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区域人才资源 探索区域人才合作途径

时间:2022-08-17 10:35:44

整合区域人才资源 探索区域人才合作途径

开展区域人才合作活动,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有利于人才实现自身价值,使人才得到最大化的使用,也是提高区域人才资源开发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强大动力。研究区域人才资源优势,探索区域人才合作途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人才合作机制的动因分析

近年来,区委区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按照中央、省、市要求,把人才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区的目标,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现人才强区战略的重点工作来抓,以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为前提,以人才的市场化配置为基础,以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资源为重点,努力构筑与镇海新世纪发展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人才优势,逐步把我区建设成为高素质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集聚之地。大批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普及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并在生产领域中加以应用,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传统产业不断升级,人才集聚和辐射功能日益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区共有各类人才2234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0.6%。其中区属各类人才14120人,博士7人,硕士67人(“九五”初仅有1人硕士)。专业技术人员有12747人,其中高级职称的639人(“九五”初为137人),中级职称的3484人。

二是良好的人才环境初步形成。人才工作的主体在人才竞争、人才流动和发挥作用等方面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认识普遍形成共识。据人事部门统计,有83.7%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区的人才地位表示认可,七成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对政府办事效率、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关系等比较满意。

三是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建立。近几年,我区以“4321”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为载体,采用定向培养、合作培养等方式积极引导优秀中青年人才通过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党政机关先后选送了8人次到国外进修,40人参加硕士研究生学习。

但是,着眼未来的发展,我区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

一是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迫切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撑与保障。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年,区属GDP要达到人均*美元,到2020年,要达到1.2万美元,如果单靠资源消耗和投入来实现不断翻番的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因为生产要素的制约已经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依靠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加上人才,将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只有把依靠科技与人才等软要素与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支撑镇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适应区域经济竞争,迫切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撑与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实践证明,人才是竞争的焦点。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竞争力,谁就拥有先进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的发展,要从依靠体制优势转向依靠科技人才优势,抢占科技人才制高点,赢得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从我区的现状来看,科技与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还不强,人才创业平台还不够大,缺少吸引人才的蓄水池。从行业分布看,365人在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只有83人在企业工作,其余主要集中在公益性事业单位;从产业结构看,高新技术企业相对缺乏,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小;从企业结构看,许多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才密集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少,对高素质人才的容纳力小;从现有几个工业园区的现状看,正在初创时期和起步阶段,对高素质人才的吸纳力相对较小。影响了优秀人才的集聚、使用和人才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必须冲破一切妨碍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一切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弊端,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以人才的竞争优势取得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人才资源的支撑与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队伍。从我区目前的人才队伍现状来看,与我区的经济结构转型要求不相适应。在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中,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偏少,尤其是缺少能涉足高科技领域、率领科技人员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学术、学科带头人,缺少懂现代化管理的高级人才。人才的知识老化、行业分布不均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只占人才总量的4.5%,中级职称人员只占人才总量24.6%;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60岁以下人员才356人,35周岁以下人员只有27人,只占高级职称技术人员的5.3%。同时,由于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不够配套完善,人才开发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也制约了人才队伍的整体发展。因此,只有人才的结构不断合理、人才的布局不断优化、人才的总量不断扩张,镇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才会更加有力。

分析制约我区人才工作开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如何在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区域内现有人才的作用,为镇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充分认识到镇海特有的区域人才资源优势:一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势。区域内有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人才云集,有教授以上人员400多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000多人,人才资源、科研力量比较雄厚;二是大工程单位优势。有镇海炼化、镇海发电厂、第三航务工程局宁波分公司、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等40多家部省级大工程单位,这些大工程单位中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科技人才783人;三是历史人文优势。有26名镇海籍两院院士及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多人才,这些院士和高层次人才是尖端科学的权威和精英,在学术和科研上处于国际国内前列。基于这些优势,如何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充分开发利用镇海特有的人才资源优势,促进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去年下半年以来,区委区府筹划开展区域人才合作“3+1”活动,即镇海区与驻镇大工程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镇海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创建科技人才对接、发展论坛、联谊联络三大平台,构建人才实践、培训、创业三大基地,实施引才、育才、政策、科技、信息五大联动,促进区域人才资源利用最大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二、区域人才合作机制的初步实践

一年多来,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开辟科研基地、建立联动机制等多种途径,有力推进了区域人才合作“3+1”活动的广泛开展。

(一)建立多渠道联动机制,打造人才和谐环境。

一是引才联动。通过建立多形式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为谋求共同利益,赢得最大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今年,从区外引进各类人才1504人,其中具有硕士学历及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才43人。区环保局等单位充分利用驻镇大工程单位人才集聚的优势,近年来先后从镇海炼化公司、金甬晴纶公司等单位公开招聘录用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环境管理人才,加强了我区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力量。今年9月,组织24家区属重点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市第七届“高洽会”,推出应聘岗位110多个,应聘人数近240人,达成意向123人。在区夏季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81家用人单位共推出近700个就业岗位,吸引了区内外*多人求职者参加,达成用人意向近400余人。

