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8 02:54:41

谈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受长期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教师不能有效地把情境教学法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从创设故事情境、实验情境、多媒体情境和问题情境四方面谈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设情境;应用

创设情境教学指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似的学习环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应试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占据主流,致使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为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数学课堂。那么,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呢?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科目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致使学生感觉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故事情境,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这样的故事:“以前有个很聪明的小狐狸,为了能天天吃到葡萄,它找到一家种植葡萄的农户,并主动许诺帮农户看守葡萄园,要求只要农户可以第一天给它1颗葡萄,第二天给它2颗葡萄,第三天4颗,第四天8颗……以此当做看守葡萄的劳务费,农户认为这个要求对自己非常有益,便答应了。可是不久,农户却认为自己吃了大亏。那么,同学们认为是狐狸吃亏还是农户吃亏?”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并在故事最后提出一个问题,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教师引入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创设动手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致力于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秩序,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致使教学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为课堂环境注入新的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动手情境,激活数学课堂。例如:教学“圆的轴对称性”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一张圆形的白纸上画出一条弦线,然后让学生依着这条线把圆形纸进行折叠,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经过动手实验,哪位同学可以说出怎样画线才可以让圆形纸完全重叠呢?”这时,学生会积极思考并动手尝试,进行不同的画图探究,最终得出:“当所画弦线经过圆心时,圆形纸的两边才可以完全重合。”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证明的方式,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完成教学目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创设多媒体情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教材中有很多抽象模糊的数学概念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创设多媒体情境来辅助教学,可以把模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因此,教师应引进先进的教学工具,创设多媒体情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学“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时,由于这类知识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在自己脑海中形成一个动态的图像运动,对初次接触几何图形的初中生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把教材中呆板、枯燥的图形以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既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置身于特定的问题环境中,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例如:教学“代数式”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如果搭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棒,那么搭两个需要几个火柴棒?以此类推,搭100个需要几个火柴棒?若以X代表所搭三角形的个数,搭X个三角形需要几个火柴棒呢,并说出你的理由。”这时,学生会积极思考,与自己小组的成员交流讨论,总结出搭建三角形的规律,得出搭建X个角形需要3X个火柴棒这一结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代数式产生的缘由,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推出问题中的“代数”关系,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总之,情境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辅助手段,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积极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创设故事情境、实验情境、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等方面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取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古诗教学的引申作用 下一篇:以“古诗文诵读”为载体,构建和谐书香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