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发展模型中的言语加工策略及限制

时间:2022-08-17 08:38:27

【前言】论多元发展模型中的言语加工策略及限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这些言语加工策略主要包括“典型顺序策略”(canonical order strategy)、“首位/尾位策略”(initialization/finalization strategy)和“从属句策略”(subordinate clause strategy)。而每一个策略都对应一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心理操作过程。 “典型顺序策略”是学习者在...

论多元发展模型中的言语加工策略及限制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言语加工策略与言语加工策略限制的含义,然后讨论了将这个理论运用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上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第二语言教学;言语加工策略;言语加工策略限制;语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018-02

多元发展模型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汉堡大学ZISA项目小组通过对德语作为L2(第二语言)的语序习得顺序做出横向和纵向调查后,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设。此假设对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遵循的严格的语序习得顺序和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做出解释。并指出,这些学习者之所以遵循严格的语序习得顺序是因为他们运用了同样的言语加工策略,而这些言语加工策略又制约着语言能力的发展,使他们不能跳过某一语言阶段直接进入后一语言阶段的学习。

一、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使用的言语加工策略

这些言语加工策略主要包括“典型顺序策略”(canonical order strategy)、“首位/尾位策略”(initialization/finalization strategy)和“从属句策略”(subordinate clause strategy)。而每一个策略都对应一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心理操作过程。

“典型顺序策略”是学习者在初期阶段保持第二语言“基本语序”(SVO)不变的一种策略。在最初阶段,学习者尽量避免句子内部成分的位移变化。这种基本语序反映了形式与意义的简单对应关系,只涉及简单的心理操作,因而是学习者首先采用的策略。但是这种策略也制约了学习者对句子深层结构进行加工,如语序的变换等。

在ZISA项目中,第一阶段“典型顺序阶段”和第二阶段“副词前置阶段”学习者采用的就是这个策略,因为这两个阶段都不涉及句子内部结构的变化。在第一阶段,学习者简单地将所有类型的句子的语序限定为SVO语序;在第二阶段,虽然副词被放在被凸显的位置,但句子的内部结构仍然没有变化,使用的仍然是基本语序。

“首位/尾位策略” 是指学习者将句子前面的成分后置或将句子后的成分前置的加工策略。这种策略也不涉及句子结构内部成分的位移和变化。因而,这种策略制约了学习者对语言结构内部成分的加工。使学习者不能进一步掌握句子内部成分的位移规则。

在ZISA项目中,第二阶段“副词前置阶段”和第三阶段“动词分裂阶段”学习者采用的是这个策略。在第二阶段,副词被置于句首;在第三阶段,非限定性动词被置于句末,因为这些不是典型顺序的位置在认知上具有显著性。

“从属句策略”是指学习者可以在主句中移动句子的内部成分,但不能在从属句中移动内部句子成分的加工策略。也就是说,学习者在这个阶段对句子内部成分进行加工的策略仅限于主句,还不能对从句的句子成分进行加工。这意味着,从句内部句子成分的加工还受前一阶段加工策略的限制和影响。

在ZISA项目的前四个阶段,学习者都受到这个策略的影响,从而无法习得从句内部的正确语序,只有在第五个阶段,学习者才克服了这种学习策略,内嵌的从句语序被学习者最终习得。

二、言语加工策略限制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推测出“言语加工策略限制”的含义,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限制是指这三种策略构成了至上而下的层级,即学习者要学习新的规则必须克服前面的加工策略的限制,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习得过程。按照这种理论模式,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克服和摆脱各种加工策略限制的过程。

根据ZISA小组的研究,学习者必须克服“典型顺序策略”,才能进入语序发展的第四阶段,在这个“内部成分位移”阶段,学习者将限定性动词置于句子的第二个位置,从而形成了主谓倒装的形式,打破了SVO的基本语序。

第二个限制是指上述三种策略反映了学习者在不同的语言发展阶段对目的语加工的深度,同时也形成了对学习者进入下一发展阶段深度语言加工的限制和制约。学习者的语言发展的阶段性正是由于这些加工策略的制约和限制造成的。语言习得的发展顺序也正是这些加工策略的制约与限制的结果。

ZISA小组用言语加工策略的普遍性来解释语序习得顺序的一致性。在言语加工策略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和感知凸显性原则在制约这些加工策略运用。语序习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程序性的心理操作过程。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学习者处理这种程序的操作技能有限,从而使得他们不能在短时期内习得所有的程序过程,而只能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只有当前一个阶段的相对简单的技能自动化以后,才能为新的技能的学习提供心理空间,学习相当较为复杂的处理技能。而感知凸显性原则可以解释学习者采用的“首位/尾位策略”。刺激开始和结束的位置是学习者最容易记住从而进行操作的部分,因此学习者将重要信息置于凸显的句子的首尾位位置,方便处理和学习。而这两个原则又都基于信息处理模型,从学习者信息处理心理空间和注意力的有限性来对学习者的言语加工策略做出解释。正是这种信息处理和认知过程的普遍性进一步决定了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具有一致的习得顺序。

三、言语加工策略与语序习得顺序

基于“多元发展模型”,有研究者做了关于英语语序习得顺序的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有其特定的习得顺序。因此,不同的语言系统其习得顺序是不同的。但是,学习者的言语加工策略却是相同的,具有普遍性的。另外Pienemann (1984)的研究还表明,对于一些“简单”的语言结构可以不受习得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在任何阶段都是可教的。

如果要利用“多元发展模型”来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汉语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确定什么样的因素是受习得发展规律制约的,然后确定一些要调查的语言项目。如果要做关于汉语语序习得顺序的研究,研究学习者在习得汉语语序时采取的言语加工策略,必须先了解汉语语序的特殊性。

对于前两个加工策略,因为所有的语言都有其典型的基本顺序,对于大多数语言来说,首尾位都是凸显的信息处理的优先位置,因此,汉语也不例外。笔者曾经辅导过一个接近零起点的韩国留学生,每次辅导时我都把他的语言偏误记录下来,在最初他对汉语的一些重要的特殊结构还不太了解

的时候,他常常把他想要表达的重要信息置于他已经掌握的

句子结构的后面,形成两个结构分离的部分。

如:

我会说西班牙语,一点儿。

我见别的人,第一次。你回答了,很好。

例(1)是他还没有形成将数量短语置于修饰语前的语言能力,例(2)是他还没有学习将表示时序的词置于动词前的语言规则,而例(3),他要表达的是“你回答得很好”,但是当时他还没有接触到补语的表达规则。这三个例子都说明了当这个学习者没有习得语言内部结构的操作规则时,他倾向于把他要表达的重要信息置于句子的末尾,处于句子结构的外层。

另外当这个学习者在习得“我会说一点儿汉语”这样的基本语序以后,当学习“我一句汉语也不会说”这种结构时,表现出了很大的困难。这是因为他在习得特殊句式时,要克服前面的典型顺序策略的影响。

至于第三个“从属句策略”,因为汉语的从句和印欧语系有很大的区别,在语序上,汉语的从句跟主句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处理汉语的从句和主句的需要的处理技能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把这个策略运用到汉语上时,可能需要修改。也许可以根据句子成分的内嵌程度形成一个等级(理论假设是内嵌程度越深,学习者处理时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能力越强),然后根据学习者习得某一内嵌程度等级的句子成分的处理能力来判断他处于语序习得顺序的某一阶段。

上一篇:装饰基础教学理念与方法探议 下一篇:浅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