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时间:2022-07-09 11:03:02

浅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摘 要:经济法有否独立调整对象问题的论争实际上早已被异化。一个法律部门形成取决于两点:一是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应具备某种“共性”,二是将这些共性的法律规范进行综合并上升到法律部门的高度来研究。

关键词:经济法;调整对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019-01

一、传统理论认为经济法没有独立的调整方法

传统法理学的一般观点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对象,同时还应适当考虑法律调整的方法。“而所谓法律调整的对象,也就是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凡调整同一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就构成同一法律部门。这就有一个问题:既然调整同质社会关系即可构成法律部门,那么经济法是:经济法调整国家管理经济而发生的社会关系。难道仅仅是由于这些社会关系有重叠且前两者历史较长就不允许后者独立存在吗?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本身是个很大的范畴、复杂、交叉与多层次的,以社会关系作为划分标准就是不确定的,因为这个“标准”还需要标准来划分。法理学界也意识到这一点,因此除了此外还要考虑法律调整的方法。表面上看这些理由能说得通,实际上一推敲却是很模糊的理论。首先,这两个标准之间缺一不可还是居一即可? 1936年M?A?阿尔扎诺夫率先提出,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勃拉图西提出,法律调整的方法也应当是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1956年,前苏联法学界的观点即“将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法律调整的方法相统一起来,作为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无疑前苏联学者认为,这两个标准应该是缺一不可的。由于“调整对象”的是虚拟和空泛的,而“调整方法”标准却是清晰、实在的,把这两个标准“统一”之后,第一个标准不知不觉地被第二个标准所吸收和异化,从而令“调整对象说”反而依附于“调整方法说”,最后这一理论被引申为“要形成一个法律部门,此种社会关系的质的特性必须达到需要特种法律调整方法的程度”至此,所谓的“双标准说”沦为实质上的“调整方法单标准说”。否定说否认经济法是独立法律部门、具备独立调整对象,实际上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经济法无独立的调整方法。

二、否定说与肯定说之间争论的焦点

若是顺着上一理论的逻辑进行推演,经济法是不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的,因此,不少经济法学家曾论证经济法的调整方法是“弹性的”、“间接的”等等,从而区别于行政手段的“刚性”、“直接性”云云。我认为这种辩解在法理上难有支持。从法律的层面来讲,调整方法只有民事、行政、刑事三种,当代法律实践还尚未出现不同于这三类的其他方法。再者,行政法学略了解的人都知道,现代行政法学界在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人治到法治的历史变迁后,行政手段已不再只是“刚性”了,“一些间接的甚至带有平等性质的管理手段开始得到应用和推广”。所以从根本意义上讲,论证经济法具备独立的调整方法是徒劳的。如果完全接受这一划分法,就会导致这样即“经济法本身连带婚姻家庭法、劳动法等成为法的部门都会成问题了。这样实体法就只有民法、行政法和刑法这三个部门了。”这显然是一种现代社会法律实践完全无法接受的结果,但确实是这一逻辑的必然结果。若从传统理论出发否定说无疑大占上风,从现实出发肯定说当更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两派争论却无法统一意见,这就是论争的真正症结所在。

我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观点

划分经济法的具体调整对象范围应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进行。据此,我把经济法调整对象作如下区分:

1、宏观调控关系。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当经济运行到一定复杂与发达的程度,“市场之手”的缺陷就会暴露,社会迫切需要另一种超然于市场之上的力量对此进行规制与引导。国家的全面干预与促进,引导和促进经济产生的关系称为“宏观调控关系”。

2、微观规制关系。有竞争,就会有垄断,就会有不正当竞争。为保证顺利进行,多以法律的强行性规范为主。对于这一社会关系,称之为“微观规制关系”。

3、国有参与关系。把此作为调整对象是基于国有参与在世界范围的经济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这类关系之间的共性——通过国家直接参与市场经营活动,实现宏观经济目的。

4、对外管制关系。对外管制属经济法的特别领域,其共性在于“涉外因素”。把它列为经济法的一类调整对象是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5、市场监管关系。市场监管本应分属于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但鉴于现实课题的挑战,无论把它归属于哪一领域都不足表彰其独有的内在特性与极端重要性,故予以单列研究。

三、结语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也许是法学史上最富于争议的命题之一。其实这一争议的实质是普遍性的,其他法律部门同样存在,之所以把经济法推到前台予以聚集,也从侧面反映了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术需要争议,因为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同时学术也需要理智,因为学者是社会良知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孙国华主编. [M]法理法.法律出版社.1995,第292、293.

[2] [M]苏联法的体系及其发展前景,[J]法学译丛.1983.1.56、57.

[5] [前苏联]列克谢耶夫. [M]经济法理论问题. 223.

[6] 王克稳. [M]行政法学视野中的“经济法”——经济行政法之论.[J]中国法学.1999.4. 65~73.

上一篇:论多元发展模型中的言语加工策略及限制 下一篇:浅谈SQL Server2005数据库开发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