整独立的叙事的美学体系。音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电影却无法不在音乐中体现情绪的升级,这就是音乐电影的显著特征。音乐电影也可以叫做音乐故事片,从理论上讲音乐电影是一种集音乐、电影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其诞生之日起,已经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歌舞青春》《摇滚青春》《歌剧魅影》《海上钢琴师》。现今电影音乐改变了以前电影必须是用形体方式构成的传统观念,与电影中的对话、场景等结合,形成了新的整体叙事的表现形式,有时音乐与语言结合,有时音乐和音响效果结合,有时与两者都结合来恰如其分地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

(三)音乐电影的未来

电影音乐的重要性与将来的发展是一个空间巨大的未来电影行市,各种新创意、新体裁、新风格的音乐电影会不断涌现。随着电影思想的多样化和大众眼光需求的多样化,音乐电影将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认可,不久的将来,在电影市场会占有不可估计的广阔市场。

四、结 语

电影音乐最常用的手法是根据影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人物的性格创作一个(或几个)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主题。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其他音乐作为陪衬、对比和补充,但并非惟一的手法,它随着情节进展而重复(或变奏、发展),成为贯串发展的主体。这种主题称为主导主题或主导旋律。当代西方也出现了许多不用主导旋律的电影音乐,仍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音乐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时期,电影已有几百年历史,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已成为这门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与独特的艺术性已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接纳,从只有形体表演的无声电影到配音配乐电影艺术、从单纯的语音表达到丰富的形体展示,到现在以音乐带动电影情绪的发展,音乐电影已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门类被提出,推动并加速各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 张建勇,胡克.中国电影美学:1999[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王知音(1978― ),男,天津人,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指环王》:音乐\电影双重奏 下一篇:国产电影的当下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