二是育才联动。通过互派师资、互设基地等多种形式,共同培养紧缺、急需专业人才。建立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工程单位与我区之间的双向挂职培训制度,相互学习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方面的经验,共同提高管理水平。今年11月,宁波大学选派优秀大学生到镇海挂职锻炼工作正式启动,入选首批挂职锻炼的20名优秀大学生到我区挂职,担任区级机关、镇(街道)中层助理或社区主任助理,挂职为期一年,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协助处理日常工作、活动策划、课题调研、信息采编和文化宣传等。

三是政策联动。建立区域内人才流动、吸引、培训等方面的一体化政策体系,共同构建公平竞争的人才环境。通过与各高校、大工程单位及镇海籍高层次人才的沟通协商,并先后召开了区域人才合作专题研讨会、座谈会和区域人才合作联席会议等会议,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形成通过了《镇海区区域人才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镇海区区域人才合作“3+1”活动共同宣言》。在抓好政策落实上,按照出台的《关于大力引进人才和智力的实施意见》、《镇海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评选奖励办法》、《关于鼓励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实施办法》及《关于对高层次人才实行政府特殊津贴的暂行办法》等政策规定,积极做好现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的兑现工作,认真落实引进高级专家的异地安家补助和子女就学等规定,年初召开科技人员新春茶话会,对引进的8名副高以上职称和博士学位人员落实了每人2万元的安家补助;今年11月召开全区科技发展大会,对3名突出贡献和2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每人3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组织40岁以上高级专家健康体检活动,参检人员达327人。

四是科技联动。通过合作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共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提升产业层次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以聘请科技顾问、开展决策咨询等形式,促进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的紧密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聘请翁史烈、倪维斗、倪光南三位镇海籍院士为区科技顾问,聘请镇海炼化8名科技专家、高级技术人员为区企业科技顾问,建立专家库,成立四个行业专家组指导企业解决难题。同时,在有关高等院校的支持下,高层次人才与企业的科技联动也取得了较好进展。其中,宁波大学有15名教授专家进驻我区14家企业;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与镇海海达塑机、意宁马达等单位建立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在今年6月的镇海区与浙江纺织服装学院人才科技合作洽谈会上,来自区内的50多家相关企业负责人就服装产品开发、服装管理人才培训、服装品牌策划等企业关心的问题与该院进行广泛交流,并当场达成了20多个合作意向。今年11月,地处镇海的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依托浙江大学宁波博士后工作站,成功引进了一名博士并顺利开题。通过组织开展产、学、研活动和科技项目攻关,使人才合作有了更为现实的载体,也促使人才合作向产业化、资本化方向迈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五是信息联动。实行人才资源共享、人才信息互通、健全人才信息交流和通报机制,并在职称评定、人才培训、资格考试等方面进行信息共享和服务,逐步构建区域人才信息和服务网络,目前区“人事人才网”与有关高校间的网络已正式实现双向链接,人才需求、人才聘用等方面信息正逐步实现共享互动。通过组织区人事局、劳动局、农业局和统计局等单位,对我区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进行抽样调查,开展对专家队伍的调研摸底和对部分企业、人才中介机构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人才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等,初步掌握了全区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情况。

(二)开辟广领域发展基地,拓展人才外延空间。

一是社会实践基地。开设镇海区研究生、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宁波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基地,接受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来镇海参加社会实践。今年暑期,浙江中医学院、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7所高等院校200多名大学生赴我区开展了民工子弟学校支教,社区学生夏令营,文化、科技、法律、医疗服务,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是教育培训基地。以复旦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镇海炼化等驻镇省部属企业为教育培训基地,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进行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和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三是人才创业基地。实施科技创新“10+1”工程,利用亚创软件园及留学生创业园区等为载体,搭建高层次人才创业平台,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提供服务。

(三)搭建全方位沟通平台,促进人才的交流与联系。

一是人才洽谈平台。依托人才市场和人才招聘会、高洽会,有针对性地开展“3+1”人才项目洽谈会,并通过人才网络,创建宽渠道、多层面的人才交流平台。今年6月,在区政府和高端人才的互动下,软件工程国家研究中心宁波工程化基地项目落户镇海,并在浙洽会上签约。2005年镇海区化工及新材料科技人才合作洽谈会上,相关企业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广泛洽谈,23个技术项目当场签约。

二是发展论坛平台。建立“镇海招宝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关心镇海发展的国内外人士来镇海以“讲座+对话”形式,为区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最前沿的管理、科技动态。今年以来,先后邀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著名学者、教授举行讲座达8次,7000余名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参加了听课。与此同时,镇海区——宁波大学“携手共建和谐家园”系列活动也取得较好效果。

