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教学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10-17 09:15:33

唐诗教学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摘 要:唐诗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在写景诗中,大学生可以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在抒情诗中,大学生则能感受到作者的个人情怀、爱国情操,从而更为积极、热情地面对生活,在追逐理想的路途中拥有更多力量。同时,在唐诗的学习、赏析过程中,大学生更能领悟到文学作品中用到的多种表现手法,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唐诗;大学生;人文精神

一、歌咏祖国山河,可以让大学生热爱自然、感悟人生

唐朝的很多古诗中,都对祖国的自然景观进行了描述与赞美。很多著名的诗人云游四方,写下了歌颂祖国大好山河的著名诗篇。像李白身处庐山时写下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其中一句“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将我们带到那山川中,身临其境那绝美的景色,而一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更让我们看到了这山的壮阔,在此等美景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描写山川的诗句中,广为流传的莫过于杜甫的《望岳》了,全诗可谓是带领我们完整、全面地欣赏了泰山的壮丽、神奇美景,使我们在泰山的巍峨与秀美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同的诗篇中对同一自然景观的描写也会有所不同,在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我们看到的是洞庭湖湖水澎湃肆意的一面――“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而在刘禹锡的《望洞庭湖》中,我们却感受到了洞庭湖宁静、飘渺、朦胧的另一面――“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同样的,李白与杜甫在面对江河时,也发出了不同的感概:《将进酒》中的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黄河奔流而来的壮阔之景,更让我们感受到李白洒脱的气质与情操;而在《登高》中,杜甫看到的却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样壮阔的江河之景,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诗中所流露出的淡淡悲凉。在唐诗中,学生可以进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的幽静世界,也可以到达“隐隐飞桥隔野烟,桃花尽日随流水”(张旭《桃花溪》)的世外桃源。唐诗中展现的自然美景数不胜数,大学生在这些作品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自然景色的丰富多彩,从热爱自然上升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丰富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可以激发大学生追求理想

唐朝的很多诗人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他们远大的理想与抱负都可以在很多诗句中找到。像孟浩然在《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一句“端居耻圣明”就表达出了自己想要干出一番丰功伟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迫切愿望。而李白的一句“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牧的一句“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君斋独酌》)、杜甫所表达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都无不体现出他们期待在祖国建设中有所作为的澎湃心情。唐代很多诗篇中都有浓厚的英雄主义情怀,这些诗人不仅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更有保家卫国、振国兴邦的高度责任感。即使面对挫折,他们也有着足够的信心继续披荆斩棘,像李白的《行路难》中那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传递出的是强大的信念与力量。而正是诸如此类的诗句,能让大学生得到无尽的启示,懂得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永远积极、乐观地去面对生活、战胜困难,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爱国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学习,都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艺术技巧,提高审美情趣。而唐诗中蕴含的美学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更能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懂得运用思维、联想、记忆、情感等,去领悟诗中的意境,鉴赏其独特的美。例如:在《鹿柴》中,王维给我们展现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幽静深山之美;在《春晓》中,孟浩然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道出了对春的感概。唐诗所体现出的艺术效果是丰富多彩的,每一首唐诗,都代表着诗人独特的心境,都蕴含着文学作品独有的魅力。大学生在唐诗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更能感悟到艺术的精美绝伦,净化自己的心灵。可以说,通过学习唐诗,学生的个人修养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方面,唐诗不仅能调动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力;另一方面,在唐诗哲学韵味的感染与熏陶下,学生的审美观、人生观等都能得到完善。

总之,大学生学好唐诗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唐诗教学过程中应该审时度势,加大创新力度,积极运用科学、高效、独特的教学模式。唐诗教学要关注文本作者的情怀,要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对文本进行充分鉴赏,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宝江.浅吟轻唱古诗词[J].生命世界,2008,(09).

[2]刘年喜.在反复吟诵中体会古诗词的优美[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3]傅红娟.从新课程标准看古诗词教学[J].语文学刊,2012,(10).

上一篇:浅析德彪西《钢琴练习曲》第一集中的术语特点 下一篇:皇后是个难干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