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

时间:2022-08-16 12:46:49

师生互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师生互动培养成为小学生教育的重点,是教与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的关键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学生的互动学习才能真正起作用。

关键词:互动 课堂气氛 合作态度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启蒙,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核心。所谓引导,其实是教师走在前面,学生跟在后面,缺少互动性的环节,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倡导探究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实质是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打头阵、去尝试、去发现。遇到确切的困难时,教师才在后面指引。

一、小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教育重视,我国小学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小学教学改革一直在不断的深化,也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与成就。但总体而言,教学仍旧重教轻言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二、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小学教学担负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初始的看护,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能够自主探索性的发问和思考。

小教作为教育的初等教育,在以后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民族不断前进的根本保障,是科学得以更新的基础。小学教育并不仅仅是以知识教育为主,它是小学生语言、思维、姿势,以致性格为一体的全方位教育。任一环节的纰漏,都会给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小学生师生互动的基础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将主要依赖于教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以辅助为主要思想,缺乏一定的重视度,造成以后学生高分低能,严重脱离生活,生产实践,缺乏创造性。

在以往实施过程中,往往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扮演的仅仅是听众,是被动辅助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机械性,弊端很多,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潜能的埋没。互动性学习是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教师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参与学习、如何主动学习,都是互动性学习的主要方面。所以,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有其深刻的必要性。

三、培养良好的合作态度是师生互动的关键

1.加强教学气氛的培养是提高师生互动性的基础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协作的和谐的教学气氛。只有在这样一个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打消顾虑,解除心理压力,轻松地思考,大胆地质疑。小教中很多学生由于陌生,难免会有胆怯的心理感觉,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气氛的营造,以此来解决学生质疑的基本心境。

积极鼓励学生课堂大胆发言,每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产生不同意见时,我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而是鼓励学生更大胆、更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理安全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就会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逐渐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大胆质疑。

教师应教育学生尊重同学,让发言者在安静的环境中边思考边发表意见,使每一个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积极思维,敢于提出问题。

2.表扬是提高学生互动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第一,在中小学教学中积极表扬大胆的学生,注重学生的天性发展,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思维火花,不失时机地予以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他们乐于提问。

第二,我们应注意通过充满激情的真诚赞扬,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

第三,还可通过竞争、奖励机制的运用,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到善待学生的随机提问,保护他们的提问积极性。只要在课堂上有学生提问,即使与授课内容关系不大,也说明学生进行了适当的思考了,应予以表扬。

3.课堂的有效引导是提高互动性的重要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以老师的教学为核心的,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想法,教师应在课堂中通过启发性教学,给学生发挥创造潜能以必要的外部刺激,使学生的创造需要得到满足。光有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不够的,还需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诱发创造性思维的刺激。就好比投石激水,创造性思维的一潭泓水被激活了,满足创造需要的快乐情绪也就会油然而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教师应该适当改进以往的教学方法,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加以示范、引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学生便能将所知的质疑方法迁移到其它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在玩中寻找师生间的互动,从传统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互动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其方法有:激趣生疑;师生游戏互动间的以疑激兴趣,从互动环节的基础上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之间的友谊,形成完善的团体精神。为深化小学生园互动教学工作的需要,需要加强该领域的探究,特别是改变小学生传统教学的实际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师生互动环节的研究,真正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完善素质化教育。

随着精神文明教育的深化改革,合理的师生互动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关键课题,它的执行不仅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端正自身的态度,加强培育祖国的花朵,深思师生互动的具体教程方案,更需要我国当前小学生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生教育不能简单停留在识字甚至看管,需要加强培养小学生自主独立性的思维,尊重小学生的创造性想法,完善孩子的完善性格,让孩子有自己的天空。由于我国一直以来较重视高等教育,忽视小学生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在实际教育上片面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片面掌握知识能力,压制孩子的天性,造成了后天畸形性格隐患,一定程度上与小学生教育的要求与培养实质性的目的相违背。改革与深化小学生教育,应该从教育部门入手,起草相对可行的方案并对教师展开定期培训,只有也必须这样,我国的师生互动才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小学生教育水平才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常德柄.小学生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9-70.

[2]徐松.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6-35.

[3]黄河.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1-109.

[4]钟国强.创新思维的提高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31-145.

[5]牛国栋.教育的发展.华夏出版社,2001.49-61.

[6]黄强瑞.我国小学生教育体制的革新.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0-122.

[7]孙桓.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84-88.

[8]罗国明.提高小学生教育的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3-80.

[9]郑宣怀.论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译林出版社,1998.91-100.

上一篇:规范图书管理强化教育功能 下一篇:创新管理模式,推动学校发展