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关怀:斯皮尔伯格电影的精髓

时间:2022-10-20 09:44:31

人性关怀:斯皮尔伯格电影的精髓

[摘 要] 斯皮尔伯格是一位人情味十足的导演,总是对大众抱有关怀意识。而他的电影也总能蕴含着对生活富有哲理的思索以及对人类生活状态和最普遍情感的反思与关怀,直白地展露人类的内心世界。人性的善恶,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和追求,都在他的作品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解读他的电影,如同走进了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斑斓梦境,变幻是他一贯的风格,人性是他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 斯皮尔伯格;人性关怀;儿童意识

在影视作品中,人性依然是人们经久不变的关注和探讨的话题。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体现得尤为深刻,他的作品中总能蕴含着对生活富有哲理的思索以及对人类生活状态和最普遍情感的反思与关怀,直白地展露人类的内心世界。斯皮尔伯格内心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孩子似的冒险幻想和沉重的人类使命感。前者是他浪漫的感性,后者则是他缜密的理性;前者刺激观众的感官,后者构建观众的灵魂。

关注儿童意识,宣扬爱与真情

一个人早期个人经验,对于其以后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华兹华斯说过:“孩子是成人的父亲。”①成年人无法摆脱早期童年的阴影,这种特殊的“儿童情结”无法得到解决,从而一直保留在人的无意识中,并且使人的成长产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

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儿童情结”反映了他童年时代的心理体验。他从小就喜欢幻想,好奇外星世界和科学神秘事件。并且希望用摄影机把想象中的世界变为真是可感的现实。虽然经历屡次搬家和同龄人的排斥,甚至父母离异等种种痛苦,但是斯皮尔伯格并没有因此消沉落寞,也并没有阻遏他电影梦想的追求,相反他一步步踏上了跻身有史以来最杰出电影家之列的道路。而他的童年记忆则是他成为未来电影家的宝库。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童年时期的内心经验。他小的时候,邻居里面有个特别霸道的家伙,经常用拳头欺负斯皮尔伯格。经过太多力不胜敌、心有余悸往家奔逃的下午后,斯皮尔伯格主动表示,要让那恶霸在他的一部战争片《战斗队》出演主角。那小霸王在电影中扮演队长后,两个男孩开始朋友相称。为一个霸道家伙所赏识,让小斯蒂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很多年以后,在创作《回到未来》电影剧本时,他往里面添加了一帮总是欺负主人公的小流氓。与此类似,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常能看到他童年时期记忆的影子。比如,在《人工智能》中,我们看到机器人男孩“大卫”渴望母爱的特写镜头,就是父母离异给他带来的阴影让他渴望被爱;在《第三类接触》中星辰的坠落,就与他童年时期父亲带他去附近的野地观察流星雨的经历相关;在《印第安纳琼斯》中,小男孩类似于成人般的战斗情节,更让人联想起童年时期竞争游戏的场景段落。

斯皮尔伯格电影中不仅反映了他童年的记忆,同时更拓展了影片的想象空间,进而表达人类童年时期最真挚美好的感情。在电影作品的阐述中,带有童年记忆的唯美想象,例如,“外星人”的神秘形象是所有儿童曾经梦想的记忆形象。而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ET中的外星人形象就是根据儿童的心理想象模式描摹出来的。在外形上,小外星人憨厚可爱,在行为上,小外星人的动作接近于儿童。如万圣节的时候孩子们将他打扮成出去讨要糖果的小孩,在他的身上套上斗篷。他好奇地掀开斗篷的一角调皮地向外看。这种动作行为无异于天真的孩子,最能引起儿童的共鸣。这个独特的小外星人“有着成人智慧的同时,更有着儿童的天真”。影片最后,小主人公与外星人难舍难分,眼里闪着泪花,骑着单车与外星人一起遨游太空,奔向月球,更是无数儿童心中的美丽幻想。不仅如此,而且斯皮尔伯格还在外星人与孩子之间构筑了一个没有任何杂质的单纯的友情模式。儿童的这种完美的情感付出是成人情感所无法企及的。斯皮尔伯格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展现的是较为典型的儿童心理意识,这种儿童心理意识带有童贞幻想的色彩,不同于这个成人意识,摆脱了成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和钩心斗角,具有自发性的天真情感。这样的情感也可说是斯皮尔伯格童年体验的浓缩。他的电影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通过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②。

斯皮尔伯格在他的电影中有意无意地编织了“儿童梦”,这个“梦情结”引发了观众对儿时梦的重新记忆和思考。他正是试图通过这种对儿童时期的追忆,来表达他对最美好的人性的关怀和赞誉,通过儿童的目光来展现世界的善良和人们的理想,宣扬爱和真情。

关注历史战争,维护人权,为和平祈祷

斯皮尔伯格不仅在影片中通过儿童意识人性,更多角度的表现人性的美好一面。就算是商业电影也始终都贯穿着人性的表现。1993年,斯皮尔伯格终于如愿以偿地拍摄了一部真正的艺术电影――《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问题。