三是联络联谊平台。筹建镇海区人才联谊会,新建镇海籍院士风采馆,组织镇海籍两院院士、海外留学人员故乡行活动,开展科技项目和学术交流、经贸洽谈等,通过联络联谊,增强镇海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三、区域人才合作机制新的构想

整合区域人才资源,开展区域人才合作工作,就是本着优势互补、互惠共享的原则,通过不断推进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使区域内人才资源开发效率更高,使用效率更好,市场配置更加有效,推动人才总量快速增长,人才素质全面提升,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能量充分释放,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使区域经济走上一条知识驱动、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型发展道路。

(一)主动融合,整体推进,努力构建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区域人才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区域内的大工程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机关各部门、各镇街道,因此,必须强化对科技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的思想认识,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区域人才合作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从积极推进区域联动发展这个大局上去谋划,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上去探索,从整体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去开展,把人才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建立人才宏观决策机制,出台重大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时,要配套制定人才合作开发的政策,在确定技改项目、核拨科研经费、设立中介机构事项时,把是否拥有人才作为审批的必备条件之一。切实加强对区域人才合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区域人才合作机制,并通过实施区域人才合作“3+1”活动联席会议等制度,及时交流合作情况,研究协调有关问题,着力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和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区域人才合作的整体功能和作用,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真正做到主动融合,整体推进,实现人才资源的高效开发,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实力。

(二)搭建平台,扩大合作,努力构建多领域、多渠道的合作机制。

区域人才合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于区域人才合作全面性、关键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协同攻关,重点突破,针对支柱产业、重点行业以及企业和项目的需要来搭建平台,创新合作载体,畅通联系渠道,广泛建立多领域的人才、智力、项目对接和高校、科研院所、大工程单位与企业合作机制,提升区域人才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快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区等平台建设。抓紧实施研发机构集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等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配套服务,促进形成有利于人才集聚的相对优势;二是加快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企业集团。通过开展大工程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人才合作、项目合作、技术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人才资源的效益,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以产业和企业的优势集聚和吸纳人才;三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推进高教园区北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扩大办学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区域配套功能,使之成为镇海培养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重要基地。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探索企业和院校合建技术工作培训中心,加快建设及电应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港口物流和现代服务等五大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造就一支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多层次、多门类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是加强技术上交流合作。积极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层次,充分利用区域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建立临港型经济和都市型经济产业体系的目标,支持和鼓励更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互利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难题攻关,推进资源共享、产学研联合体和技术开发机构共建等方面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力。

(三)以人为本,营造环境,努力构建促进人才和谐发展的激励机制。

区域人才合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工作创业环境、生活学习环境、人际学术环境,坚持用共同的事业聚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用真挚的感情留人,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区域经济建设各项事业中来。使镇海真正成为集才的“磁场”,创业的“乐园”,优秀人才向往的“热土”,形成体现镇海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努力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要研究制订高效益的人才政策,并力求体现“四性”:一是强磁性,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使出台的人才政策有颇具特色的优惠度和竞争力,重点是加大对紧缺人才、高级人才进企业的政策倾斜,引导和激励人才进基层进企业;二是灵活性,围绕人才的培养成长、流动择业、创业发展等相关领域的广泛合作,探索建立相应的比较管用、灵活的政策措施,提升区域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激励性,建立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和注重实绩的原则和动态管理办法,加大对有突出贡献、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专家政府津贴的补贴力度,达到奖励一个激励一片之效能;四是配套性,要进一步完善与人才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免除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健全落实各项人才政策措施的督查制度,把相关政策内容具体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采取定期检查和向社会征询意见等方式,强化落实的力度。通过实施高效益的人才政策,激发各类人才的创业热情,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其次,要营造和谐的创业环境。一是要创新分配机制。要给高素质人才以尽量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专利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分配,实行重大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和利润提取分成制度,促使技术知识的价值转化。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办公设备、科研经费等工作条件,使其能够高效率地工作,真正发挥聪明才智。要完善人才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发挥政府人才开发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二要创新用人机制。通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来吸纳、安抚和稳定人才,把重人才引进转向重人才培养和利用上来,形成人畅其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三要创新市场机制。要排除人才流动的障碍和壁垒,改革户籍制度、档案制度,完善保险制度,打破人才部门、单位所有的界限;积极培育和完善人才交流服务的中介组织,做大做强人才市场;注重建章立制,贯彻落实推动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制定对科技人员的保护政策,调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畅通市场信息,建立人才资源库,集聚丰富的人才资源信息,努力拓展网上人才招聘服务工作。

上一篇:四式创新现代远程教育模式 下一篇:关于构建科学的领导班子政绩考核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