作为一名犹太人的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用令人震撼的电影语言向世界记录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罪恶暴行。但在这部电影中,体现更多的是导演对人性的感受、良知以及面对历史的勇气。国际影评界交口赞誉《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这部电影的主色调是黑白色调,表现了时代的残酷和无情。“也许历史的真实,早已尘封在流逝了的时光里无法复原,但黑与白的色调却暗合了人们心理上的真实――那个年代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印象,其实更像是这种没有色彩的色彩:漆黑变成惨白。”③但是影片中却有一抹亮色。这惟一的色彩来自于一名犹太小姑娘的红大衣,斯皮尔伯格用这惟一的一点鲜红来点染人性的光辉。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时,一个穿着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奔跑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党卫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这一抹鲜红象征着人性和良知,使得原本好色贪婪的德国国会党会员辛德勒突然间觉醒了良知,倾尽家财救助的一千多名犹太人。人性的善恶,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和追求,在灾难性的特殊环境下的人的灵魂,都被斯皮尔伯格发挥演绎到了极致,而不是单纯地表现大屠杀的恐怖和残暴,它更像是一部民族罹难的史诗,内部蕴含着宗教式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极大悲泯。

斯皮尔伯格的影片不仅善于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凸显人性的美好和纯善,更善于在电影中进行他对人性的理性思考。斯皮尔伯格心中一直努力表现着一个问题:在血与火的战争炼狱中怎样能够发现战争中的正义与温情的一面?

《拯救大兵瑞恩》表达了斯皮尔伯格对战争与人性的另一种思考,他聚集在宏大战争中具体的人身上,再现残酷战争与个体生命的两难。这部影片讲述在二战期间,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瑞恩家兄弟4人都上了前线,其中3个均战死沙场,第4个名叫瑞恩的则生死不明。美国军方实在不忍心将第4份死亡通知书送给他们年迈的母亲,便派出一个8人的特别行动小组到各战场寻找大兵瑞恩,并要将他活着带回家,以给其母亲最后的一点慰藉。经历千辛万苦,瑞恩终于找到并保全命,而特别行动小组成员则先后为国捐躯。在主干情节中,凸显出来的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用八个人的生命去拯救一个人,值得吗?斯皮尔伯格在电影镜头中反复渲染了战争的残酷,遍野的尸首、残破的房屋、弥漫的血水,士兵们挣扎着却最终死去。这些镜头都反复的提醒着我们,他们用八个人的生命寻找拯救一个名叫瑞恩的毫不相识的士兵。这样做是否值得?然而,到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终于找到了瑞恩。但是瑞恩所在的部队即将进行一场死战。瑞恩决定留下来,上尉的队伍也决定留下来,和瑞恩一起守一座作为最后退路的桥,等着一支比他们人数多很多的德国部队。一番布阵之后,他们在空荡荡的残破的法国小镇上守株待兔。一部留声机被搬到室外,法国歌后幽怨的歌声飘荡在安静的巷陌间。悠扬的歌声象征着巴黎,象征着家乡的爱人和亲人,以及一切柔情的回忆。激战之前的安宁,在这样断人心肠的巴黎玫瑰般的歌声中,分外的充满张力。这种鲜明的对比解释了之前的问题。用八个人的生命去拯救一个人是否值得?其实八个人的生命拯救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人性,拯救的是每个士兵心中对美好家乡的向往。斯皮尔伯格借影片主人上尉之口说:“你们每前进一步,就离家近了一步”,借此引发人们思考战争中的人性。无论如何,“八个人救一个人”这个悖论性的命题已然超脱了普通的战争片,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更像是一场悲壮的挽歌,在那个人性遭泯灭生命被蔑视的时代,斯皮尔伯格用他极端的影像风格和超群的艺术理念做着最后的救赎。

而在其他一些情节里,也一一泛起人性的光辉。导演试图告诉观众,电影中的人物并非只是简单的只会开枪射击或者闪电战术的士兵,他们本身其实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他们在一起开着玩笑,回忆母亲,谈论女友或者明星,其中一个士兵在法国村庄里执意要保护那个德国女孩的时候说她让自己想起了外甥女,而另一个士兵则给大家讲述着母亲特意提前下班回家只为和自己聊聊天。米勒的沉稳,厄本的懦弱,杰克森信奉上帝,莱宾不断抱怨,饱满的浮雕般的形象赋予了影片以生命力,并且更容易打动观众。

纵观斯皮尔伯格的战争题材的作品,其中的确有许多镜头表现了残酷的战争场面,但战争场景和逼真的效果的背后却凸显了人性的力量。正如斯皮尔伯格本人所说:“我无意展示武力和血腥……影片中的暴力镜头没有一处是无缘无故之笔。” 这无缘无故之笔就是展现人性光彩的背景和衬托。通过这些残酷的战争画面来展现强大而富感染力的道德论题、仁义与爱、人性亮点与生存价值,进而实现理性的飞跃和醒世的作用。

童心的纯洁和战争的残酷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感受,但是斯皮尔伯格却把这两种感受都用电影镜头表现得淋漓尽致,找到了人性这一共同点,将他们结合在了一起。斯皮尔伯格总是通过电影,用他犀利的目光和独特的视角剖开生活的内核,让我们看到永恒的人性。

注释:

① 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35-36页。

② 王荣:《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梦境――论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世界》,电影,2001年第4期。

③ 约翰•巴克斯特:《斯皮尔伯格》,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第45页,第47页。

[参考文献]

[1]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 范志忠.世界电影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 康诺利.史蒂文•斯皮尔伯格[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美]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M].阿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陆姬秋.论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儿童意识[D].上海大学,2003.

[6] 里尔.世界电影经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7] 李标晶.电影艺术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8] 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43.

[作者简介] 林虹(1960― ),女,江西赣州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上一篇:以影视剧与文学作品对比为例论视觉艺术解读 下一篇:《指环王》:音乐\电影双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